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題材電視劇,對大眾的主流及非主流識形態召喚與爭奪

從90年代已來的這幅熱鬧非凡的歷史題材大眾文化的景象中,不難發現它具有一般大眾文化生產和消費的基本特徵,如資本利益的最大化,文化形式的大眾化、世俗化和娛樂化等;但是其所處的具體歷史語境又使得它在遵循商品邏輯的同時,還要受到意識形態的規範。文化產業界的“收視率策略”雖然神通廣大,卻也經常遭致禁播、停播和被要求修改,這成為歷史劇熱播現象背後的另一種苦澀的況味。

2002年5月被廣電總局緊急叫停並勒令修改的《呂布與貂蟬》,遭到禁播的主要原因是對《三國演義》人物和故事的篡改與戲說,以致出品方只好將全劇人物名字改成與《三國演義》無關,呂布改名“天涯”,貂蟬更名“蝶舞”,劇名也因此改為《蝶舞天涯》。

41集歷史劇《大漢天子》第一部播出時,有觀眾反映其人物、故事與歷史不符,為了不讓觀眾產生誤解,便將東方朔改稱“東方慧”,張湯更名“張固”,李陵換成“李勇”,李廣變身“李光”。

《末代皇妃》需要修改的重要原因是該劇把婉容虛構成一個“反面人物”,把文繡描寫成“風流女子”。

這幾部戲都僅僅是因為與所謂事實不符,尤其是《呂布與貂蟬》和《大漢天子》的修改意見和修改方式顯得滑稽。對“部分觀眾”所反映的這些所謂“歷史真實”的問題,最恰當的方法也許是交由學術界和歷史劇觀眾自己去爭論、去辨別。

關注歷史題材大眾文化的複雜性和差異性會更有意義。由這一層面入手,可以透視出轉型期的大眾如何成為反映各種社會差異的主流及非主流識形態召喚與爭奪的物件。大眾對歷史劇的態度本上可以分為認同與批判兩類,但是,無論認同與批判都常常缺少對歷史題材大眾文化的具體分析。認同者在認同其娛樂價值的同時也往往認同了其良莠不分的文化價值觀。如有的論者認為:“戲,遊戲,做戲,供人消譴和娛樂也。既是戲說,一笑了之,何必認真。若以為戲說會歪曲歷史,誤導觀眾,實為低估了今人智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至於戲說給青少年帶來思想、心靈上的毒害,更屬杞人憂天。”而批判者在批判其誤導青少年、糟蹋民族文化、扭曲歷史的同時也常常否定了其價值,如有的論者認為:“在某種不健康的審美心理作祟下,在“戲說”與金錢和惡俗的卑劣合謀的過程中,歷史和經典的嚴肅與神聖被出賣了。……把歷史娛樂化、經典俗化的結果,只能構成對歷史的歪曲,對經典的褻讀,只能敗壞大眾的審美情趣,對那些渴望知識和美育的青少年形成事實的誤導。”下面這位論者的描述更尖銳地指出了當前歷史題材大眾文化的雙重性;“確有這樣一些人,一面對《戲說乾隆》《還珠格格》津津樂道,看了一遍又一遍,一面又道貌岸然地向編導興師問罪,煞有介事地批評戲說誤導中小學生。”

(陶東風《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熱點》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