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各國父母育兒鄙視鏈,我們排在最末端,原因很中肯

文|秘籍君

當今社會,鄙視鏈大行其道,從懷孕生娃、到餵養再到教育,簡直是一條龍服務。

舉些簡單例子就知道,順產的看不起剖腹產的,母乳親喂的看不起奶粉瓶喂的,上高爾夫馬術小眾興趣班的,看不起鋼琴美術等普通興趣班的……當然,如果以家庭為單位,二胎的看不起獨生的,一個兒子的又瞧不上兩個兒子的,真是芸芸眾生相,盡在鄙視鏈裡了。

各國父母育兒鄙視鏈,我們排在最末端,原因很中肯

不過這些鄙視鏈只是在國內,你知道在

父母這個圈子裡,國際上也有鄙視鏈嗎?

很不幸,如果按照不同國家的教養方式和孩子們的滿意程度來衡量,像我們這種為子女殫精竭慮的中國父母,恰恰處在鄙視鏈的最末端。

|鄙視鏈最高階:荷蘭等北歐父母——寬容教養,孩子獨立

荷蘭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相處很和諧,他們完全是把孩子當成年人來平等對待。

荷蘭父母不會特別在意孩子們的成績,因此“隔壁家的孩子”這一幕不會在荷蘭家庭上演。就算隔壁真的住著一個神童,周圍人也不會因此去多瞧一眼。因為他們本身就崇尚個性化、多樣化的生活。

在荷蘭,10歲前的孩子從來不佈置作業,也就意味著,小學五年級之前的孩子們,不會被作業和成績所累。也因此,在2015年的某項調查中,荷蘭小學生的生活滿意度最高,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但和孩子相處和諧,不代表荷蘭父母對孩子沒要求。荷蘭父母最看重孩子的獨立性。從小他們就鼓勵孩子自己做事,之前曾在網上瘋傳的三歲孩子做家務影片,其實就來自荷蘭家庭。

上了小學的孩子,會被要求自己準備午餐、收拾書包並且獨立騎車去上學,他們平均每年要騎行2000公里。

各國父母育兒鄙視鏈,我們排在最末端,原因很中肯

對孩子不做苛責要求的荷蘭父母, 收穫的並不是碌碌無為的孩子

。相反,這個國家產生了21位諾貝爾獎得主,發明了顯微鏡、遠望鏡、CD、藍芽等影響世界的產品。

沒有在孩子耳邊耳提面命,也不用盯著隔壁家的孩子給自己徒增壓力,孩子既有幸福感還能做出成就,荷蘭父母簡直就是人生贏家,也難怪會穩居鄙視鏈最頂端,傲視其它各國家長。

當然,能和荷蘭並列站在鄙視鏈最頂端的,是同樣奉行“我寬容,你獨立”育兒政策的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父母。

|鄙視鏈中間層:英美父母——中上層階級更雞血

在我們的想象中,歐美國家一向以寬鬆、開放的方式教育子女,其實不然。在英國,因為階層固化嚴重,那些中上層階級為了保住既得利益,也為了不讓下一代階層滑落,對孩子實行的是權威型教養方式。他們會認真規劃孩子的課外活動,努力發展孩子的特長,為申請進入高等大學做準備。

而在美國,密切監視、隨時扶持的“直升機”式父母也越來越多。畢業於精英大學收入高、社會地位也高,這也導致父母們從孩子十來歲起就開始規劃他們的“入名校”之路,甚至不乏在孩子幼兒園或者小學買昂貴學區房的家長。

別看美國在大搞特搞課外“素質教育”,實際上這也是他們在為孩子進入名校做的精心準備。畢竟跟我們的“高考定終身”不同,美國名校在選人上標準不一,更看重同行業權威人士推薦和孩子的社會實踐以及特長。

|鄙視鏈最低端:中日等亞洲國家,以中國最典型

鄙視鏈最低端的亞洲國家,父母焦慮,孩子苦兮兮。

因為奉行的是應試教育,考試成績就成了選拔人才的不二標準,為此也催生了不少小鎮做題家以及大大小小的課外輔導班。

站在父母的立場看,孩子將來出人頭地的標準是“上的是好大學,找的是好工作”。想要前途光明,前提是考上好大學。如何考上好大學?先要考個好高中。而好高中的前提是重點初中……

各國父母育兒鄙視鏈,我們排在最末端,原因很中肯

以此類推下來,不少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就開始物色重點幼兒園了。

在香港的某些地區,甚至連懷孕日期也要精挑細選

,因為一些名校會嚴格限制孩子的出生月份,以此為準入門檻。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經濟實力的父母會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由老師領著刷題,家庭條件一般的則在家買來試卷讓孩子瘋狂刷題。鄰國日本的題海戰術甚至比我們還搞得轟轟烈烈。

上到作為雞娃代表的北京海淀高知媽媽群,下到“亞洲最大高考工廠”之稱的毛坦廠中學,無一不奉行的是壓縮孩子的休息娛樂,搶跑超跑,各種刷題……在這樣的教育策略下,催生出的是越來越焦慮的家長群,和壓力越來越大的學生群。考核標準註定只能掐尖,大家越學越深,越學越多,但能被選的還是尖上有限的一部分群體,整體教育自此進入了“內卷”局面。如此努力,具體成效會怎樣?誰也說不準。

【話題討論:處在育兒鄙視鏈最末端,你服氣嗎?】

高階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