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小心你和孩子間隱形的權力之爭

先講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我和橙子去798玩。那裡有很多小店,賣各種有創意的小玩意兒。橙子一進去眼睛就忙不過來了。一會兒跑過來說:“媽媽,你給我買這個指尖陀螺吧。”一會兒拉拉我的胳膊:“媽媽,我想要那個寶劍。”

小心你和孩子間隱形的權力之爭

眼看就要陷入“同意/拒絕”的拉鋸戰中,我掏出50元錢給橙子:“老規矩,這是你今天的活動經費,買小玩意、買零食、買飲料都可以,你自己決定怎麼花,可以嗎?”橙子開心地點點頭。局勢很快發生了轉變。橙子不再纏著我要東要西了,他開始在指尖陀螺和小寶劍之間來回遊移,最後停留在寶劍前。

第二個選擇來了。各式各樣的玩具寶劍有十幾種,橙子又開始猶豫了,拿起這個,又看看那個,比較來比較去,拿不定主意。

我挺喜歡其中一把綠色的寶劍,看起來更精緻一些,就推薦給橙子。橙子看了看,又放下了。好吧,我控制自己不再多話,耐心地陪在一邊,等他自己做出選擇。最終,橙子選了一開始就看中的那把紅色寶劍,自己掏出錢買了。看得出,橙子非常喜歡,一路上劍不離手,比比畫畫玩個不停。

走了沒多遠,我們又發現一家小店。這家的玩具兵器看起來更炫、更精緻,價格也稍微高一些。橙子一眼就看中了一把刀,愛不釋手。向小店的阿姨問了價格,發現超出他餘下的活動經費一大塊。橙子有點沮喪,不說話了,拿著那把刀翻來覆去地把玩。

小心你和孩子間隱形的權力之爭

我有點心軟,告訴他:“要是特別喜歡,我可以幫你再墊點錢。”

橙子想了想,搖搖頭:“不了,我下次再買吧。”

我有點吃驚,又有些欣慰:沒想到他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然而橙子沒有立刻離開,站在那裡把玩了半天,我就靜靜地陪在他身邊。直到他說:“咱們走吧。”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好像有永不滿足的物質慾望,一出門就要買東買西,見啥要啥,不給買就胡攪蠻纏、哭鬧不止。

答應買吧,怕慣壞了孩子,讓他的胃口會越來越大。不買呢,又不知道怎麼處理。費盡口舌講道理不聽,最後只能靠吼和打,過後又為自己的粗暴自責不已。

小心你和孩子間隱形的權力之爭

其實,當你在反覆糾結“買還是不買”時,就說明你已經陷入和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了。

權力之爭的意思是:這事誰說了算? 我聽你的,還是你聽我的?

簡單說來,孩子要買東西,是在表達他的主張,想要自己做主。而父母往往出於各種理由拒絕孩子,暗含的意思就是: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說的才對,你要聽我的。

小心你和孩子間隱形的權力之爭

當陷入權力之爭時,父母很容易陷入一個單一的思維模式裡:要麼同意,要麼拒絕。而不管是同意還是拒絕,其實父母還是把權力牢牢抓在手裡,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深層心理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雖然表面上,他也許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所以,一旦有機會,他還是會發起新一輪權力之爭。

而很多時候,一個亂要東西、胡攪蠻纏的孩子身後,往往有一個管得過多、管得過嚴的媽媽(也可能是爸爸)。這個不許做,那個不能買,作業要盯著,天天催催催……心情好的時候,講一番大道理。火氣上來了,就是一頓吼和打。在這樣的環境中,到處都是條條框框,孩子被管得密不透風,他的自我被大人的氣勢逼到角落裡,縮得很小很小。

有壓迫就會有反抗,潛意識會到處尋找有縫隙的地方,千方百計想鑽出頭來透透氣,用各種方式來“做自己”——哪怕是以扭曲的方式。既然在家裡什麼事都得聽媽媽的,那麼在外面,買個零食、玩具、文具,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我就要自己做主,表達我的意願。

這種情況下,大人所有的說服、講道理、吼、訓斥,對他來說就意味著兩個字——拒絕。拒絕得越多、越厲害,也許表面上壓制了孩子要買東西的行為,但孩子的主張也被壓制了,一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又爆發出來。

親子之間的權力之爭,沒有贏家。

解決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我在開頭的小故事裡就用到了:

既然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權力,那就滿足他——父母適當後退,在一定的範圍裡放權,讓孩子自己做主。

比如,去超市前和孩子商量好,這次咱們只能買兩種(具體幾種,要和孩子商量好)零食,具體買什麼,你自己決定。

比如,孩子要吃肯德基,那就和孩子商量好,一個月只能吃一次。至於什麼時候吃,由他自己決定。如果不放心,還可以再強調一下:咱們說好了,可以買零食,但只能買兩種。咱們都要說話算數,好不好?

孩子都是喜歡說話算數的,讓他自己做出承諾,他一般就會很自覺地遵守。

(我們大人也是,承諾從自己嘴裡說出來,就有一種儀式感,自我約束力會更強一些。)

小心你和孩子間隱形的權力之爭

這時,“敵我”矛盾就變成了“人民內部”矛盾。孩子的注意力由和父母對抗、爭取權力,轉移到自己的內心,在反覆比較、思考中傾聽內心的聲音,選擇自己最想要的東西,自我的意願透過這樣的方式得到了表達。

需要注意的,當孩子在做選擇時,很多父母會忍不住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旁邊嘀嘀咕咕,“引導”孩子選擇父母自己比較中意的東西。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只會瞎挑。不如選這個,質量更好、看上去不那麼垃圾,那個家裡已經有不少了……理由一大堆,出發點都是一個:我是為了孩子好啊。

你知道嗎,這也是一種變相的、隱蔽的、溫柔的控制——你還是想把挑選東西的權力抓到手裡,想為孩子負責。

這樣的控制只會讓孩子覺得煩躁,意識到你所謂的“讓他自己做選擇”只是一種姿態,是虛的。

幾次下來,孩子就不願意配合你玩這個遊戲了,重新陷入權力之爭——而且爭奪得更細緻全面,從買不買爭到買哪個,只要有一點空隙,孩子下意識地就會發起戰爭。你會更困惑:我都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了,他怎麼反而越來越不講理,越來越胡攪蠻纏了?

小心你和孩子間隱形的權力之爭

其實孩子行為的變化是一面鏡子,你可以由此看出自己哪裡做得對,哪裡做得不妥當。

當你給予孩子信任,孩子也會回報以信任。當孩子亂要東西的事情總是發生,我們需要覺察,是不是平時對他管得過多?

我們要學會把危機變成契機,把日常小事當作練習——練習和孩子溝通協商,練習放權給孩子,練習尊重孩子的選擇,接受在一個範圍內所有可能的結果。日久天長,這樣的選擇練習會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更自信、更有主見的人。

他會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需要適度地控制自己的慾望,學會延遲滿足——這兩種品質是眼下很多成年人都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