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我的家鄉】記餘姚造紙廠工人陳建軍、李建軍、李建軍、陳建軍

餘姚造紙廠自一九五八年建廠以來,風風雨雨已經走過了五十個春秋,在過去艱難和輝煌的五十年中,經過新老姚紙人的不懈努力,為國家創造了許多寶貴的財富。建廠初期是國家最困難的時期,但是老一輩姚紙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硬是在這塊土地上建造了一幢幢並不簡陋的廠房,實現生產。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是我們新一代姚紙人學習的榜樣。在新體制下的姚紙人繼續發揚著老一輩姚紙人的光榮傳統,繼續著為國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我是建廠後中期進廠的職工,雖沒有經歷過建廠初期艱苦創業的時代,但也經歷過曲折的發展過程。我記得那是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由於受進口玻璃紙的衝擊,國產玻璃紙價格高於進口玻璃紙而銷售困難,而且原材料不斷漲價,企業生產相當困難,庫存積壓在72。5T左右。當時又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過渡階段,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企業自負盈虧的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的週轉資金嚴重短缺,迫使企業無法開展生產。當初以陳炳輝為廠長、徐龍山為書記的老一輩厂部領導小組,經過慎重考慮,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決定一九八九年元月一日起停產整頓。停產後職工們的生活怎麼辦?這一難題又擺在廠領導們的面前。為了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吃飯問題,他們沒有睡過一天安穩覺,他們經常在外奔波,希望能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經過多方努力,最後在工業局的配合支援下,進行了部分職工分流外單位工作的辦法來解決當時的困難。先讓家庭較困難的職工分流到農藥廠工作,另一部分職工暫時在家待崗,厂部、財務、供銷部門及機修保全隊職工繼續留廠進行停產後的銷售、供給和裝置維修保養工作。我作為供銷科成品庫保管員也在留廠隊伍當中,我的工作主要是保管積壓的庫存產品和根據銷售單進行發貨。供銷部門除正常的銷售、供給工作外,為了使企業早日走出困境,厂部決定銷售人員將原有原材料賣給其他廠家,從中賺取差價,同時在我們無庫存的情況下,銷售人員從化纖廠低價位買進玻璃紙存放在倉庫,當有客戶需要時,我們就自己動手進行分切加工。我原先在分切車間做過,分切的工作就由我來完成,銷售人員進行產品包裝,然後以高出購進價賣出。由於當時搬運人員已被解散,因此發貨、搬運也靠我們自己。發貨的時候我們經常是早上五點就來到廠裡,扛的扛,抬的抬把產品裝上推車,再拉的拉,推的推,一步一挪地把產品運到火車站零擔房或集裝箱公司外發。往返一趟經常需要一個多小時,人也是累得筋疲力盡。但大家從來沒有喊過累,叫過苦。有時客戶來廠裡提貨,銷售人員時常自覺地來到成品倉庫,然後在我的指引下,和我一起按提單產品的規格、數量,有條不紊地進行裝車發貨,讓客戶滿意而歸。

。那段時間雖然艱苦,但是我們很自豪。因為我們的苦沒有白吃,汗水沒有白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不但養活了自己,而且還幫助企業度過了最艱難的一關,為企業的再生產作了有效的準備。經過六個多月時間的停產整頓後,企業慢慢地恢復了生產,職工們又陸續回到了崗位上,漸漸地日益繁榮。這是我進廠後最難忘掉的事,也是我一生中再也抹不去的記憶。

我難忘的事

作者:鄭曉軍 姚紙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