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崇建:透過冰山脈絡,探索與協助改變內在

瞭解:

薩提亞冰山理論

冰山理論是薩提亞家庭治療中的重要理論,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

冰山理論是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

薩提亞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約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人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內在並不專注覺察?外在重複著幾種應對呢?這些都是「求生存」的方式。

崇建:透過冰山脈絡,探索與協助改變內在

現象:

地蜂與鵝思維

科學家曾經研究,關於地蜂的生物習性,有一種特別的習慣,即是將獵物拖回洞穴,會將獵物放至洞口。地蜂自行進入洞內,確保洞穴安全之後,再將獵物拖至洞內。

科學家做一個實驗,當地蜂入洞檢查時,將置於洞口的獵物,遷移至其他地方,觀察地蜂會有何舉動?

地蜂發現獵物消失了,重新找回它的獵物,再次拖到它的洞口。

地蜂仍將獵物置於洞外,再次入洞檢查一番,未意識剛剛檢查過。這時實驗人員再次移動獵物,地蜂出洞後再次尋找,一旦找到獵物之後,仍將獵物放置洞口,地蜂重複入洞檢查,無論方才剛檢查過。科學家重複無數次,地蜂也重複無數次行動。

地蜂重複的行動,彷彿基因中設定,是地蜂世代的經驗,發展出來的慣性應對,設定於地蜂的基因,為了儲存地蜂的安全,這是求生存的舉動,卻也是無意識的舉動。

家禽中的鵝也如此。鵝孵蛋的時候,若有一顆蛋滾出去了,鵝會伸長著脖子,勾回已經滾出的蛋,身子仍繼續孵蛋。若是窩裡的蛋滾出,被人取走了那顆蛋,鵝仍然要完成動作,脖子彷彿滾著鵝蛋,事實上並沒有蛋了。

鵝會完成這個勾蛋動作,無論蛋還在不在?彷彿是一個反射動作。

鵝與地蜂的行動,重複著「多餘的」應對,內在狀態不得而知。若是牠們擁有意識,探索冰山每個環節發生,讓其從行動而至體驗,從體驗進入與生命連結,相信牠們會重新決定行動。

崇建:透過冰山脈絡,探索與協助改變內在

人也常有如此狀態。

有一位長輩,是高階知識分子,身體健康心智成熟,年紀不過50多歲。當年提款機剛普遍,人人辦提款卡,不用到銀行取錢。長輩不善使用提款機,每次以卡片提款時,常常忘記密碼。他總是嘗試三次,並且錯了三次,提款卡被機器沒收

子女為此頭疼不已,常告訴他若是錯兩次,不要再嘗試第三次。

長輩永遠都答應,卻也永遠按錯三次,卡片每次被沒收。

是什麼樣的原因?長輩即使答應了,想要記住密碼,永遠記不住密碼,答應按兩次即停手,卻永遠嘗試三次?

長輩的內在有個程式,彷彿地蜂與鵝的慣性。然而人擁有自主意識,怎麼會這樣子呢?

思考:

冰山對人的隱喻

這樣的狀況很常見。

冰山是對人的隱喻,是內在系統的運作。

冰山水平面以下的各個層次,影響著水平面上的言行舉止、個人生活質量、人與世界的關係;

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常在同樣的困境中迴圈,外在重複幾種應對方式,比如:責罵、說理、委曲求全,或者置之不理……對於現況並無幫助;內在重複著焦慮、恐懼、憤怒、煩躁…。。,卻不知道專注應對。

我們隨處可見,學生沉迷遊戲,決心不再玩了;購物狂們沉迷購物,決心不再買任何不需要的東西;煙癮大的人,下決心不再抽菸了;家暴的人不想動手了;厭學的孩子,決定好好學習了;拖延症晚期的家庭主婦,決定把行動力放在第一位了……

我們習慣以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做事, 比如大家現在看微信時,會把它放在手機的固定位置,然後習慣性地開啟、檢視、瀏覽朋友圈,這就是習氣使然。

在習氣的牽引下,我們生起煩惱,連使用一個APP都如此,更何況其他身語之行為?仔細觀察, 我們的言行經常會傷害到自己,親人。

這便是人的內在設定,冰山水面下的程式。程式的設定與基因、成長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人是擁有自主意識的高階情感動物,作為人,可否瞭解這份意識?瞭解人的內在程式,如何設定且如何使用?

想要改變內在程式,除了改變思考之外,還需要透過感受覺察,體驗自身的期待、觀點與應對,進入渴望與自我連結,生命就帶來高能量,能夠為自己負責任。

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幫助煙齡久遠的成年人戒菸、陪伴研學的孩子、協助脾氣不好的父母、帶領多動的孩子……,皆是透過冰山脈絡,探索與協助改變內在,連結他們的渴望,讓生命專注於當下,成為自由人生的主宰。

崇建:透過冰山脈絡,探索與協助改變內在

關於崇建

•臺灣著名教育實踐家,薩提亞模式資深導師、作家、臺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

•李崇建老師曾出版多本童書、小說、教育書,其中《麥田裡的老師》,曾獲2013年中國教育報“影響中國教師之10本書”。

•將薩提亞模式應用於教學、生活、工作溝通的第一人。

•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開展工作坊及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