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常州女孩當街暴打媽媽,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壞”的?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則“因沒給買手機,女孩當街毆打媽媽”的影片,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坐在電動車後面一直瘋狂地打前邊的母親,一邊打一邊崩潰地說“你走不走”。

第一次看的時候,螢幕上全都是指責女孩的言論。

“孩子就不能太寵”、“太壞,太不像話了,竟然打媽媽”。

常州女孩當街暴打媽媽,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壞”的?

雖然不知道原因,但我看著女孩漲紅的臉,崩潰的怒吼(當時未打碼),媽媽漠然的神情,也有女兒的我突然很心疼。

打媽媽是不對的,但一定是有什麼原因,將她逼成了這樣。

常州女孩當街暴打媽媽,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壞”的?

後來,事件的前因後果被弄清,原來是女孩打工攢了4千塊錢,想讓媽媽再添2千,買個蘋果手機。

媽媽本來是答應的,但是到了手機店又臨時反悔。倆人因此發生爭吵,吸引了很多看熱鬧的人和舉著手機拍影片的人。

女孩見狀催促媽媽趕緊走,媽媽本來已經騎上車戴上頭盔準備要走的,但看見人越來越多,指責聲越來越大,忽然就停下來,手扶著車把,不動了。

任憑女孩再如何催促,這位媽媽就是一動不動。

於是,就發生了影片上的一幕。

女孩用力拍打、撕扯著媽媽,但媽媽不反抗、不說話,也不走,就那樣一動不動表情木然地坐在那。

女孩越來越激動,周圍的聲討越來越激烈。直到警察到來才得到解決。

如果你是一位媽媽,你可能會感到憤怒——孩子確實不該打媽媽。

但因為也曾經歷過年少,更能體會到女孩的絕望,她雖然在拍打,但其實是乞求放過我。

常州女孩當街暴打媽媽,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壞”的?

在外人看來“不就是不買手機嘛”,但對小女孩來說卻是一場尊嚴和信任的崩塌,是一場最親近之人的背叛。

讓小女孩崩潰的是沒買新手機嗎?還是媽媽出爾反爾?

都不是。

因為女孩吶喊的不是“為什麼不能買手機”,而是“你走不走”。

真正讓人崩潰的是媽媽的不理解,甚至是利用輿論,把自己釘在了恥辱柱上。

周圍人的指責和目光,像火一樣炙烤著她,她想逃離,甚至只能把這點幻想寄託在最信任的媽媽身上,但結果是令人絕望的。

一個扎心的事實:那個號稱最愛你的人,往往就是傷你最深的人。

天底下怕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比母親更瞭解自己的孩子。

小眼睛一轉,我就知道他在動什麼歪心思;嘴皮子一動,我就知道他會憋出什麼話來。

但,這份“瞭解”,是把雙刃劍,稍有不慎,就能成為最傷人的刀子。

因為她太清楚你的弱點、軟肋在哪兒,太清楚刀子紮在哪裡,你最疼了;太知道用什麼方法“制服”你,最容易讓你妥協了。

常州女孩當街暴打媽媽,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壞”的?

而如何控制好這把雙刃劍?就需要我們養育的過程中,隨時帶著這份覺察。

1

孩子沒小事,請看見TA背後的心理需求

週末我帶著CC和DD去超市採購,答應了姐弟倆每人可以買3樣零食,期間姐弟倆都選了一個奇趣蛋,姐姐是粉色的,DD是藍色的。

後來排了一個超長的隊結賬,還差一位就到我們的時候,突然聽見CC大喊:你把我的掰開了!

原來是DD忍不住打開了奇趣蛋,但卻把姐姐的粉色掰開了。

CC發現後氣急敗壞,高聲尖叫:“你為什麼要掰開我的!”

C爸想著息事寧人:“只是掰成了兩半,沒事兒的,你吃的時候也要掰開的呀。”

CC一聽直接哭:“不要,不要,我就要一個完整的蛋。他弄壞了我的,我也要弄壞他的。“

作勢就要去掰另一個,她就是這樣一個,沒事兒不主動惹事兒,但一旦被惹到,絕對就要以牙換牙的孩子。

我也生怕兩個娃一起哭,也忍不住勸道:“要麼你和弟弟換換,掰開的給他,完整的你要”。

“不要,不要,我就要我的粉色!”

C爸有點著急:“馬上就到我們了,不哭了,就是掰開了而已,裡面的東西都還在,出去之後爸爸給你粘上行不?”

結果CC直接崩潰了。

常州女孩當街暴打媽媽,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壞”的?

週末的超市,大家都懂得,人超多,我們站在一條隊伍前端,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圍觀。

我想著,如果是外人來看,大概會說,那個孩子可真熊啊!

雖然,我也很想“勸或者逼”CC忍耐一下得了,趕緊結賬走人。

但我還是強迫問了自己一句:她為什麼哭?

是的,她的奇趣蛋無緣無故被弄壞了,那本來就是她的,她很生氣,她並沒有錯。

結果她卻承擔了大部分的壓力。被破壞好心情、被父母不理解,還可能被周圍人誤解無理取鬧。

所以,她才委屈到大哭。

一旦你開始理解,你就不會對孩子的情緒反應,有那麼大的情緒反應了

所以,我跟CC說:

媽媽知道了,你很生氣,但DD太小了,分不清粉色和藍色,他確實不是故意的,那DD也要跟姐姐道歉。

如果你依然不願意交換,也不想要這個掰開的,那你可以去重新拿一個新的粉色。

最後,CC自己跑著去重新拿了一個作為事件的結束。

她很開心,我也很慶幸,又一次,我沒有辜負孩子。

常州女孩當街暴打媽媽,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壞”的?

當我們的出發點只是想要孩子“服從”,那你說出的話,做出的行為就會出現偏差:

“別哭了,不就是掰開了,又沒壞,至於這麼激動嗎?”你的潛臺詞就是趕緊停下,我們結賬走人。

這是基於你自身的目的,並不是真正的理解,孩子當然不買賬。

真正的理解是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去看見行為、情緒背後的原因。

這就要求我們多想為什麼。

“她為什麼哭?”

我們當然知道孩子為什麼哭,但當你強迫自己去思考這個問題時,就是情緒腦回歸理智腦的過程,我們才能從父母的侷限性中跳出來,去關注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

2

請給孩子充分表達的機會

之前看紀錄片《鏡子》,裡面有一個叫做張釗的男孩,他打架鬥毆、逃課去網咖、早戀等,幹了很多一個學生不該乾的事情,甚至在高三選擇輟學。

常州女孩當街暴打媽媽,我們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步逼“壞”的?

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壞”學生,在父母眼裡也是一個叛逆、不聽話的孩子。

沒有孩子是天生就想變壞的,你以為是孩子天生反骨,想氣死你,其實是因為你們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張釗種種“壞”行為的背後,都藏著一顆想要被理解的心。

高中後,他感覺壓力太大,多次想和父母傾訴,但父母卻從沒有認真傾聽過,每次他剛開口,就被母親一句

“誰壓力不大,好好學習比什麼都強”

堵了回來。

親子間的溝通變成單向命令,孩子沒有表達的機會,漸漸地他就習慣於不表達,只能用行動反抗。

“既然我說的話,你們聽不到,那我就用行動來讓你們關注我”。

一方太強勢,認為自己永遠對,一方長期處於弱勢,從而心生不滿。

不僅破壞著親子間的信任,也損害著孩子的身心健康。

壓抑久了,要麼對外抗爭:

大點的孩子就像張釗直接用強烈的行為對抗,如逃學、打架;

小點的孩子會更隱晦一些,如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故意和父母反著幹,會沒事找事故意引起父母的注意,任性和拖延就是他們對父母的一種抗議。

要麼對內消亡:

就像前段時間跳海自殺的鹿道森在遺書中寫到:“我家裡人總說我不愛說話,不喜歡打招呼,可是從沒有人去想過一個人會變成這樣的原因。”

蘇格拉底說:“上帝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希望我們少說多聽”。

是的,我們有幾十年的人生經驗,我們迫不及待想用我們的人生經驗去幫助孩子規避風險,但幫助並不等於堵住孩子的嘴。

孩子並不會因為你講得多、講得在理而聽你的,但相反孩子會因為你的理解和信任而願意接受你的意見。

你說得越少,孩子才能說得越多。孩子說得多了,我們才有機會去了解、理解他呀。

許多青春期的父母,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你想聽的時候,他不想說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德華·桑代克說:“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武斷地下結論,才能減少與孩子的衝突,贏得孩子的信任。”

理解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實在太難太難了,尤其是在一些複雜的場合下,迫於面子或周圍壓力,我們常常把控不住自身情緒。

一個孩子的成長必定是要踩著一個成年人才能完成的

,在與孩子的權利之爭中,若是你總想著打壓、掌控孩子,那孩子可能為了反抗,犧牲掉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

你雖然勝利了,但也徹底敗了。

但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嘗試理解,把孩子的權利還給他,給孩子表達和自由的機會,孩子贏了,你也未必輸。

雖然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但好在,我們也曾經年少。

你不知道怎麼管孩子,就把孩子想像成年少的自己,把自己想象成當時的父母,很多問題也就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