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我家孩子天天玩手機,成績下降得太快了。”

“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沉迷網路之後脾氣變得很不好,對我和他爸態度完全變了樣子。”

“女兒在手機上天天追更小說,幾年下來與外界不交流,得了抑鬱症。”

“就應該讓這些做遊戲的都失業!”……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圖:《你好未來人類》

案例A:

李老師在螢幕裡講得激情滿滿,而螢幕外的鵬鵬手託著腮眼神遊離。

老師講課的聲音聽起來有點聒噪。突然,“叮”的一聲異響引起了鵬鵬的注意——這是自己的同桌玲玲發來的微信,這下鵬鵬來了精神迴應:“我在。你在上課嗎?”玲玲迅速回復說:“我在玩塗色呢!”

整節課上,兩人聊得歡得很,從網課上直接被拉走。

案例B:

M的爸爸實在沒忍住和兒子起了衝突,大打出手,兒子也還手了,關鍵是M的力氣很大,一扭手把爸爸給制住了,讓他趴在了地上。發生這一幕的原因是M最近開始逃學玩遊戲,在多次交涉無果後讓父子倆拳腳相向。

初二年級的M是一個碰不得手機的男生,一拿到手機就無法控制地玩遊戲

案例C:

小然從初二開始沉迷網路小說,

每天看小說的時間不少於五小時

最近,她已經連續好幾天熬夜看小說了,她知道這樣不對,可是卻無法停止。沒有小說看的時候,她就感覺無所事事,她為小說裡的世界著迷,對現實的學習卻提不起興趣。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圖:《你好未來人類》

以上這些案例,是當今發生在很多家庭的故事。

每家情況不同,但教育問題卻大致相同:

孩子沉迷手機,影響學業甚至引發家庭矛盾。

隨著網際網路及電子科技的高速發展,而今的電子沉迷又湧現出新的特點,

主要表現為手機沉迷,而不是從前的遊戲沉迷

手機沉迷,較之遊戲沉迷有更強的侵入性,如快節奏的短影片可以快速裹挾人的注意力,不需要任何的思維轉換,人就被迅速捲入。手機的各種休閒小遊戲,上手快、簡單,只需重複操作,不需要動腦子,玩起來時間流逝得飛快。

沉迷速度比從前更快,沉迷週期變得更短

,讓家長猝不及防。而且,沉迷者有

低齡化的趨勢

,從前集中於青春期中、後期,而現在的沉迷者許多是尚未步入青春期的孩子。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圖:《你好未來人類》

一個孩子沉溺在電子環境中,對電子裝置操作得心應手,是不是代表他很適合這個環境呢?

正相反,越是沉溺,越是代表他對於數字時代表現出強烈的不適應性,

他沒有發展出適應新環境的平衡能力和平衡行為

。許多心身方面的問題,都是對環境的不適應、不滿足造成的。

螢幕正在改變著我們的身體、社交、認知、情緒發展和思維方式,也催促著人類更快地去適應電子環境的變化。

但是,只因為新時代的變革給我們帶來的恐慌,和對年青一代被網路俘獲的擔憂,而單純地去談“禁慾”是不現實的,

一味地防範、禁止、限制使用當今社會運作所依賴的這些系統是毫無意義的

,除非孩子們準備成為隱士。

在電子世界與孩子開通對話系統

在家庭中,

家庭成員需要達成一致的期望和目標

,這也是平衡電子對家庭親密關係的衝擊的第一步。

全家都應該關注這個問題,並且一起分析:

螢幕使用是否真的對你們的關係以及共度的時光造成了困擾,具體到什麼程度了?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的

線上生活也應該有交集

,而不是各自為政。

電子產品不應該是孩子的私密行為或者個人行為,否則家長跟孩子之間會形成一堵牆,你不知道他在幹什麼—這樣監管行為不可能進入,當然,他也不知道你在網上幹什麼——

孩子也需要了解父母拿著手機可能是在購買家庭必需品或處理工作,而不是玩手機

在電子世界跟孩子開通對話系統,你才能夠影響到他

父母如果一味地和孩子對立起來,只有各種限制的套路,或天天提心吊膽地擔心孩子不睡覺在玩手機,懷疑他們待在網上不務正業,這樣的方式很難長期維持,而且家長的心理負擔也會很重,心態過於緊張。父母終究只是孩子網路世界的局外人,什麼也做不了。

幫助孩子建立網路邊界感

對於小學生而言,線下熟悉的人,如同學、親人等,可以直接挪移到線上交往,除此之外,他們在這個年齡階段並不需要和陌生人去隨意建立連線。

家長應和他們

討論構成好友的要素

,或者詢問他們什麼人才可以成為好友。

要教孩子學會

使用隱私設定

,在社交平臺上可以

設定拒絕陌生人加入

。我們擁有選擇和拒絕的主動性,不能來者不拒。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在網路上,

孩子心裡對友誼的認知應該有一條明顯的界限

——這也是價值觀的一部分——而不是簡單地依附於網路平臺,社交拒絕也是社交禮儀的構成部分,也是網路價值觀的體現。

但小朋友有時候對新好友表現得十分好奇:“誰想加我呀?他是誰?”這些人一般是邀請小朋友加群以做廣告賣課,也有惡意騙錢的。

在網上接觸陌生人的機會很大,家長應引導孩子做出明智、安全的選擇

電子支付

這個方面,無論是金額還是密碼父母都要有所關注,不管是支付二維碼還是支付串號,都要教孩子絕對不能複製給別人。父母除了引導孩子瞭解電子支付的相關內容,更重要的是一定要

給自己的支付賬戶新增密碼

理智選擇App,加強網路監督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有選擇地使用App,達到減少電子裝置負面影響、引領教育的目的。

如果在頁面中,“手工DIY”“美圖專區”等字樣不斷滾動。除此之外,軟體還包含了點歌臺、愛微遊、小互說等等一些板塊,

孩子點開之後很難專注於學習,甚至還會接觸到不良資訊

有些專業類的軟體,貌似簡單,卻暗藏不適合孩子看的廣告。

比如有些教繪畫的軟體,裡面雖然也有教學內容,但時不時地推送一些孩子無法理解的內容,防不勝防。

家長很多時候要多留心,認真瞭解孩子在用的App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圖:《你好未來人類》

打造優良電子家風

孩子會透過觀察父母的行為來學習

,當孩子和你說話時,你是否一邊發短訊息,一邊迴應他們?你是否會在晚餐時間和客戶沒完沒了地打電話?當孩子在身邊時,你會不會時不時忍不住看一眼朋友圈的新訊息?

當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無論是陪寫作業還是陪玩,可以提前將手機調成靜音,並且

不讓手機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證家長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如果你讓孩子意識到家庭時間很重要,他們也會予以重視。

我們有時候也可以問問孩子,他們最不喜歡你的哪個和電子產品有關的習慣,或許我們心知肚明,或許我們渾然不覺,不過能知道孩子的想法總是好的。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這樣的交流也體現了一種電子使用上的通力合作,表現出父母在家庭電子生活共同體上更大的誠意。

此外,家庭成員還可以一起商量,

將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習慣和運作方式安排妥當

,對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做一個規劃,共同期待給家庭帶來有章可循的正面影響。

比如,規定一個星期中上網時間不能超過兩個小時,或者允許孩子在週末上網。

你也可以每週或每月安排一個“

家庭無Wi-Fi日

”。在這一天之前,全家一起計劃好當天的“無Wi-Fi活動”,到了那一天直接斷網,全家人一起享受沒有電子產品干擾,家人互相陪伴的美好時光。

你還可以參與孩子的線上活動,

與他一起打遊戲,分享有趣的圖片,有價值的資訊、書籍或文章

呵護雲端的孩子:現實世界有多好?我們真的離不開手機嗎?

而且在電子使用中,經常與孩子進行互動和交流。如果想讓連線感更強烈一些,還可以給每個成員按下暫停鍵的權利。

沒有網路之前,我們可沒那麼多便利,可以隨意選擇電視內容或隨時摁下“暫停”。大家可以在暫停的時候提出自己的問題,交流想法,並將電影情節聯絡到自己的家庭生活。

這種家庭傳統越早開始越好,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開始被電子世界吸引了,那麼就趕緊將他們拉回到現實中這個溫暖的世界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不可避免地過上雙面人生:

一面是現實美好,清風明月;一面是網際衝浪,無限超越

本文整理自《呵護雲端的孩子:一位心理醫生給中國家庭的網路使用指南》

銀子 著,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

《呵護雲端的孩子》

我們還有這些活動

-End-

2022。2。11

編輯:桑桑 | 稽核:Yo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