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

農村地區有句俗語特別有意思,叫“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什麼意思呢?過去農村家庭普遍孩子多,一般家庭四五個孩子是常事,最多的有七八個。對於農村父母而言,這麼多孩子不可能個個都寵愛得起來,總有前後順序和輕重緩急。

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

在農村地區,老大肯定是最受重視的,特別是老大如果是男孩子,那未來可能是要繼承家業的。農村人對於長子優先的想法與古代封建社會一脈相承。就像封建社會的皇帝家庭一樣,沒有特殊情況,老大肯定是優先繼承皇位的。

所以說,農村人老了肯定是要靠老大的,整個家族日後能夠繼續興旺發達起來也是靠老大的,他們投在老大身上的精力和金錢也是最多的。什麼叫疼老三呢?這裡說的老三倒不見得是第三個孩子,實際上是指老么,也就是最小的那個孩子。

這個孩子可以說是整個家族裡面父母最疼愛的,可能是因為這個孩子是自己最後一個孩子,父母的天性使得投在這個孩子上的情感是最多的。我們看到很多農村父母對於老么那是格外疼愛。

別的孩子穿的衣服都是從老大老二身上依次淘汰下來的,唯獨最小的這個孩子,想要什麼,父母會給他另外單獨買。此外在哥哥姐姐們的寵愛下,老么也會格外顯得不可一世。

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

老大最重視,老三最寵愛,夾在中間的老二就可憐了,就像是一個無影人一樣,一點存在感都沒有。父母也好像視而不見,有時幾天看不見人,連問都懶得問一句。這就是舊時農村孩子中老二的現狀,極不受待見,因為老二未來繼續家業的可能性很小,又不是最得寵的,所以有口飯吃就可以了。

在這種生活氛圍下,往往出問題的是老二,由於受到父母的管束很少,學習成績不佳也沒有人問,使得老二的存在感越來越低。為了重新在父母那裡獲得存在感,他們往往會採取一些過激的行為。

例如在村子裡鬧出點動靜來,或者把廟裡的菩薩像給推倒等等,這些行為在過去的農村的孩子中並不少見,仔細查一查,都是順序排在中間的孩子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重新讓父母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讓自己在家庭的兄弟姐妹中重新找到位置。

其實父母無論生幾個孩子,理論上來說都應該是一視同仁,但是過去農村窮呀,父母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把僅有的家庭資源平均分配到每一個孩子身上,就得有輕有重,這樣才可能讓家族以後的香火得到延續。

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

當然這種情況在現在的中國很少見,城市家庭普遍只生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就可以不分伯仲,平等給予關愛了。農村家庭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農民現在富裕了,口袋裡有錢了,不需要再考慮孰輕孰重的問題了。所有的孩子都是一視同仁,享受平等的待遇,未來誰的能力出眾,誰更有出息,誰就來繼承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