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01

“入職新公司,第一天上班前臺沒有給我主動開門,我覺得她不喜歡我。看著一動也不動的感應大門,我好像更加確定了,這裡的一切都在排斥我!”

這段自我拉扯的經歷,來自一位有嚴重社恐症網友的分享。

前段時間,在芒果TV新推出的女性脫口秀節目《聽姐說》中,歌手尚雯婕公開了自己的社恐心理:

人多的時候不知道要說什麼,等Get到話題的梗了,這段已經聊過去了。

還說自己應付不來的時候,就會躲進廁所裡,廁所就是社交障礙的共享充電寶。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這讓好多被社交恐懼捆綁住的人找到了共鳴。

不得不說,“社恐”一詞正漸漸的侵入不少90後和00後的生活之中。

在光明日報“青年說”發起的網上調查中,

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中,有97%的參與者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僅有69人認為自己沒有社交問題。

他們對自己的處境感到十分焦慮,卻又無從下手。

02

社恐,又稱社交恐懼症。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將其定義為一種過分的境遇性害怕,即個體在公開表演場合和社交場合下擔心被人審視,害怕自己會出醜和行為窘迫。

當你流連著窗外的花花世界時,“社恐”只想趕快逃跑回家。

他們不願意和人打交道,也不想別人注意到自己,更不想成為人群之中的焦點。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你以為不敢打電話、走路戴耳機、路上遇見熟人就假裝玩手機這些就能完全代表“社恐”人士了嗎?

不,他們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不可思議。

對於尚雯婕來說,廁所只是讓她身為社畜短暫恢復體能的充電寶。

但在日本,“社恐”人士已經把廁所的功能開發到最大化。

2015年,日媒做了一次全國範圍內的調查,

顯示有7%的受訪者都有過因害怕社交躲進廁所一個人吃飯的經歷。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普通人聽到以後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廁所,不是用來排洩的嗎?

No,對於“社恐”患者來講,廁所還有像是精神上的收容所。

便所飯(在廁所裡吃飯)的快感,只有試過的人才知道:

“爽,夏天開著空調也很涼快。

吃完還能順帶排洩,然後能一直在熟悉的蹲位上打坐到開工。”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社恐患者在廁所吃飯時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至於為什麼選擇廁所,也有人給予迴應:

“無論在學校還是公司,如果一個人行動的話,會被認為是沒有朋友的怪人。

為了逃避別人的目光,只好躲進只能容下一人的廁所。

同樣在中國,“社恐”人士似乎更容易避免因吃飯需要的社交行為。

他們寧願多掏20幾塊的配送費,也絕不去近在眼前的餐廳。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還要一再提醒外賣員,放門把手上直接走就行,千萬別找我。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普通人都想透過跟老闆混熟,然後蹭個打折優惠,但社恐人士可不這麼想。

他們反而會擔心因去的次數太多被記住。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如果真的被老闆幸運“翻牌”,那真是倒大黴了。

網際網路儼然成為社恐人群躲避社交的”安全屋“。

03

在豆瓣上有個叫

《社恐抱團取暖》

的小組,那裡是無數“社恐”人士的精神烏托邦。

他們在這裡分享交流自己的緊張情緒,吐槽著各種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社交場景:

入職第一天,因為怕打擾到其它同事而不敢主動交流;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怕打擾、想知道別人喜歡什麼樣的新人。

他們似乎十分在意自己的出現會給別人帶去什麼樣的感受。

跟人眼神對視,會緊張到渾身發抖。

因為部門小組氣氛不活躍,把問題歸咎於自己是社恐的身上。

除了總是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外,因不擅交際被欺負也是理由。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經歷:

擔心是在討論自己而不敢聽到別人竊竊私語;

跟很久不見的朋友約飯,害怕不知道聊什麼焦慮到失眠;

買了包場的電影票,去了以後發現四周全都坐滿人,以至於想更換場次。。。。

每個社恐人士,都是腦補高手。

事情還未發生,就已經假想好了糟糕的結局。當強烈的挫敗感來臨時,就會更加討厭社交,以此迴圈。

透過虛擬網路,暫時將自己的緊張和敏感儲存起來。

但人畢竟是社會動物,也要考慮面對真實世界時,如何保持平常心。

在網際網路上,流傳著芬蘭是社恐人天堂的美麗佳話。

據全球網路大資料統計,在全世界有社恐人群的總數中,每三個人裡就有一個是芬蘭人。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外出時,芬蘭人都規規矩矩的保持著“自我安全範圍”。

無論排隊還是停車都相隔1米左右的間距,街道上的椅子也是單人單向的。

芬蘭廣播公司為此還做過一個實驗:

在街邊長長的隊伍中,找個工作人員混入其中。當工作人員裝作無意的往後退時,後面正在排隊的女生立刻後退了好幾步。

造成全民社恐的社會現象背後暗藏的原因,各有說辭。

有說這是因為芬蘭人長期喜歡宅在室內活動,而形成的性格特點。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也有說是因為芬蘭人的收入差距比較小,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都比較相同。

即使不開口,也都能猜到對方在想什麼,所以沒什麼好奇感。

但總歸一點,就是在芬蘭,不用擔心因在戶外而頻頻被人注視或搭訕,因為根本沒人關注你。

04

在中國,雖然一些商家已經率先推出一人食、單人鍋等休閒專案,可仍有部分“社恐”人士無法接受外人的眼光和一個人獨處時無處安放的尷尬。

他們寧願回到空無一人的家,開啟手機,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在這個虛擬的天地中,他們有絕對的安全感。

鼓勵想要加入社恐小組的人,並且有信心有天可以像正常人那樣去生活。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渴望找到能一起玩耍的閨蜜。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建立讀書打卡群、傾訴閒聊群。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這樣來看,“社恐”人士的表達欲和團體參與感要比我們想象的強烈,內心深處也有跟他人聯結的衝動。

那為什麼,這些在網路上如此渴望社交的人,在現實裡卻沒有一絲想要與人打交道的慾望?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一步步變成“社恐”人士的經歷:

因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漸漸的不再相信他人,最後還變得十分焦慮。

也有因主動社交受挫後,再也不想主動跟人攀談的。

這印證了巴甫洛夫實驗:人們的真實心理並不是怕社交,而是害怕被人漠視和侮辱。

所以說,受挫、不被接受是變成“社恐”人士的主要因素。

君子需 “ 訥於言而敏於行”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訥於言”是受以往的失敗經歷影響。

所以,社恐在一定程度上害怕的不是人,害怕的是在他們追求完美的路上,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同為社恐的尚雯婕,早在採訪中也表達過,

自己是個極為自卑的人,這種性格困擾著她的生活。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還會因為朋友的一句話而鑽牛角尖。

後來,當她開始慢慢去試著接受這個自己,聽到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願意跟自己和諧相處時,才會越來越好。

05

《變態心理學雜誌》曾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

找來77名社恐患者和63名沒有社恐的人,同時為自己的朋友/某位朋友進行打分,然後這些被打分的朋友,也來參與跟被試者的關係質量打分。

最終結果顯示,

當社恐人士覺得和朋友的關係糟透了的時候,反而他們的朋友對這段關係感覺還不錯。

沒有社恐的人對與自己和朋友關係的打分,比有社恐的人要高出許多。

也就是說,“社恐”人士會普遍認為周邊的環境更糟一些,可事實上並不是。

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在公共場合覺得尷尬、也會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和隊友“互撕”的尚雯婕,自曝“不合群”真相:“求求你,別碰我!”

但在意別人的眼光,並不代表要迎合別人的眼光。

更不用因為要融入一個圈子,而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

從這點來講,社恐人士更加忠於自己的內心感受,完成的比普通人要好。

然而每個人都活在自己構建的宇宙裡,社恐人士有網路上的精神家園,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群體活動。

當社恐人士因為別人無意的舉動而倍感窒息時,或許對方只是在吐槽自己昨晚發生的糗事呢?

在乎別人的情緒是件好事,但如果你總去感受別人怎麼想,那就會什麼也做不成。

撰文 | 許靈官排版 | 金角大王編輯 | 吧友潮生活·主創團稽核 | 千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