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西遊記》中的四個字,讓我三觀盡碎。而編劇群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了更多

《西遊記》中的四個字,讓我三觀盡碎。而編劇群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了更多

昨天因為這張截圖,才知道了《西遊記》中最恐怖的一段劇情。雖然它只有短短四個字:“從容自盡”,也讓我脊背發涼。為了發洩三觀盡毀的不滿情緒,我故意把一樣的偏激評論發在兩個QQ編劇群,看看群友們的反應。

《西遊記》中的四個字,讓我三觀盡碎。而編劇群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了更多

結果兩個群呈現了不同的聲音:

有一個群基本是站魯迅的,批判這是吃人的禮教

《西遊記》中的四個字,讓我三觀盡碎。而編劇群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了更多

另外一個群的群友腦洞比較大,直接覺得是我們不懂通假字,人古人的意思是放棄了自殺,這個解釋是比較能讓自己心理好受些。

《西遊記》中的四個字,讓我三觀盡碎。而編劇群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了更多

其中有一個群友被我用四個字成功冒犯了,還是民族和性別雙重冒犯。

《西遊記》中的四個字,讓我三觀盡碎。而編劇群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了更多

被我氣的半夜回覆,哈哈。不能打擾大家休息,所以我在早上回復了他:@** 你看上下文了嗎?就一句“……漢族男人”就戳你肺管子了?這就是上文提到的男人的好面子咯?

審題一下,我說的是《西遊記》的“編劇”吳承恩生在明末那個程朱理學盛行的時代,他本身觀念的侷限性問題。那個時代講究“生死事小,失節事大。”所以,雖然作者意淫的是一段唐朝女性的故事,也套用了明末的價值觀,認為唐僧母親被壞人玷汙失節,去死是最能挽回面子,贏得尊重的做法。無論當時的編劇還是觀眾都很接受這種方式,如果不這麼寫反而無法接受。

這就是所有時代的通病,編劇必須迎合觀眾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才有流量……哎

至於最後因為想到男人們的面子工程,引申的那個裹小腳的故事。確實是野蠻的侵略者滿族為了統治方便,強迫漢族人換髮型,不換就殺,有骨氣的都被殺死了,剩下的當然是被同伴們的鮮血嚇破膽的,換了髮型活下來了,也就是我們的老祖宗,不然也沒我們,有啥問題嗎?我們的老祖都是慫了的,後來近一點的老祖還因為被民國的學生們剪了辮子哭過。再後來,就是《活著》了。

至於為啥古代女人會喜歡裹小腳,當然是被當時的“時尚審美”綁架了呀?現在追求時尚的女人穿高跟鞋也是一樣,越穿越高,越穿越細,覺得那就是美。其實最早的高跟鞋是歐洲皇帝(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給自己發明的,那時候男的才穿高跟鞋。這就是時尚圈奇怪的演變,身在其中的人總覺得天經地義,但都經不起推敲和追溯。

本來裹腳是貴族小姐玩的時尚遊戲,後來清朝變成了家家的女孩必須走的一步變美女的進化過程,就是因為早期滿族對裹腳的懲罰僅僅限於杖責家長流放這種不會送命的方式,不像砍頭那麼極端,所以屢禁不止,越禁越多。大家發現了這種不用送命就能表現“愛族不忘本”的方式,愈演愈烈,以至於到了不裹腳就嫁不出去的地步。清政府到滅亡也沒認可這種裹腳的形式,但無奈犯事人太多,就不再幹涉了,但滿族小姐們還是一直被嚴令禁止的。

現在很少人知道這個典故。為啥呢?因為寫在課本上的說法是:“裹腳是封建社會(雖然封建這個說法存疑)對女性的迫害……云云”,並且不接受反駁。所以,宣傳口徑上不鼓勵別種說法,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價值觀,也是我們這個時代大家共同的侷限性吧?

……看到《西遊記》這段,囉嗦了這些。

其實,我作為一個讀書極少的美術生,對於中國古代大部頭小說(四大名著)的認知僅僅停留在電視劇水平。之所以能看到這句驚悚的原文,是因為馬伯庸先生跟大家分享《紅與黑》這本法國經典大部頭時,提到了要了解小說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價值觀才能理解裡面的底層邏輯,順便提了一嘴《西遊記》這段,我才知道的。

《西遊記》中的四個字,讓我三觀盡碎。而編劇群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了更多

馬伯庸:好像聽見有人在誇我?

確實,當時的人價值觀就是重榮譽的,名譽比生命重要,那是整個社會的共識。現代人無法理解,但那時候的人覺得理所應當、天經地義。所以那個時代的小說作者也是這樣認為的。無所謂對錯,就是不同時期的觀念而已。但,既然過了這麼多年還能流行的小說,那就是有其經典之處的。

所有時代都有不同的流行趨勢,但有些人性中的優點是共通的:真誠、善良、勇敢、智慧……這些好的品質永遠都不會過時。人是不完美的,但不妨礙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有這個永遠達不到的目標才有了人生的方向。有句話說得好,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對了方向,路就在腳下!

對的方向上什麼呢?我認為是永遠保持對人性的懷疑,明白人自身的醜陋、愚蠢,不要輕易相信自己掌握了“真理”,無論它聽起來多麼正確和美好,人類歷史上遭遇的所有人間地獄都源自於追求人間天堂。看到自身的醜陋才有可能變得美麗,知道自己是愚蠢的,才有可能摸到一點智慧的門檻。

只有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一切,才能看清一個真實的自己。坦然接受那些還需要修行的部分,而不是掩蓋它,讓它發展壯大。何為勇?哪怕一輩子只守住了一點真誠和善良的本性,也算不白活了一場。

“存天理,滅人慾。”這話幾乎是所有勵志雞湯的核心。對自己用,一點問題都沒有。對別人灌,問題就很大。為啥佛教和某教都禁食某些東西,佛家就沒太被反感?因為人家就禁自己個,你愛KFC金拱門呢?這就是信仰的要求可以訂的高一些,可以是人類的上線,因為他是對內要求,人內省是心中有數的。而,法律就要定的低一些,幾乎是人類的底線。所以羅老師說,一個人如果標榜自己不違法,那基本就是個人渣了。

人對自己要有要求,對別人佛系一點,隨緣咯。

《西遊記》中的四個字,讓我三觀盡碎。而編劇群的幾句話,讓我想到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