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這個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抹別樣的色彩。

隨著節目播出,大家不僅沒有看到宮鬥、玩心計,反而被女性間的惺惺相惜所打動。

一直被看好的張含韻和孟佳也因為暖心的一席話,被刷上熱搜。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張含韻、孟佳、金晨三人一組,孟佳作為唱跳俱佳的歌手毫無疑問擔當隊長。

在殘酷的賽制下,孟佳的肩上彷彿千斤重擔,可她不同於其他隊長,表露自己有多麼大的壓力,孟佳從未有過一句抱怨。

她只是默默地排練,細心地幫隊友摳動作,不厭其煩地講述要點,累了便悄悄蜷縮在練習室的角落。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張含韻在採訪中略帶心疼地說: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但孟佳就是那種不會哭的孩子,孟佳壓抑的東西有很多,但她不會說,可我感覺到她其實也是需要吃糖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網友被張含韻的話暖炸了鍋,一條評論更讓人心酸不已:

我就是那個不會哭的孩子,總是被忽略,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哭的能力,可是我也想要人心疼。

每一個壓抑自己的成年人,曾經都是一個不會哭的孩子。

有句話說得好:不會表達的大人,都是小時候沒哭夠。

會哭的孩子更容易學會情緒表達,因為能夠得到父母的迴應,孩子才會更勇敢地表達自己。

而不會哭的孩子,一直被父母忽略,得不到關心,便更加怯於表達感受,

漸漸地,習慣於隱藏情緒,委屈自己,甚至會討好他人來獲得認同感。

沒有糖果作為安慰,只有虛偽的堅強,

不會哭的孩子,長大後也彷彿汪洋上的一葉孤舟,孤單而迷惘。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01

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有多吃虧

正如張含韻所說:

不會哭的孩子其實才最應該被人心疼。

因為他們往往不會直接表達情緒,而是用笨拙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情感需求。

胡可曾在一次演講中,講述了自己作為二胎媽媽的故事。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有了弟弟後,兒子安吉對媽媽越發依賴。

弟弟出生不久,胡可一給弟弟餵奶,安吉就大哭,當胡可向安吉解釋,安吉卻說:我也要喝奶。

當弟弟第一次會爬,胡可高興地不得了,安吉見狀立刻趴在地上,討好地對她說:媽媽,我也會爬。

安吉的種種行為讓胡可哭笑不得,卻覺得不過是孩子的玩鬧而已。

一天,沒有穿紙尿褲的弟弟尿在了地上,胡可連忙處理。

正當她手忙腳亂之時,安吉卻跑到衛生間尿在了地上,亂跑的弟弟不小心滑倒,頭上磕了雞蛋黃大的一個包。

聽見孩子哭聲的胡可趕到現場,只覺一個頭兩個大,但她並沒有向安吉發火,而是先動手處理弟弟的傷口。

當她安撫好弟弟之後,便開始與安吉交流: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安吉目光閃躲,不敢望向媽媽,在胡可的一再鼓勵下,安吉略帶愧疚地答道:因為我覺得那樣很可愛。

一句話,讓胡可哽咽了。

她沒有想到,安吉模仿弟弟的一切行為,只是希望得到媽媽同樣的關注和愛。

安吉不會直接表達對愛的渴望,便只能使用這種幼稚的方式,可當時胡可只覺添亂,全然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想要的羞於啟齒,粗笨的方式又極易被誤會,像極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最可怕的是,這種狀態竟然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兒童教育學認為:

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恆久的影響,

孩子如果此時性格急躁、悲觀,或者孤獨、焦慮,對自己不滿意等,會影響其今後的個性發展和品格培養。

當看到孩子悶悶不樂,父母一句撫慰的話,就會如同陽光照射進了黑暗的小屋,讓孩子看到光,感到暖。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02

情緒被忽略的孩子更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說到陳喬恩,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當屬

“便利貼女孩”。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在劇中,陳喬恩時常把“對不起”掛在嘴邊,便利貼是她的標誌,也是她的限制。

明明同為員工,陳欣怡卻像一個保姆般被呼來喝去,臉上是得體的笑容,心裡卻是被迫接受的無奈,但偏偏不敢有一絲不滿。

對自己的花心男朋友,即便掏空所有家當,也想用一次郵輪旅行來討好對方。

面對男主,再喜歡也不敢開口表達,悄悄典當自己的嫁妝,只為送對方一隻珍藏版鋼筆,卻不敢留下姓名。

直到今天,也有很多人心疼那個委屈自己的“陳喬恩”。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便利貼女孩,內心極其敏感,無比在意他人的情緒,生怕自己有一點點行為引起他人的不適。

正如陳喬恩所說:

“便利貼女孩的存在,就像便利貼一樣,人人撕下來就用,她完成該做的任務,就識相地消失。”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討好型人格。

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而且隱晦的情緒表達沒有得到父母的迴應,便開始學會“偽裝”自己來討好父母,從而得到關注與認可。

心理學家帕蒂·惠芙樂說:

孩子的每一個非正常表現的背後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他們是在宣洩精神或身體上的創傷所引起的負面情緒,

是在呼喚成年人的關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宣洩,從而獲得最終的康復。

孩子每一個反常的沉默瞬間,每一次渴望關注的眼神,都在向父母傳遞訊號。

若是長期被父母忽略,孩子則更無法進一步表明感受,

只好偽裝成毫不在意,外表堅強,實則已經滿身傷痕。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03

最好的富養是教會孩子表達自己

很多父母以孩子乖巧、從不哭鬧為驕傲,但教育專家蘭海卻對此持相反看法:

對一個孩子來說,他情緒激動、會發脾氣,才是正常和真實的。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負面情緒的孩子,是不存在的。

而孩子是否敢於表達情緒,一小部分取決於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

《不完美的她》中,蓮生是最讓人心疼的孩子。

蓮生早年喪父,跟著母親生活,偏偏母親愛上了一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

小混混一直以虐待蓮生為樂,母親非但沒有心疼孩子,甚至生出了遺棄蓮生的想法。

察覺到媽媽的變化,面對一次次毒打,蓮生依然會揚起笑臉,只為了和媽媽生活在一起。

得不到任何保護的蓮生拼命乖巧,明知媽媽要丟下自己,還是笑著說:媽媽開心我就開心。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7歲的蓮生,一次次掩蓋情緒,迎合母親,只為得到一點點的愛與溫情。

一個冷漠而自私的媽媽,親手打造了一個卑微而膽怯的孩子。

楊瀾說:“富養孩子,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教會他敢於表達自己。”

父母為孩子營造一個敢於表達的環境,耐心傾聽孩子的感受,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表達,更能夠為孩子的情緒管理和人際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

提起《爸爸去哪兒》,很多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天天的樣子。

在節目的一次遊戲中,天天輸了之後害怕爸爸傷心,選擇了說謊。

一眼看穿的張亮並沒有責備天天,反而鼓勵天天說出真實的感受,

在爸爸的循循善誘下,天天終於承認錯誤,邊流眼淚邊說到:對不起,爸爸你打我吧。

令人意外的是,看到孩子哭泣,張亮既沒有阻止也沒有打斷,而是對天天說:我們先跟村長解釋一下吧,沒關係,好不好?

天天很快就不再哭泣,甚至還笑著安慰爸爸。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正是因為張亮的鼓勵,天天才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學會照顧朋友,成為了大家最喜歡的小暖男。

很多人認為:男孩必須要堅強,不可以流眼淚。

其實哭泣只是正常情緒的表達,強行壓抑,不僅無法疏解孩子內心的悲傷,反而會將負面情緒累積,遲早迎來爆發。

心理學家肯尼斯·巴里西說:

做父母不單單是來體驗快樂的,還需要明確自己的責任,更應該經受住考驗。

孩子會向我們發起挑戰,衝動倔強的孩子更會挑戰我們的忍耐極限。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父母唯有用心傾聽,才能解讀孩子情緒背後的需求密碼。

不善於直接表達自己的孩子,往往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注才能夠開啟心扉,否則只會將所有的委屈獨自嚥下,慢慢地,遍體鱗傷。

童年吃不到“糖”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尋找那一點點甜,縱使飛蛾撲火,也會委屈自己,去觸碰那虛幻的甜蜜。

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共鳴和滿足,就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塊糖果,也是人生中最強大的後盾。

願所有父母耐心傾聽,所有孩子都能夠勇敢表達自己,說出那句:我想吃糖!

自此,孩子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直言孟佳是不會哭的孩子:不會表達情緒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