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那些艱難的日子——陪伴抑鬱症女兒(十五)

——住院見聞錄

住院經歷對家長是一種深刻教育。

這麼多悲劇的集合,暴發的力量,足以撼動人心,放下偏執,冷靜下來,去反思,去改變。

有一位媽媽在家長團體活動上聲淚俱下,說不能接受孩子生病的事實。自己當初遭受父母那麼多簡單粗暴甚至嚴苛的對待,不也好好長大了嗎?

還不等主持的心理諮詢師開口,旁的家長就七嘴八舌發言了。說自己原來也這樣想,但見得多了,瞭解多了,明白了的的確確家長養育存在很多不當之處。時代不同了,已經不是滿足於吃飽穿暖的年代了,衣食無憂的孩子們並不是沒有抑鬱的資格,他們也遭受了許多傷害。

一次活動上,心理諮詢師讓家長們寫下開心小事。一位父親(夫妻)均為教授,眼含淚花,激動說到:“我很開心,我兒子昨天終於承諾,以後不再打我了”。

何其悲哀,活著活著,有身份有地位的大教授,居然把不挨兒子毆打作為人生一大幸事,喜極而泣!

同時,充分說明了養育孩子是門技術活,需要家長重視心理健康,專門學習心理學,學習非暴力溝通能力,好好說話。

知識多不一定就天生會養育孩子。

實事求是講,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管學歷、社會地位、事業成功與否,都可以統稱為心理學文盲。

心理諮詢師後來作了專業解答:人有兩種功能,社會功能和情感功能,社會功能強的不一定情感功能強。這就解釋了事業有成的父母,為什麼同時是失敗的家長?

除了原生家庭幸福美滿,從小心理營養充裕,家長自帶很強的情感功能外,大多家長都帶著傷,心裡都住著一個等待撫慰和成長的內在小孩,這些心理缺陷在養育孩子時,就會不自覺地投射出來,變成莫名其妙的發飆、貼標籤,一次次傷害到孩子。

當然,都是第一次當人,第一次當父母,沒有經驗,按照代際傳遞的本能,從小經歷形成的思維方式和情感處理模式,糊里糊塗養育孩子,搞砸了,犯錯了,難免的事。父母首先要原諒自己,接納自己。

然後,從此去學習、成長、改變。在治療的基礎上,家長成長的速度,決定孩子康復的速度。

病區大廳裡,一位暴怒的父親正當著很多人怒斥十二歲女兒,說要找律師來斷絕父女關係,說沒有女兒,自己會活得更輕鬆快樂。還揚言說把她關進封閉病房,一輩子也不放出來。小姑娘只是哀哀哭泣。

這位父親其實很愛女兒的,平靜的時候,么兒寶貝,百般遷就,為了女兒,甘願付出一切。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感覺很多父母都有這個毛病。

病區裡幾位媽媽聊天,說起生病的孩子,希望孩子最好去死,自我解脫,也別拖累家人。可是他們連送孩子去封閉病房也捨不得。骨肉親情,說斷就斷,沒那麼容易。

但是,父母這種喜怒無常,好時視若珍寶,願意為了孩子奉獻一切。壞時視如仇冦,欲除之而後快的分裂狀態。極其傷害孩子,讓孩子缸乏安全感,破壞對父母和人的信任感。享受愛的時候不踏實,不知道在哪一刻轉換成傷害。

為了安慰那位暴怒,欲於12歲女兒斷絕關係的父親,另一位戴著眼鏡,長相溫文爾雅的父親貢獻了自己的傷心事,他的兒子,因為仇恨父親對他學習的高壓、辱罵、嘮叨,憤而傾其所有(壓歲錢),買兇傷父。

的確太雷人。

愛,怎麼去愛,什麼是真正的愛,是個難題。

總之,自己親身的經歷,住院親眼目睹、親耳聽聞的太多真人真事,感悟到:愛,千萬不要摻雜焦慮。

以愛之名,憂慮孩子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自己當年沒上名牌大學的遺憾,自己工作不順遂的惱怒,或是同事朋友孩子的攀比……各種原因,摻雜了焦慮的愛,立刻變得面目猙獰、面目可憎起來。那不是愛,是讓人窒息的毒藥。

這個看電視劇《小捨得》,可以體味一二。

看書上說,有的沒有文化的農民父母,但他們懂得真正的無條件的愛,有同理心,善於換位思考,出於本能,他們也能成功養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所以,父母們,去學習、成長、改變吧。讓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變成情緒穩定的成年人。迴歸為真正的父母,溫柔慈愛,元氣滿滿,正能量滿滿。有力量給予孩子豐富的心理營養,無條件的愛和接納,不斷努力進取的信心和勇氣,感受愛營造愛傳遞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