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引子

凡做父母的都知道,當孩子長大了的時候,無論有多麼愛他,都應該要及時放手,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說起來道理大家都懂,可對父母們來說這似乎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現實中不少父母的普遍看法是:要讓我對孩子放手?這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不願放手孩子的父愛母愛,其實是一種心理障礙和養育誤區,對孩子的成長自然不利。既然如此,我們就需要運用包括“斷舍離”“優勢視角”等在內的教育策略來“治癒”。

01 “安全基地”親子模型給我們啟示:建立合理親子關係,不當“鏟雪車父母”

”直升機父母“廣為人知,指的是那些在孩子頭頂不停盤旋、在孩子耳邊不斷嘮叨和叮囑的父母群體。隨著時代變遷,現在這個父母群體又被新生代的”鏟雪車父母“取而代之了,今天有不少父母已不滿足於在孩子頭頂上”盤旋“的模式,也不再滿足於對孩子的日常生活指手畫腳,而是直接上陣替孩子掃除一切障礙,力求”包辦“孩子的一切。

可無論是嘮叨型的”直升機父母“,還是包辦式的“鏟雪車父母”,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不願放手”的養育誤區。每一位不願輕易放手的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削弱了孩子的獨立能力,降低了孩子在未來社會中的獨立競爭能力。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心理學家湯普森博士曾經形象地描述過一個合理的母子關係模型,叫做“安全基地”親子模型。我們來看一下“安全基地”是什麼個模樣。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在大多數孩子的眼裡,媽媽代表著一種安全感和滿足感,媽媽所在的地方就是孩子的一個“安全基地”;而孩子就像一個小小的探險家,經常會從媽媽身邊跑開去探索周邊有趣的事物,可是過不了多久,他又會跑回安全基地來找媽媽,因為他想媽媽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種“安全基地”式的母子關係開始出現以下兩個顯著變化,變化的結果就是紐帶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鬆散。

● 第一個變化:孩子開始有能力主動離開基地,而且當媽媽不在身邊時,他也不會感到沒有安全感,不再需要時不時地回到安全基地,從媽媽那裡尋找安全感了。這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標誌。可在現實中,卻有很多媽媽不能坦然接受孩子的變化,還總想著孩子能像以前那樣再次“歸巢”。

● 第二個變化:一旦孩子回到了媽媽身邊,他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百依百順了,他會用各種途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思考。這也證明孩子的另一個重大的成長變化到來了,他開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了,即便是在象徵著權威的媽媽面前,他也不願放棄追求屬於自己的成長空間的努力。對許多媽媽來說,這種來自精神層面的挑戰猶如一次次的突然襲擊,把還沒完全做好心理準備的她們給“打蒙”了,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頓時襲來。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他們成長所需要的安全基地;等到孩子長大了,父母就要學會適時放手,讓孩子離開安全基地,去更遙遠更廣闊的地方去“探險”。只有透過這種探險式的實踐和學習,孩子在未來才不會成為一個長不大的“巨嬰”,而是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02 分段式放手法,讓父母實現對孩子無憂放手

《幸福家庭的秘密》一書的作者布魯斯•費勒曾經說過:研究證明,一個能夠規劃自己的學習目標、制定每週時間表和評估自己學習成果的孩子,其大腦額葉皮層會得到更充分的發育,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必須允許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成功;當然,有時候也免不了讓他們按自己的方式失敗。

我們從中得出一個結論:只有父母早點放手,孩子才能有機會習得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才能避免在成年以後出現更大的錯誤。

那麼,父母在孩子學齡前和學齡後這兩個階段,如何實現對孩子無憂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呢?

一、學齡前階段,要在生理上幫孩子學會獨立

蒙臺梭利教育法中有一個“獨立成才理論”:父母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必須先讓孩子在生理上獨立起來,之後才能走向心理上的獨立。

所以,在孩子學齡前,父母必須先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我們可以從哪些生活小事開始,放手讓孩子一試身手呢?下面總結出“三個放手”。

第一,放手讓孩子學會自主吃飯。

讓孩子學會自主吃飯可不是件小事,這不僅是在考驗父母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允許孩子自己決定吃什麼、不吃什麼、怎麼吃的問題,而且透過這種放手讓孩子自主吃喝的練習,可以逐步培養孩子的自主感和自信心。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父母如果出於對孩子某些不良飲食習慣的擔心,可以在平時把這項引導工作提前做好,比如透過和孩子一起讀有關這方面內容的繪本故事、逛超市認識食物、一起做飯等興趣活動,來引導孩子理解營養和吃飯的關係。一旦大家坐到了飯桌上,就要剋制住自己想去管教孩子吃飯的焦慮,儘量不去幹涉孩子的食物選擇,放手讓孩子為自己吃什麼做主。

第二,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搭配衣物和鞋襪。

在孩子搭配衣物和鞋襪這件事上,父母不要輕易打擊孩子的嘗試,讓他體驗一下自己搭配出來的“美感”也未嘗不可。讓孩子自己決定穿什麼,就跟自主吃飯一樣,也是鍛鍊孩子自主性的一條重要途徑。如果擔心孩子可能搭配出一幅辣眼睛的“畫面感”,與你的品位不相符,那就把功夫花在平時。比如,在為孩子買衣服時,有意識地當著孩子的面做一些樣式和顏色的過濾和搭配,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此外,父母平時的穿衣打扮也會影響孩子的審美,因此可以考慮從不同的角度和場景來影響孩子,而不是一定要在孩子決定穿什麼的那一刻和他對著幹,這樣不僅傷了孩子的心也累了父母自己。

第三,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尋找答案。

當孩子遇到問題甚至犯錯時,我們不要急著去批評他們,更不要立馬提供標準答案,讓孩子依葫蘆畫瓢。其實在很多時候,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也曾冒出動腦動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想法。只是因為他們常常被父母一吆喝一批評,思路就被堵回去了。

對父母來說,要徹底改變對孩子放心不下的心態,大膽引導孩子從錯誤中思考和探索。對孩子來說,從錯誤中找到自己的答案,肯定要比直接記住標準答案來得更有現實指導意義。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二、學齡後階段,圍繞“斷舍離”等3個獨立原則,強化孩子的獨立能力

如果在學齡前,父母已經幫孩子建立起了獨立意識和安全感,那麼在學齡後,父母就要圍繞以下三個獨立原則,進一步強化孩子的獨立能力。

第一個獨立原則:斷舍離

所謂“斷”,就是斷絕給孩子提供不需要的幫助。比如孩子會自己穿衣服了,就別再幫他穿衣服。

所謂“舍”,就是捨棄對孩子多餘的安排。比如不需要時刻盤旋在孩子的頭頂,盯著他去做事,如果必須要提醒,那就讓孩子自己列出任務清單,從源頭上教會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能力。

所謂“離”,就是離開“孩子不能沒有我”的執念,讓孩子擁有更多自由獨立成長的機會。

第二個獨立原則:用“優勢視角”來看待孩子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普遍使用的是“”問題視角“,也就是用負面思維來看待孩子的一切。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不錯,父母的第一句話往往不是鼓勵或讚揚,而是說“下次要爭取考第一”。父母過於追求完美的負面思維方式,對孩子的積極嘗試無疑是一種打擊。

積極心理學的倡導者、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給了父母一個更好的建議,他提出:父母可以放棄“問題視角”,改用“優勢視角”,也就是把關注點從孩子的負面“問題”轉移到正向的“優勢”上,這樣就能看到孩子的長處和努力了。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比方說,孩子在寫作文時,你是選擇聚焦孩子所寫的總體內容及文章的整體架構等,還是死死抓住幾個錯別字的細枝末節不放?如果你選擇了前者,其實就是在用“優勢視角”來看待問題。

當孩子寫作文寫得不錯的時候,你完全可以這麼對孩子說:“我讀了你寫的作文,感覺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語言也很生動形象,我覺得這是一篇很不錯的好文章,不過還有幾個文字上的細節如果再處理一下,就更完美了,你再認真檢查一下,會找到的……”採用這種“優勢視角”的對話方式,可以把孩子的情緒帶向“我要做得更好”的心願,孩子當然更願意接受,很自然就在這個檢查過程中,發現一些細微不足之處並改正之。

在此建議父母儘量用孩子的強項優勢來淡化孩子弱項的悲觀心態。因為一旦孩子的內驅力被自己的強項激發出來,他自然會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弱項,在接受挑戰的同時去改善和提升自己的弱項。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第三個獨立原則:對孩子獨立原則形成家庭共識

父母應該和孩子共同建立一個關於孩子獨立原則的共識,這樣孩子才會有清晰的努力目標,父母也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過程和結果。下面是關於孩子獨立的五個原則,供家長朋友參考:

1。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顧好自己;

2。努力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自我內驅力;

3。主動探索新事物;

4。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擔起責任;

5。與父母保持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從父母的角度來說,父母不應該只是生活保姆,更應該是孩子的精神導師和人生引領者。

03 從“責任範圍”和“問責原則”的角度來重塑教養觀

到了這裡,我們已經基本知道了“父母要學會適時放手孩子”這個教養觀。但我們不能忘記了這一點:在孩子沒有經濟實力、人生閱歷和工作技能的情況下,獨立是不能單單依靠孩子自身的自然能力就能獲得的。因此,孩子在走向獨立之前還需要父母來引導和護航的。

首先,父母要教會孩子認清自己的責任是什麼。只有當家庭每個成員對自己的責任範圍都有了清晰的理解之後,孩子才能主動承擔責任,父母才能退出孩子的責任圈。讓不少父母感到頭疼的陪寫作業就是一個最好例子,如果陪寫變成了一個永遠不能“斷舍離”的常態,那孩子又怎能認識到自己才是完成作業的責任人呢?

其次,建立清晰的問責原則。在各自負責的範圍內,父母和孩子都不能越界,去承擔另一方的責任,或者忽視自己應負的責任。比如,孩子應該要自己整理書包,但是爺爺奶奶搶在了前頭要替孫子做;媽媽(或爸爸)應該管住自己的嘴,不在孩子面前數落爸爸(或媽媽)等等。這些都是在問責範圍內的每個人要遵循的基本責任。

04 總結:父母如何正確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在未來獲得成功。所以從成為父母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在為孩子的成長嘔心瀝血。

當孩子逐漸長大的時候,不少父母的思維卻沒有與時俱進地跟進,誤以為孩子還是和小時候那樣脆弱,需要父母一輩子的呵護。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然而,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當孩子內心有了足夠大的夢想,有了足夠大的勇氣和足夠大的能量的時候,他第一個要擺脫的恰恰就是父母的愛和束縛。因為只有切斷這根不斷牽扯、阻礙前行的紐帶,孩子才能真正體驗到自由翱翔的美好和駕馭人生的喜悅。

1。不把父母自身的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

不少父母心心念唸的都是自己的孩子,這是人之常情,但凡事總有個度,就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也總結出了“過猶不及”的人生哲理。因此,父母不要從早到晚都儘想著孩子的事,以至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等,這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是一件好事,孩子會感到一種窒息感的精神壓力。

除了不要過度關注孩子之外,父母還要防止自己用負面的態度去預設孩子的未來。比如,類似“我的孩子成績不如別人,長大了可怎麼辦?”這樣的內心質問,既不能很好地解決任何的實際問題,還會把父母的不安和焦慮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以為只要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就是失敗和無能,因此早早地就放棄了努力。

2。不讓孩子成為你的情感的唯一寄託

孩子終有一天要離開原生家庭去獨立生活,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的成就來作為決定父母的人生價值。如果孩子成了父母的宇宙中心,那麼一家人所有的困境都將投射到孩子的身上,這個孩子將負重前行,無法灑脫地活出自己的精彩,心理脆弱者在重壓之下還很容易出現意外。

3。放棄控制孩子的習慣

有不少父母習慣於藉助控制手段來避免一切不好的事情發生在孩子身上。父母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是,正如湯普森博士所描述的“安全基地”一樣,父母的控制和孩子的依賴都只是暫時的。而所有對孩子不切實際的要求,反而更會束縛孩子的成長。因此放棄控制孩子的習慣才是正確選擇。

不願放手孩子是心理問題,父母要主動“斷舍離”,重塑正確教養觀

結語

就像天空中的老鷹會放手小雛鷹那樣,如果它們不放手小雛鷹去翱翔,那麼,小雛鷹就將永遠失去了獨立翱翔天空的能力。

同理,作為父母,我們不該在要不要放手孩子這個問題上感到糾結和不安,相反,當我們把孩子獨立前的鋪墊工作做到位了,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其實就無需過於擔心孩子從我們身邊離去,事實上,我們這時候“安全基地”的使命已經完成,應該放手把更廣闊的“舞臺”交給孩子。

只要我們有了這份博大的胸襟和高能量,那麼無論孩子走得有多遠,都在我們目之所及之處。這就是父母養育孩子的格局,有了這種大格局,孩子才能真正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