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啃娃一族:用“透支”童真去牟取暴利,潛在的隱患該由誰買單?

2013年由湖南衛視從韓國引進的親子類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即使過了這麼多年,相信很多觀眾還是對那些活潑可愛,萌噠噠軟萌萌的小朋友們難以忘懷吧!

啃娃一族:用“透支”童真去牟取暴利,潛在的隱患該由誰買單?

01.《想想辦法吧,爸爸》禁播

當年這些懵懂有童趣的孩子們,可是萌化了好多“老阿姨”的心,親子類綜藝節目的爆火更是讓很多節目策劃人看到了這其中的“商機”

什麼“超人媽媽” “爸爸回來了”等節目紛紛順應潮流,將親子類的綜藝節目推上了熱潮。

很多就連未婚的小姐姐,都無法抵抗這些天真無邪的小寶貝兒。當初從網路上流出來的戚薇女兒lucky 參加《想想辦法吧,爸爸》,古靈精怪,可愛萌趣的小lucky,節目還未播出便虜獲了一大篇網友的喜愛和支援。

啃娃一族:用“透支”童真去牟取暴利,潛在的隱患該由誰買單?

可是等了那麼久,卻始終等不來這檔節目的播出,很多網友不知所以。

也許最近文旅部提出的,關於加強網路文化市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可以解答當年親子類綜藝節目停播的原因!

不是節目組在吊人胃口,遲遲不肯播出,而是當年廣電總局為了保護未成年人,釋出了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

啃娃一族:用“透支”童真去牟取暴利,潛在的隱患該由誰買單?

02.當“曬娃”逐漸畸形化,過度消費孩子童真。

而現在隨著短影片媒體平臺的興起,讓很多本著分享“曬娃日常”的寶爸寶媽,在流量的浪潮下,漸漸忘記了初心,看到了可以靠“啃娃”換取紅利的機會!

於是在靠孩子吸引了眾多粉絲和流量的前提下,掛上了可以盈利的小黃車,開通了商品櫥櫃,分享寶寶同款好物,甚至為寶寶接商業廣告,賺的盆滿缽滿。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陣營裡來,育兒類,母嬰類,親子類等賬號紛紛湧現,或專業,或業務,都在致力於打造可以獲得萬千網友喜歡的“網紅兒童”。

孩子稚嫩的臉龐,幼稚的行為以及可愛的萌言萌語瞬間就可以輕鬆虜獲一個真愛粉。孩子的身上自帶的“童真”濾鏡,可以輕鬆開啟流量密碼,獲得大批粉絲基礎。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誰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當同類型內容市場逐漸飽和的時候,不少人開始“另闢蹊徑”。

啃娃一族:用“透支”童真去牟取暴利,潛在的隱患該由誰買單?

讓一個五六歲都不懂情愛為何物的孩子,去說那些情感類文案;讓一個還穿著尿不溼的小孩,站在凳子上,去廚房做飯;讓剛兩歲的萌娃,對著鏡頭,把盤子裡的食物吃的一乾二淨;讓稚嫩的小女孩,本該用寶寶霜的年紀,當起了美妝主播等等

各種手段層出不窮,鏡頭前吸引你關注的萌娃,鏡頭後是父母苦心操練的結果。

利用孩子的童真,去進行流量變現,一個月收入可以達到幾千到十幾萬不等。引導孩子去完成自己設定的“劇本”,過度消費孩子的童年。

啃娃一族:用“透支”童真去牟取暴利,潛在的隱患該由誰買單?

03.“網紅兒童”走紅後的隱患

這樣的父母真的是在為孩子好嗎?在打造IP賬號進行贏利的同時,促使孩子的價值觀發生扭曲。小小年紀本應有著快樂無憂的童年,卻一次次被拉到鏡頭前,養成爸爸媽媽交代的“工作”。

是誰剝奪了孩子的童年?作為父母不去工作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反之把孩子當成“搖錢樹”,心安理得的花著透支孩子童真賺來的錢,良心真的過的去嗎?

把孩子作為“賺錢工具”,富的了一時,富不了一世。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為孩子埋下的雷,日後是無法挽回的。

啃娃一族:用“透支”童真去牟取暴利,潛在的隱患該由誰買單?

首先,孩子喪失了自由玩耍,交朋友的時間。上學以後,很難融入到集體中去,性格也會隨之變得孤僻冷漠;其次,孩子的學習會下降,整日都在“拍攝”,滿腦子都是“劇本”的孩子怎麼能靜下心去獲得知識呢?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的童年時光被剝奪,一去不返,一個人的性格還有人生觀的建立,跟他所處的童年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影響。

什麼年紀做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小小年紀的他們不該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家庭或富或貧,都該去保護好孩子的童真。讓他們健康快樂的長大才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