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來不接受懲罰的Peter又犯錯誤了,這次他能接受懲罰嗎?

今天分享Peter被懲罰的故事,上週的一天,Peter做訓練的時候打人了,因為他做錯事了,所以我要對他進行懲罰。

中度自閉的Peter以前接受懲罰的時候,就像地震和海嘯到來一樣猛烈。

從來不接受懲罰的Peter又犯錯誤了,這次他能接受懲罰嗎?

我的辦公室在四樓,孩子們的訓練室在三樓,如果要處理他們的情緒,就要把他們帶到我四樓的辦公室,雖然只有一層樓的距離,但是想讓他們上去還是比較難的。因為一般情況下,他們的情緒在訓練室的時候已經開始崩潰了,所以我要用雙手拖著他們進辦公室,鎖上門後,再處理他們的情緒。

這次Peter打完人後,我跟Peter說:“你跟我上四樓,”沒有想到他跟在我後面就來到了四樓的辦公室,進屋後我說:“你坐在凳子上,”他就坐下了,當我把門關上的那一刻,他似乎感覺到了一絲不安,然後就開始喊:“媽媽,媽媽,上四樓,上四樓啊,”我能感覺到,他是想讓媽媽保護他。

我說:“David老師在這裡,David老師不會傷害你,我們今天聊一聊你打人的這件事情,”然後他把目光慢慢地移向我,我為了降低他的恐懼感,也為了轉移他的情緒,先給他出了幾道簡單的口算題,他都一一答對了,口算題結束,他的面部表情放鬆了,恐懼的感覺也慢慢消失了。

我開始跟他溝通說:“打人的行為是壞行為還是好行為啊?”他回答我說:“我要好行為。”

從來不接受懲罰的Peter又犯錯誤了,這次他能接受懲罰嗎?

這個回答跟他語言的使用能力是有直接關係的,一般情況我們對他的提問都是:“你要喝芬達還是喝可樂?你要吃飯還是玩?”他會回答:“我要喝可樂,我要吃飯,”這次問題的主語“我”已經變成“打人的行為”了,所以對Peter來講這是非常難理解的問題。

我用了大約五六分鐘的時間,給他解釋這個問題的意思,最後他回答:“打人的行為是壞行為,”我說:“那你現在接受懲罰嗎?”他說:“我接受,”我說:“那你就做30次蹲起吧。”

做完30個蹲起,我帶著他下樓去找媽媽,媽媽看到我們下來很詫異地說:“哎呀,我擔心你桌子上的膝上型電腦和水杯,他是不是把桌子上的東西扔的滿地都是啊?”我說:“你聽見聲音了?”媽媽說:“沒聽見聲音,只聽見一開始他喊我了。”

媽媽為什麼有這種擔心,因為媽媽很瞭解Peter,之前他發脾氣的時候會把我辦公室裡所有能看得到的東西全扔到地上,然後用頭撞牆、在地下打滾、喊叫、哭泣,他會用各種各樣的行為發洩他的情緒。

從來不接受懲罰的Peter又犯錯誤了,這次他能接受懲罰嗎?

但這次我叫他上四樓,都沒有用手拉他,他就跟著我上樓,到了辦公室,我完全用語言跟他溝通,他能夠理解,並且很順暢、平和地接受了處罰,這對於Peter來講是一個歷史性的改變,也代表著他能力的恢復,他越來越向正常孩子的隊伍靠近了,沃桑為Peter感到高興,祝願Peter每天都有新變化,早日能夠走進學校,做一個陽光燦爛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