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每拆開一封信件,都像是與梵高的再次相遇。這次主題為“梵高那些年的信”的探索活動,我們挖掘出部分有故事的信件,在閱讀中理解他作品中那些流動的色彩所蘊含的靈感。

對於帶孩子看藝術這件事,我們放棄了程式化的講解模式。探索的過程在我和孩子們不斷地追問、討論和閱讀信件中推進。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梵高一生不僅創作了900多幅油畫和1100多幅素描作品,還寫了900多封信件,這其中大多寄給了他事業、生活的主要支持者和摯愛——弟弟提奧。

平鋪直敘的講解總是令人乏味,孩子們開始後不久懶洋洋地躺在我精心繪製的超大地圖上,一幅無所謂的表情,有人還看起了手機、玩起了電子錶,我知道是到了放大招的時候了。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利用地圖講故事。

在超大的手繪地圖上按照梵高不同時期、創作地點擺放代表作品。從時間和空間上感知創作風格和色彩的變化。置身於地圖之中,沉浸在多媒體投影的空間中,更容易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我們從未遠離梵高的腳步。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每個孩子撿起一張最喜歡的作品圖片,從我手中領取一封關於這幅作品的信件,向大家朗讀。

這時新的問題出現了,男孩拒絕向大家朗讀信件,也不願意拆開自己閱讀,對於我的“威脅”——不讀信不會最後收到禮物,也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另一位女孩偷偷找同學代替朗讀,被我發現,要求她必須朗讀,哪怕只有一小段。巧合的是她無意中讀到了最關鍵的部分。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吃土豆的人》1885,鈕南

她拿到的是梵高的《吃土豆的人》,在場的孩子沒有一個人認為這幅畫漂亮:微弱的燈光,昏暗的室內,幾個農民圍坐桌前享用土豆,醜陋的相貌,髒兮兮的衣服。哪有美感可言?可是,就是這樣一幅“醜陋”的畫作卻是梵高的第一部代表作品。打動人們的就是這股“土味”,就如梵高在信中引用人們評論米勒筆下的農民時說的:“他筆下的農夫好像是用他們播種的土地畫成的”。

信中說:“就說白色部分吧,可以說,我根本就沒有用到白色。我不過混合了紅色、藍色和黃色硃紅、巴黎藍和那不勒斯黃得到一種中性的顏色。這種顏色本來是偏深的灰色,在畫中卻顯得好像白色。”我請孩子們尋找一下這幅作品的“白色”部分,大家開始變得積極起來,紛紛在畫面上指指點點,例舉了畫面上幾乎所有“白色”的部分,並且感受到梵高所說的,根本沒有白色,而是混合的顏色。對色彩的敏銳觀察和討論就從這一刻開啟了。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Jun 1889

提奧:

我一看到星星就會做夢,正如我一看到地圖上代表城市和村莊的黑點就會做夢一樣。我在想,為什麼天空中的亮點會比法國地圖上的黑點更難以企及呢?如果說我們去達拉斯貢或魯昂( Rouen)要坐火車,那麼我們去星星就是作死。這個說法中有一點是千真萬確的,那就是,我們活著的時候沒法到星星上去,正如我們死後也沒法坐火車。總之,在我看來,霍亂、腎結石、結核病和癌症說不定是上天的運輸方式,就像汽船、客車和鐵路是地面的交通工具。

Loving Vincent

那個拒絕讀信的男孩突然要求讀他拿到的《星月夜》的信件,他是所有朗讀者中讀的聲音最洪亮,也是最好的。

隨後,他的話匣子打開了,問了許多與梵高有關的問題。比如,我舉起梵高巴黎時期的兩幅作品:具有日本浮世繪風格的《梅花園》和具有點彩派筆法的《餐廳》。我的本意是想借這兩幅作品說明,梵高在巴黎時期受到了不同畫派的影響。可沒想到,他堅持認為《梅花園》是西方畫的風格。我問他,難道沒有看到畫的兩邊梵高還寫上了中國字嗎?他問,梵高是西方人怎麼會去畫日本畫,難道他去過日本?我說沒有。於是我們開始了一段關於梵高為什麼沒去日本的抬槓式的討論。“他為什麼不坐飛機去,火車也行,沒錢走著去唄……”等等一連串的疑問迸發出來。他還問到,梵高為什麼不向齊白石學習?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我請在場的家長幫忙查一下齊白石的生卒年,和梵高對比。齊白石比梵高晚11年出生,而且成名已是梵高自殺之後許多年的事了,因此也沒有交流學習的可能。我用現場調查事實的方式打消了男孩的疑問。雖然過程中,常常被孩子們各種提問打斷,但我很享受這個過程。因為他們積極提問代表他們正在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的轉變。雖然話題一度發生偏離,但都在這個討論梵高的主題範圍之內,我把這種互動探索方式戲稱為“順勢”方法。

我們的討論太過熱烈,以至於應該還要每人讀一封信的過程被砍掉了。帶著討論的熱情和萌發出的敏感的色彩感知,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從手中的作品圖片,提取所有看到的色彩,可以結合信中提及的色彩構思。這是一個進一步提高對色彩敏銳度的過程,畫面中不只有純淨的紅、黃、藍,還有各種過渡的、混合的中間色,看看你找到的和信中提到的一樣嗎?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Sep 1888

高更:

我的這幢房子外面漆成了奶油黃色,百葉窗是鮮豔的綠色。房子沐浴著陽光。廣場上還有一個常青的花園,種著梧桐、夾竹桃和洋槐。房子裡面用石灰刷得雪白,地上鋪了紅磚。天空是濃烈的藍色,高高在上。我可以在房子裡生活和呼吸,我可以思考,可以畫畫。

Loving Vincent

從活動中觀察孩子的表現是一件有趣的事,你會發現,有的孩子喜歡從故事的角度理解藝術家,有的孩子喜歡翻閱作品提出有趣的思考,或者在畫畫獲得直接地體驗。《如何給孩子講藝術》為我們提供了諸多引領孩子瞭解藝術的視角,特別推薦給每個想學會欣賞藝術的朋友。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上圖是coco給梵高素描配置的色彩,下圖是梵高原作。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段碩:

段公子自然行的發起人;

10歲女孩的父親,培養孩子親自然理念;

2020年遵循二十四節氣,撰寫72篇節氣生活觀察文章;

長期從事自然觀察調研;

以發現身邊的自然為主題,設計和組織不同節氣自然生態觀察活動;

喜歡古典音樂,與孩子一起學習小提琴。

“梵高那些年的信”活動回顧

溪媽 Liyan:

自然觀察兒童營活動組織者;

康奈爾大學《環境教育成效管理》結業證書;

緊急救護員;

健康管理師;

巴學園初級教師;

原夏山兒童之家股東,專注於兒童教育機構運營;

多年海外工作與生活經歷,定居美國期間,多次參與學校及社群的志願者活動;

多年企業人力資源高管,北京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碩士11歲女孩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