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上個星期有兩位朋友來我家作客,其中一位朋友的孩子無緣無故地打了另一個朋友的孩子。被打的孩子家長大度地說:“沒關係,你的孩子正處於動手的敏感期。”

無獨有偶,同一天我開啟微信的朋友圈兒,看到一個朋友轉發一篇有關孩子敏感期的文章,說孩子有三十幾種敏感期,包括說髒話的敏感期等等。

如果說敏感期如今成了幼教界的時髦名詞,倒不如說是被濫用。

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孩子打人、罵人是屬於管教的問題,是要馬上糾正和制止的,當然我們要考慮孩子有這些行為的原因和動機,但它們和蒙特梭利所講的敏感期有多大關聯值得我們去思考。

那麼到底什麼是敏感期?敏感期到底出自何方?孩子的敏感期有何表現和特質呢?

敏感期一詞首先是荷蘭生物學家德·弗裡在研究動物成長時所使用的名稱。

生物界裡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有一種蝴蝶將卵產在安全、可靠的樹上或樹枝的根部,當小毛毛蟲破殼而出時,它的胃口很大,它需要吃很多的食物。

可是,它這幼小的生命因口部很小又很脆弱,只能吃樹枝頂端的嫩芽部分,而這一部分離它最遠。

奇妙的是,它此時對光特別敏感,樹枝頂端又是最亮的地方。

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於是,它受光的吸引爬到樹的頂端。在那裡,它可以飽食嫩芽與嫩葉。

可是當它長得較大,較強壯,可以吃比較粗糙的食物時,它不再渴望見到光了,樹上的每一部分對它都一樣的,它強壯的下顎可以吃較粗的成葉了。

此一敏感期消失後,被另一敏感期代替,它變成了不吃不喝的蛹,直到變化成美麗的蝴蝶。

後來,蒙特梭利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透過對孩子的自發行為的觀察發現兒童的成長也會產生同樣現象,因而把敏感期一詞用在零到六歲的孩童身上。

敏感期現象被後來的科學實驗一次次所印證,

逐漸被主流心理學和教育界所接受和認可,敏感期常被稱為“機會窗”(Window of opportunity)。

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早在一百多年前,

蒙特梭利發現零到六歲的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內部獨特潛能的指引,對某些東西與動作特別敏感,表現出高度的興趣

,自發地去作一些特定的動作,專注而且重複地做,直到心裡完全滿足為止。

一旦取得這種特質,目的達成,這種特殊的感覺力就會消逝,被另一個敏感期代替。

這種長時間而強烈的活動不會引起孩子的疲勞,恰恰相反,會使孩子精力充沛,熱情不減,充滿了活力和喜悅。

蒙特梭利把這一現象比作燃燒不滅的火焰--“正像摩西在曠野的背面,在和列山上所看到的荊棘上的火焰一樣。

神聖的思想在受造之物最深處工作來引領他們外面的行動,從而實現神聖的計劃。”(蒙特梭利她的工作和生活p120)。

敏感期不是一時的好奇,也絕非偶然發生的現象,而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是本能的渴望,是正能量的衝動,就像探照燈一樣從孩子心智裡發出,聚光,照亮在環境中某一部分而弱化周圍的其他事物。

這一強烈特別的興趣和熱情開始於孩子潛意識的深處,藉助與外部世界的互動而建立孩子的意識。

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透過與兒童們相處和工作期間對他們自發活動的觀察,蒙特梭利發現幼兒有六個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動作及運動敏感期(包括大肌肉運動和手的活動)、秩序感敏感期、社會化敏感期、感官知覺敏感期、細節或細小的東西敏感期

當您看到孩童在重複某一動作或專注於一項在您看來似乎是毫無意義的動作時,

請您記得,這些重複的經驗對加強腦部連線起著重要的作用

,直接影響他的發展。

所以,做家長的要給孩子預備適應的環境、充足的時間和足夠的機會,讓他練習,完善剛剛開始的每個活動。

比如嬰兒剛學會爬,就要給他預備一個寬敞、安全的場地,把地板打掃乾淨。冬天怕涼,可放一塊地毯等。

放一些顏色鮮豔的玩具,比如球類,吸引他爬過去。經過反覆不斷地爬,使他的身體更強壯,四肢更靈活,協調能力也不斷地加強。

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自然地,他就會飛躍到下一個階段。家長切記不要拔苗助長,孩子還沒站穩就別急著讓他走路,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因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生物鐘。

家長們更不要把孩子整天摟在懷裡,抱在手中,卻要給他們一個安全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去探索、去發展。

敏感期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他一生中最能輕鬆、容易並準確地習得某種特定的能力的時期。

若在這段時期裡他未能按照心裡的短瞬的傾向去做,他以後很難甚至永遠地失去習得某種特定能力的機會了。

比如語言的發展。成人之後再學習一種新語言想對於幼兒時期學習要困難得多。

很多剛來到美國的華人家庭,爸爸媽媽去語言學校很努力地學發音,學語法,練聽力,練口語,但還是很難習得地道的英語發音,很多人學了十年還是去不掉濃重的口音。

到底什麼是敏感期?

但是,還在語言敏感期的幼兒卻不需要上課,不需努力,只要在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裡,就自發地學會了聽說,到了六歲就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了。不但如此,孩子除了接受和吸收語言,連同當地的文化傳統也一併接受和吸收了。

面對著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孩子們,成人要轉變觀念,

除去那些先入為主的傳統及習慣。觀察、瞭解和認識孩子的發展規律,才不會人云亦云,被所謂的“媽媽經”或其他錯誤資訊所誤導。

進而跟隨孩子成長的節奏,給他們預備合適的環境,協助他們健康成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