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關於思考,你所不知道的

關於思考,你所不知道的

Arek Socha • Stockholm

很多時候,我們的“思考”只不過是我們簡單的評價。

比如,當我們看一本小說時,看到精彩處會想:作者寫的太好了!這個人物太棒了!至於作者寫的怎麼好、為什麼好我們說不清楚;這個人物是怎麼塑造出來的、他為什麼很棒我們也說不清楚。

再比如,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很感動很興奮,於是告知朋友讓朋友去看。當朋友問這個電影怎麼好時,我們除了劇透還是劇透。

如果我們會思考的話,則會解決這些問題。比如看書時思考讓我們知道書中結構如何、精彩處是描寫的好還是應用了修辭手法,為什麼塑造這樣一個人物或者這個人物哪方面感動了你。再比如,思考可以讓我們告訴朋友電影的背景是什麼、特技如何、人物有哪些特點等等。

《思考的藝術》中對思考是這樣定義的:思考是能夠幫助我們闡述或解決問題、做出決定、瞭解慾望的所有心理活動;思考是探尋答案,獲取意義。思考過程包括大量心理活動,其中細緻的觀察、記憶、懷疑、想象、調查、解釋、評價和判斷最為重要。

哲學家叔本華說:“每個人都把自己視野的極限當做世界的極限。”所以,一個人要讓自己的視野變得更為開闊,就需要更加深入和精確地領悟他每天所經歷的事情。

華茲華斯說:“習慣支配著那些不善於思考的人們。”

在《思考的藝術》一書中,作者提出了幾個阻礙思考的習慣:我是更好的、愛面子、拒絕改變、從眾、刻板印象和自我欺騙。

我是更好的: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告訴他他是最棒的,當他漸漸長大,他會認為他是最好的,他在各個方面都是優於他人的。羅蘭·傑普森寫到:“在後面的生活中,我們開始開始認為自己身邊的世界就是最好的世界,認為那些習俗和觀念是充滿智慧並極富內涵的。”

孩子長大後會喜歡跟他相似的人或者相似的觀點,與他不同的就是不好的,這樣就阻礙了他思考世界的多樣性。

愛面子:這一點相信大家深有體會,每個人的周圍都有那麼幾個人特別愛面子,或者你自己就是其中一個。心理學家認為愛面子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比如某人做錯了一件事,他會說:“這不是我的錯,我不是故意的。”或者更為直接的解釋自己沒有做錯。這樣就阻止了他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機會。

其餘幾個我就不一一解釋了,大家可以找來這本書看一看,並學會解決這些壞習慣問題。

前些天準備寫一篇關於貸款買房的文章,在敘述完中國老太太和外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後,我寫下了“貸款買房給了年輕人努力的方向”這句話後,想分析一下貸款買房雖然有壓力卻也給了年輕人動力,給了年輕人一個努力的理由。可是在我思索半天后,卻不知該如何往下寫了。

我記得連嶽寫過類似的文章,但是我就是想不起來怎麼寫的的。我當時看連嶽文章的時候,肯定是想好有道理啊、分析的真好啊,至於怎麼有道理、怎麼分析的、文字怎麼銜接的我肯定都沒有思考,不然我不會忘得一乾二淨。

再有就是我很容易把頭腦發熱當做思考,比如說我看到某個人怎麼怎麼努力獲得了多麼多麼大的成就。我呢,頭腦一熱就開始臆想,我也要這麼這麼努力然後這麼這麼成功,我卻未想過別人努力過程中都做了哪些計劃和思考,於是那股熱勁撐不了三天,一切就都結束了,所以至今沒有一樣東西我能天天堅持下來。

深入的思考能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判斷力、分析力,讓我們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愛默生說:“思考是行為的種子。”

有了思考才會有新的發現,才會有理性的昇華,才會有新的行動,才能解決以前解決不了的難題。

最重要的一點是,思考並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可以學習的。

最我向大家介紹一種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費曼學習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學習一樣新東西,然後儘可能用簡單的語言解釋給小孩子或者對相關概念不瞭解的朋友聽;

第二步:找出別人聽不懂的地方或者你本身無法簡單解釋的概念;

第三步:回到你的資源,從新學習你的弱點,一直到能夠簡單的清楚解釋為止;

第四步:重複以上三個步驟,一直到你完全熟悉相關的概念為止。

在向人解釋的過程就是我們思考的過程,我們會思考用哪種語言解釋、用什麼方法能最快讓對方瞭解自己的意思。經過不斷的訓練,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學習能力和思考力都會有質的改變。

思考,是人類進步的最重要的原因,沒有思考便不會有中國四大發明;沒有思考便不會有計算機、手機等電子產品。善於思考,促使我們進步,讓我們更好的瞭解這個世界。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掃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