選單

“別哭了”止不住孩子哭,反而會讓孩子更委屈,這句話才是精髓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可置否,但是毫無疑問地是,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對待孩子時尤其缺乏耐心。在聽到孩子哭泣的時候,很多父母會選擇直接了當地要求孩子“別哭了”,但是其實父母的這種迴應方式卻並不能夠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導致孩子內心生出更多的失望和沮喪。

“別哭了”止不住孩子哭,反而會讓孩子更委屈,這句話才是精髓

女童手卡玩具卻一滴眼淚沒掉,消防員誇其勇敢,女孩卻說媽媽不喜歡看我哭

桃子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女孩,性格乖巧的她很討人喜歡。前不久桃子在玩玩具的時候

不小心把手指卡在了玩具的縫隙裡,

桃子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把手指拿出來。無奈之下,桃子媽只好找消防員求助。

雖然說有消防員的幫助讓桃子媽安心了不少,不過整個過程卻也十分緊張。最終消防員把玩具成功截斷,這才把桃子的手指拿了出來。令消防員感到意外的是,這麼小的桃子居然一滴眼淚都沒掉。於是消防員誇讚桃子說,

“小傢伙,你真的很勇敢!”

“別哭了”止不住孩子哭,反而會讓孩子更委屈,這句話才是精髓

不過桃子接下來的話,卻讓在場的人有些意外,而桃子媽則是尷尬不已。只聽桃子奶聲奶氣的說道,

“我不能哭,媽媽不喜歡我哭的!

”孩子童言無忌,在場的大人卻心裡有些五味雜陳。

原來桃子媽非常反感女兒的哭聲,平時只要女兒一哭,桃子媽都會非常嚴肅地訓斥女兒,讓她“別哭了”!桃子媽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這一句“別哭了”,

居然會給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心理陰影,

孩子連手指被夾了都不敢掉眼淚。

“別哭了”止不住孩子哭,反而會讓孩子更委屈,這句話才是精髓

父母對孩子說“別哭了”,並不能夠起到安慰作用,反而會讓孩子很受傷

父母在聽到孩子哭時,他們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制止孩子的哭聲,父母以為不讓孩子哭就能夠解決問題,而事實上這並不能夠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反倒會讓孩子心裡很有壓力。

哭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被強行抑制的哭泣會讓孩更覺孤獨無助

。對於成人來說控制情緒都是很難實現的事,父母要求孩子“憋回去”這顯然有些強人所難。

當孩子的哭聲被父母生硬地制止時,他們的負面情緒將會失去發洩的出口。父母雖然擺脫了被孩子哭聲煩惱的窘境,但是孩子卻不得不把煩惱和鬱悶壓抑在心中。時間長了,壓抑的情緒很容易成為壓垮孩子精神狀態的最後一根稻草。

孩子的心理壓力過大,這也很容易誘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別哭了”止不住孩子哭,反而會讓孩子更委屈,這句話才是精髓

父母要求孩子別哭了,這其實也是一種對孩子缺乏同理心的舉動,孩子的情緒感受無法被父母所感知,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很容易受到消磨。當孩子無法從父母身上獲得安慰的時候,他們很容易對父母的愛感到失望,這也使得他們與父母之間的親密度受到影響。

比起要求孩子“別哭了”,父母們更應該把安慰說到孩子的心坎裡

當孩子哭泣時,父母們應該儘可能地保持自身情緒狀態的平穩,不要被孩子的情緒牽著走。當父母可以大方地給孩子一個有愛的擁抱時,相信這要比讓孩子別哭了更能夠被接受。孩子在哭泣時,被情緒控制的他們根本無法聽進去父母的大道理,所以此時父母們最先應該做的是

做好孩子的情緒疏導。

“別哭了”止不住孩子哭,反而會讓孩子更委屈,這句話才是精髓

“我知道你很難過”,“我知道你有些沮喪”等等,類似這樣的“我知道……”句式更加能夠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感受能夠被父母所看到。其實這也是父母有共情能力的一種表現,當父母可以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情緒表達時,

孩子真實的內心需求才能夠被尊重和看見。

“沒關係,你下次一定可以做得很好。”當孩子因為感受到挫敗而崩潰大哭的時候,父母的安撫和鼓勵更加能夠幫助孩子從沮喪中擺脫出來。相較於要求孩子“別哭了,堅強一點!”對孩子說上一句

“沒關係”

,這反倒能夠讓孩子的消極情緒得到釋放。

“別哭了”止不住孩子哭,反而會讓孩子更委屈,這句話才是精髓

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更加應該懂得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裡,更加應該對孩子抱有同理心,讓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安慰和溫暖。

強勢地要求孩子“憋回去”、“別哭了”,這顯然不是聰明父母的明智之舉。

孩子的情緒敏感而脆弱,家長們更加應該掌握疏導孩子內心情緒的高效方法。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和用心,相信孩子會容易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