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楊冪和她背後“嘉行傳媒”的資本運作

今年春節檔,有一部特效大片收穫了不錯的口碑,它就是《刺殺小說家》。前些天我還看了這部電影,雖然劇情不太圓潤,但好在畫面好看,節奏不錯,算是一部不錯的爽片。

片中女主角楊冪飾演了一個起初是反派,後來改邪歸正的角色,還別說楊冪其實更適合演個反派,有一個股子別的女明星沒有的狠辣勁,我真覺得楊冪以後可以在反派這條路上多多發力,說不定還能把演技再提升提升。咱們說的這個主角就是楊冪。以及楊冪背後的資本博弈之路。

楊冪和她背後“嘉行傳媒”的資本運作

楊冪大火源於電視劇《宮》的爆火,主題曲《愛的供養》至今是很多年輕人玩兒梗的段子,楊冪真的是踩在了當下的審美點上白又瘦,簡直集大成。前些天她還在網上曬自己的“漫畫腰”,可以說身材管控非常好,難怪她會收穫大批一大批年輕粉絲,很多年輕男孩女孩都覺得楊冪是他們的夢中情人,心中女神的樣子。

楊冪走紅後自然也受到了資本的關注,2015年嘉行傳媒成立,楊冪佔股7.125%,表面上看楊冪佔股不多,但是更多的時候這種表面佔股只是一種規避監管的方法,至於楊冪真實佔股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從後來楊冪的行為來看,她的佔股比例應該不會這麼少。

我們後面會說到當時嘉行傳媒的估值是2500萬,有了這個公司做起點,嘉行傳媒開始了它的資本運作。首先是在2016年宣佈向尚世影業定向發行股票,分兩次完成募資3億元。為了獲得這筆投資,嘉行傳媒與尚世影業簽了對賭協議,這個對賭協議相當狠,如果嘉行傳媒在未來三年沒有掙夠稅後利潤3.1億,嘉行傳媒就要償還投資來的三億,還得賠上百分之十五的年利率,比高利貸還狠啊。

那麼有了這三億的資本,有了這三年的期限,楊冪等人要做只有一件事,三年掙夠3。1億淨利潤。嘉行傳媒的藝人就開始玩命接廣告接代言拍電影《我是證人》《怦然星動》《親愛的翻譯官》《漂亮的李慧珍》,2年時間楊冪的團隊就哐哐的賺了2億,雖然楊冪公司出品的影視劇口碑一直不咋地,好在流量為王,所有的投資都是有賺有回。

楊冪和她背後“嘉行傳媒”的資本運作

時間來到了2017年他們還需要在這1年裡賺上1個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劇上線了,楊冪,趙又廷領銜主演這部劇火遍當年,讓嘉行傳媒在2017年全年營收達到了4。78億,楊冪團隊完成了對賭協議,並且完成了明星翻身利用資本大佬的教科書典範。當然大家心裡也有數。這三年楊冪團隊就是還債的。你急著還債,自然就不在乎這錢掙得難不難看了。所以楊冪團隊這三年的電視劇那口碑可以用一個慘不忍睹形容。

不過,這也是求仁得仁,估計楊冪團隊也沒把影視劇的質量排在訴求的第一位。但是嘉行傳媒明顯後勁兒不足,整個企業出品的影視產品質量不好。再加上動盪因素太多,所以市場普遍不看好這個公司的未來。資本圈對影視界直持觀望態度,2018年5月29日嘉行傳媒選擇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官方說法是為進一步加快融資節奏。這下輪到楊冪尷尬了。因為之前的對賭協議讓楊冪大走流量路線。所以等到楊冪真的拿到了這3億投資以後也真的賺到了4億以後,反而她的市場口碑大幅下滑。說白了就是賺錢賠口碑。

所以楊冪只是佔嘉行傳媒百分之七點幾的股份她是不可能這麼玩命的。甚至連自己演藝生涯的口碑都搭進去了。可以說這當中定有我們不知道的利益關聯。楊冪現在就是被自己當年的對賭給反噬了。資本認可的就是市場,很多人都在吐槽。說現在市場就看小鮮肉我們看不到高質量的影視劇。其實這還真不是市場的錯。而是我們的錯。我們向什麼內容付費。什麼內容才有市場。

楊冪和她背後“嘉行傳媒”的資本運作

資本才會嗅著市場的味道,投錢。為什麼流量明星大行其道。,因為他們是真的有市場。就會圍著他們“賺”。如今的楊冪因為消耗了自己的流量與口碑導致了她現在出品的內容。資本無法給予足夠的信心。這就導致她的公司後勁乏力。

因為花無百日紅。楊冪及其旗下公司所帶的流量一旦下滑。或者變現能力變差。那麼她們的價值將不復存在,畢竟娛樂圈會演戲有口碑的女演員那麼多,楊冪的核心競爭力從不在這兒,我們看嘉行傳媒旗下的藝人,作為一個普通觀眾能叫得上名字的只有楊冪和迪麗熱巴,剩下的一水小鮮肉全都走流量路線的偶像派明星,這就導致了公司是單條腿走路,後勁不足,除了一張張好看的臉,這個影視公司沒有任何造血能力,無法向市場供給高質量的產品,這是嘉行傳媒最大的風險。

無論是電影還是音樂,是繪畫還是寫作,內容是一切的根本。楊冪最火的時候憑藉自己的人氣完成了3億的對賭,這咱只能說是趕上風口,有天時地利的元素,可是一時的勝利不是長期的戰略,就像飲鴆止渴,不能當做靈丹妙藥,反而會要了一個企業的命。

高質量的輸出和觀眾的關注和流量這三樣東西加起來的綜合考慮才能得到資本的青睞,就拿楊冪來說現在她與普通觀眾已經產生了很大的撕裂,比如我在開頭提到的春節檔電影《刺殺小說家》。

楊冪和她背後“嘉行傳媒”的資本運作

看電影無非三種人,第一種文青就喜歡看電影,對電影也有一定自己的看法,甭管水平高低他們每次進電影院都是需要一定理由的,而且很有自己的主見;第二種就是最廣大的普通觀眾,進電影院,通常是節假日,或者某個大火的片子,湊個熱鬧,進電影院純看宣傳,能觸及到他的,他就買票;第三種就是某明星的粉絲,看電影就是為了支援明星,不在乎電影的質量。

如果我們把這幾個型別碼出來,你就會發現烈火烹油的小鮮肉經濟真的不會持久的,這是因為正真支援小鮮肉的就是粉絲群體。頭一種文青團隊,對當紅偶像都是極其排斥的,就像豆瓣裡《刺殺小說家》的評論,他們不喜歡流量明星,那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反感這種靠流量上位,演技不夠成熟的演員在一個電影中還擔任重要角色,這會影響電影本身的質量。

第二種普通觀眾,他們無所謂啊,楊冪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明星,甚至都不認識她們,就是湊熱鬧,電影本身能否取悅他們才是關鍵。

只有第三種粉絲他們才會控評,刷流量,支援偶像。雖然他們是網路上最活躍的團體,但更多的是虛假繁榮,片方還得自己掏腰包買票房,刷資料給粉絲團體利益,這背後自負盈虧也是冷暖自知。更何況粉絲經濟現在已經資本化了。

楊冪和她背後“嘉行傳媒”的資本運作

今年憑藉《你好,李煥英》大火的張小斐解散了她的粉絲團,拒絕走流量路線。在網上是遭到了她的粉絲頭子們的控訴,這些粉絲頭子是真的愛張小斐嗎?當然不是,有句名言“嘴上說的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用在粉圈那就是嘴上說的是愛意,心裡全是生意”。

這些粉絲運作團體面對新的流量張小斐,他們只是想撲上去吸張小斐的血而已,被粉絲搞得體無完膚的明星,大家都見到下場有多慘。

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現象,我們用楊冪和她的嘉行天下來聊聊企業內容的輸出。我們要知道長久做企業還是內容為王,被其他東西亂了心神,早晚會被反噬付出相應的代價。

或許有朋友問:“不對啊,既然小鮮肉經濟不能持久,為啥各大平臺選秀那叫一個熱鬧啊?我家孩子天天網上看影片,為他的偶像打榜”。

這事兒無非四個字解釋:擊鼓傳花。

資本的短視性就決定了:現在我撈一筆,哪管未來洪水滔天。只要不是在我這沒人看,我就有錢賺,把這個接力棒傳到下一棒,就像擊鼓傳花一樣,至於到誰那爆,就與我無關了。我賺到錢就行了,等到大浪淘盡,我們會發現這種竭澤而漁的方法,最後結果就是讓江河湖海一片乾涸,最後我們只能面臨片文化荒漠了。

點選關注“時光愚人”,每天為您剖析一種行業,一種文化,叫分享成為一種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