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父母千萬別犯糊塗: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在學習過程中,多享受一點小小的成功,反而更容易達成目標。

我之前推薦的“夢覺教游泳”的博主易夢覺也是專業運動員出身,但在講解自由泳打腿動作時專門提到,

普通人就大概打出樣子,打出感覺即可,不必要太過分追求,

等到整體練習配合後再慢慢改進。

這就是很接地氣的方法。目的就是讓人快速體會到“成功”,為今後的繼續成功打好基礎。

我自己的親身實踐也的確證明了這一點。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雖然妙妙距離速成班“畢業”已經過去兩年時間,但因為有了之前的感覺,自認為自己確實是會游泳的。所以我才有機會對她的動作進行糾正,實現了質的飛躍。

短短七八次的練習,她最近一次去泳池已經能

一口氣游到1000米以上,蛙泳百米配速大約2分50秒

一個剛剛入門的小孩,能有這個成績我已經很滿意了。

事實上,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經提起過一段著名的TED演講,叫做《20小時就能學會任何東西》

這個理論本質上也是在瞭解宏觀理論之後,在實踐過程中儘可能減少障礙,並給予自己激勵,最終透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快速學會任何事情。

說白了,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儘可能多享受小小的成功,然後再用小小的成功激勵自己邁向更大的成功。

下次當你再要讓孩子學習某個技能或知識時,不妨仿照這種做法,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樂趣。

其實,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這一觀點源於一則心理學效應,名為“勝利者效應”。

什麼是勝利者效應?

“勝利者效應”指的是勝利者更容易獲得勝利的社會現象,也可以說,強者越強。

幾年前,《科學》刊登的浙江大學胡海嵐團隊的研究成果顯示,透過實驗證實了勝利者效應的存在。

父母千萬別犯糊塗: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胡海嵐

即大腦中存在一條介導“勝利者效應”的神經環路,它決定著:

先前的勝利經歷,會讓之後的勝利變得更加容易

這項研究做了一項有趣的“鑽管測試”:

把兩隻小鼠放入只有兩端出口的玻璃管道里,看誰力氣大,能夠把對方推出管道。

科研成員透過鐳射刺激處於劣勢小鼠的前額葉皮層細胞,便發現,處於劣勢的小鼠瞬間實現逆襲,變得勇猛無比,最終把對方推出了管道。

更為有趣的是,當劣勢小鼠贏得6次或更多次時,即使沒有鐳射刺激,也依然能實現逆襲。

鑽管測試模擬圖

這種先前勝負經歷影響比賽結果的現象,恰恰也體現了心理學的“勝利者效應”。

同理,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多給予孩子一些幫助與引導,讓孩子透過小事找到自信,從而變得更強大:

每門學科作業及時完成,還取得不錯分數;

這次考試成績比上次考試排名進步5名;

學校的籃球賽拿到全年級前三名;

……

本來處於學習成績中等的孩子,在這種小勝利中,被父母察覺到並嘉獎和表揚後,孩子意識到這種“小進步”也是一種勝利。從而,不斷努力進步,變得越來越自信。最終,實現學習成績上的“大勝利”。

父母千萬別犯糊塗: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懂得用“勝利者效應”,引導孩子重視小勝利,並幫助孩子不斷髮現自身閃光點,孩子變得自信強大起來,學習成績才會進步。

“勝利者效應”告訴我們:成功不是透過失敗累加而來的,而是由勝利激勵而來的。也就是說,並不是成功帶來了成就感,而是成就感帶來了成功。

父母千萬別犯糊塗: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如何利用“勝利者效應”?

既然勝利者效應如此神奇,那麼,在生活中,我們要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呢?

將大目標拆分為小目標,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當我們接到一個困難的工作時,我們很可能會產生畏難心理,覺得這個任務不可能完成,然後就會引發拖延症,最後把事情搞砸。

但如果我們將大目標拆分為幾個可執行的小目標,問題就會簡單很多。

就拿寫論文來說,我們可以把寫論文這個大目標拆分為:確定選題、查詢資料、羅列提綱、完成初稿、排版修改這幾個步驟。

你看,當我們把大目標拆解成小目標之後,我們完成的難度是不是大大降低了呢?當我們每達成一個小目標,就好比收穫了一場小勝利。勝利的喜悅感會激發“勝利者效應”,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動力,最終促使我們達成目標。

善於製造小小的成功,鼓勵孩子提升自我

“勝利者效應”還可以運用在教育領域上。

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的學習問題感到頭疼,無論怎麼催、怎麼打罵,孩子就是不願意學習。

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學習,很可能是因為每次考試、做作業都拿不到好成績,得不到表揚,這種學習的挫敗感讓他們失去了動力和興趣。

因此,智慧的父母不僅不應該打罵孩子,而且還要有意識地製造一些小小的成功,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比如,在學習時要遵循從易到難的規律,先讓孩子學習較簡單的知識,再逐漸加大難度;又比如,可以將每天的作業列項出來,完成一項就在作業後蓋一個小紅花;再比如,可以和老師溝通,在課堂上提問孩子回答一些他能答對的問題……

以上種種的做法,都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

父母千萬別犯糊塗: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他們智力平平、長相普通,性格也不夠討巧。這些孩子淹沒在班級當中,經常被忽略。而這些孩子的內心,往往也比較自卑,不大敢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善於發現他的閃光點,幫助他實現自我理想。

舉個例子,美國電影《弱點》裡的黑人男孩邁克爾奧赫從小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性格極度自卑。

後來,他遇上了好心的陶西太太,並在陶西太太一家的鼓勵下,發現了自己運動的潛能。最終他透過刻苦訓練,成為了一名傑出的橄欖球球員。

你看,智慧的父母,總是會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透過挖掘閃光點,讓孩子體會到勝利的滋味,重塑孩子的自信。要知道,只有充滿自信的勝利者,才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切忌打壓式教育

知乎上曾有一個這樣的問題:父母的打壓式教育會帶來哪些影響?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自卑卻要強,內心脆弱,自我否定,做任何事都有無力感,半途而廢的事情數不勝數。什麼人都比我強,我永遠是最爛的那一個。

的確,很多父母以為,打壓式教育是為了孩子好,把孩子誇多了,孩子就會驕傲,就會得意忘形。

殊不知,這種所謂的挫折教育,會讓孩子失去自信,缺乏安全感,甚至會讓孩子習得性無助。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呢?

它是指一個人經歷了失敗和挫折後,面對問題時產生的無能為力的心理和行為。當一個人將不可控制的失敗結果歸因於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時候,一種無助的抑鬱的狀態就會出現,自我評價就會降低,無助感也由此產生。

而打壓式教育,恰恰是人為地給孩子製造一次次失敗的打擊,讓孩子不斷品嚐到失敗的痛苦。久而久之,孩子會否定自己,認定自己無能,在遇到困難時也會草草地放棄努力。

父母千萬別犯糊塗: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勝利者效應”

日常應用

勝利者效應在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運用呢?我們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總結一下。

小華是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他們班級裡即將開展拍皮球比賽。可是小華試了幾次,每次都沒有超過兩個。

小華的朋友小七因為從小玩皮球,能連續拍很多下。於是小華就非常洩氣,對他媽媽說:“我覺得我不適合拍皮球,我肯定比不過大家,我不喜歡皮球。”

孩子失敗的經歷很容易讓他產生“我不適合”,“我不如大家”的想法,此時,孩子將自己放置於“弱勢小白鼠”的位置。

這時候,他的媽媽首先告訴他:“小七拍得好是因為他從小就開始練了,而你才剛剛開始,拍得不好很正常,如果你練習了,你一定也可以拍得很好。” 媽媽的做法就是消除孩子對自己的負面偏見,告訴他如果努力,一定可以達到。

接下去,媽媽陪著他練習拍皮球。她對孩子說:“媽媽和你一起練,我們今天的目標是能連續拍到兩個,拍到了兩個我們就勝利了。”

本身拍皮球不是太大的困難,連續拍兩次皮球對於孩子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孩子很快就能達到。

父母千萬別犯糊塗: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在第二天,媽媽又說:“今天我們嘗試連續拍五個球。” 對於孩子來說,只要願意練一練,拍到五個也絕對不算困難,但他已經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接下去的幾天,小華的媽媽又慢慢幫他設立更高的目標,十個,二十個,而小華也都能完成。媽媽不斷地鼓勵:你看,你的付出很有收穫吧。”

在這一階段,媽媽引導孩子建立起一個個可及的小目標,每達成一個小目標,就是一次小勝利,勝利的經歷給了他更大的動力去繼續練習。

而媽媽所強調的,也從來不是把他與其他孩子比較,而是相比較於過去的自己,強調了由於努力而帶來的收穫。這樣讓孩子的動力來自於對於拍皮球這項技能的嚮往,而不是跟其他孩子的競爭。

在這之後的幾天裡,小華不再需要媽媽來制定目標,他已經能夠連續拍球超過一百下,在幼兒園中的拍皮球比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

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孩子學會了拍皮球,而是明白了怎樣可以用一步一步的努力來達到自己的要求。

有時候對於暫時落後的孩子,他們確實需要父母的一些引導,用一些方法適當地去幫助孩子走出這“困境”,體會到一些勝利的成就感。

這也有助於提升孩子整體的自信,從而建立了更多正面的心理暗示,更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挑戰,而不是一次次地給自己貼上負面的標籤。

這,就是“勝利者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