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寶寶1歲後開始咬人打人了,怎麼辦?

1歲左右,不少寶寶開始學習走路,對寶寶來說,掌握新技能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帶給寶寶很多的不安和未知。

寶寶1歲後開始咬人打人了,怎麼辦?

因此,不少寶寶,在這個階段會變得憤怒。

到了1歲半左右,不少孩子的情緒會更加強烈,寶寶還沒有掌握表達和控制情緒的能力,寶寶咬人打人成了很多家長的難題。

01

為什麼會咬人?

早在孩子長第一顆牙時,許多媽媽就體會過被咬乳頭的痛苦。寶寶咬完聽到你“誒呦”的喊叫,寶寶可能還會衝你甜甜的笑。

寶寶1歲後開始咬人打人了,怎麼辦?

在《應對孩子的憤怒與攻擊》這本中提到:

“當孩子興奮或者不安到無法用別的方式表達自己時,咬人的狀況就會發生。 在1。5-2歲期間,咬人更像是一種釋放不知所措情緒的衝動,而不是帶有敵意和預謀的行為。”

“小孩子咬人,是發展中經常會出現的狀況,並且大部分情況下不危險。如果父母沒有過度反應的話,咬人現象通常會在孩子2歲或2歲半之前自己消失。”

回到咬乳頭的問題,考驗媽媽演技的時候就到了。當媽媽得不動聲色,而不是讓寶寶覺得咬人很好玩。

大人的過度反應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或者激發他的興趣。在這兩種情況下,都可能導致寶寶重複咬人來觀察和驗證大人的反應。

02

父母該如何做?

對咬人不過度反應不意味著縱容。我們需要重申底線,告訴寶寶咬人和打人都是不可以的。

平時就立規矩,比如 “玩的時候不能推別的孩子”,“想要拿什麼東西先開口問,不能搶東西”,如果寶寶違反了規矩,家長就取消遊戲時間。

說這些的時候,看著孩子的眼睛,確保你和寶寶的眼神接觸。

說完讓孩子自己重複一遍。

寶寶1歲後開始咬人打人了,怎麼辦?

玩耍過程中,如果有違反的,就當場制止他,並暫停遊戲。

03

一些治本的努力

當然,這是治標,我們還需要做一些治本的努力。

01觀察孩子什麼時候會出現攻擊行為

是在特殊場合嗎?

如人很多的遊樂場;

是和特定人一起的時候容易出現嗎?

如和大齡孩子一起的時候;

是有特定的觸發條件嗎?

如在聽到別人嘲諷的時候;

特別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

注意到這些特殊場景,我們就能防患於未然。

寶寶1歲後開始咬人打人了,怎麼辦?

02留意孩子的狀態

發現寶寶狀態不對的時候,及時處理,把攻擊行為撲滅在搖籃裡。

如果孩子更大一些,還可以問問他,咬人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告訴他下次這種感覺出現的時候,可以幹什麼。

03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學會共情

“你知道這個小朋友為什麼會哭嗎?”“如果你被咬,你也會很疼,對吧?”

04

繪本的力量

一些繪本對這個問題也有幫助,如《手不是用來打人的》,告訴孩子手的其它很多功能,可以用來畫畫、做遊戲、打招呼、提問題,但不是用來打人的。

05

被打了怎麼辦?

對有的家長來說,困擾比較大的是孩子的攻擊性。對另外一些家長來說,擔心的則是孩子“被欺負”、”被霸凌”的情況。

有一些這類的繪本,可以讀給孩子聽,如《不,我不喜歡被推攘》

不要為了所謂的“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硬讓他和攻擊性強的孩子一起玩。

06要不要打回去?

此外,我們常面臨的困擾是: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寶寶1歲後開始咬人打人了,怎麼辦?

如果打人是不對的,那麼為什麼要讓孩子向一個錯誤的物件學習呢?

“當一個孩子能平和而自信地傳遞我不好惹的資訊時,那是防止被攻擊的最佳方式。”

在孩子受到攻擊的時候,學會用肢體語言說“不”,逃走並告知成年人,會是更安全的方式。

07

減少看電視時間

電視節目中的暴力場景,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他們對暴力不那麼敏感。

我們通常不讓孩子看太多電視,是從保護視力的角度考慮的。其實,電視內容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一些動畫片,比如《貓和老鼠》、《光頭強》之類,暴力場景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