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土木工程“付酥運動”轟轟烈烈,我卻勸你不要輕易離職

土木工程“付酥運動”轟轟烈烈,我卻勸你不要輕易離職

兩位經常在抖音上直播工地日常的博主付工和酥工,一位突然從工地離職,一位被借調到總部。他倆的職場變動,不僅在土木人中間掀起了一場對職業的大討論,很多人直呼精神支柱坍塌,還引發了一場跟風的效應,很多土木人喊著,不幹了,我也要跑路……

網路上將此稱之為“付酥運動”。

一個工程人離職,一個工程人調職,為什麼能引起這麼大反響?面對轟轟烈烈的“付酥運動”,明源君覺得,工程人看熱鬧可以,適當宣洩也無可厚非。但這些都改變不了自己面臨的問題。就像有人理性的提出,誰都不該是自己的精神支柱,除了自己。認真考慮下個人未來的路怎麼走,才是工程人面對“付酥運動”最該做的事。

土木工程“付酥運動”轟轟烈烈,我卻勸你不要輕易離職

提桶跑路成了口頭禪

“付酥運動”也有了必然性

“付酥運動”的主角付工在離職後發的一條影片中說,“朝八晚六,下班沒人找,晚上能回家,雖然賺的沒有以前多,但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這句話引發了大量土木工程人的共鳴。有人說,希望“付酥運動”能給行業帶去一些改變,給工程人爭取來法定的假期。

007、全年無休已經成了土木工程人抗拒工地的最大原因之一。在施工單位,每月只有四天假期,還經常因為趕工無法正常休假。

地產雖然部分公司有雙休,但是節假日也逃不過值班,即便休息在家也是整天電話不斷,無法安心休息。就在“付酥運動”剛開始的這個週末,一位地產工程人突然在交流群裡冒出一句話,“不幹了,我要提桶”。大家一問,原來是單休日一早到晚都在遠端處理工地上的事,連門都沒出,搞得他心情極度灰暗。

這幾年,土木工程在網上幾乎淪為第一勸退專業,“提桶跑路”已經也成了土木工程人的日常口頭禪。除了工作量大,休息少之外,也與整個就業環境惡化有很大關係。比如,

① 行業利潤下滑,甲乙方關係日趨緊張

甲方利潤薄,施工單位虧本,雙方都在打對方的主意,甲方拖欠工程款,大量啟用商票;施工單位低價中標,高額索賠,減員降配等等。身處一線的工程人,陷入大量的糾紛扯皮中,心力交瘁。

② 人員精簡考核提高,現場越幹越累

降本提效,在很多房企內部演變成減員縮編。一些專案部直接砍掉了三分之一,而施工單位的依然不給力,甚至也在減員。人少了,活卻多了。很多房企形成了嚴苛繁複的檢查驗收制度,總部巡檢、第三方飛檢、區域抽檢、專案自檢……有的專案每週要接受兩次檢查驗收,上一次驗收還沒整改完,下一次驗收又來了。正常的施工節奏被打亂了,現場疲於應付。而且驗收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有的房企,季度巡檢區域墊底,工程崗取消年度升職加薪。

③ 升職加薪變難,年齡危機令人焦慮

以前大家都說,工程是個吃資歷的行業,經驗越豐富越值錢。現在似乎變了。在地產,35歲沒能當上專案總,往後想往上走就更艱難了。更有一些房企對內縮編,首先對35歲老員工下手。而一旦房企戰略收縮,首當其衝也是一線工程人。施工單位內部的痼疾由來已久,裙帶關係複雜,一些沒背景的工程人頻繁遭遇不公平待遇,晉升困難……

以上種種,無一不加重了土木工程人對職業的不滿,對前途的迷茫。可以說,“付酥運動”火起來,正是因為工程人情緒積壓已久,以至於一觸即發。

不過,在很多人喊著提桶跑路的時候,明源君卻想給這波熱潮潑潑冷水。

土木工程“付酥運動”轟轟烈烈,我卻勸你不要輕易離職

跟風跑路?

辭職不該是一次衝動選擇

在付工的影片留言區,有人說,說走就走,我也辭職了;也有人說,身邊一些人最近也跟著辭職了。

這裡頭,想必不乏一些衝動跟風的人。事實上,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或者充分準備,僅憑一次辭職根本無法改變個人面臨的困境。

一方面,行業不景氣,跳槽風險也在加大。

有些人跳槽之後幾個月都找不到合適的東家;也有些人跳槽從一個工地跳到另一個工地,工作及職位等幾乎沒變化,這樣的跳槽並無太大意義。

另一方面,離職應該是一個動作,而不是一個目的。

如果因為對當前工作不滿就衝動跳槽,卻沒有找到新的出路,跳來跳去可能都是原地踏步。跳槽過於頻繁者,在求職時被HR認為穩定性差,印象分大打折扣。

那些不滿於現狀的土木工程人,該怎麼辦?

“付酥運動”裡面的另一主角酥工,最近從專案借調到總部,很多人誤以為其已經調到機關,紛紛表示羨慕。

有人說,轉行、考公、城投,是土木工程人最好的歸屬。酥工之所以被羨慕,整是因為大家誤以為他走向了大家嚮往的結局。

說到這裡,明源君想分享一位工程人的事例,一條在同行看來堪稱理想的職業軌跡。

這位工程人剛畢業的時候進了設計院,畫了幾年圖,跳槽到了某地區國企施工單位,一路摸爬滾打做到專案經理位置。眼看年齡過了30,面對35職場危機也很焦慮。於是開始摸尋新出路,透過人才引進去到另一座城市,並順利考進當地的一個規劃建設部門。

看似順風順水,其背後付出的努力,很多人可能意想不到。

一個簡單例子的,他在一年之內考了三個證。白天在現場累了一天,晚上備戰考試。每一年要考什麼證,他很早就規劃好了。他說,爭取在35歲之前,把這一行幾個最重要的證書都拿到手,即使某一天失業了也不用慌。

透過這個事例,明源君想說的是,比起吐槽和跟風,對土木工程人來說,有2件事是更重要的:

第一,想清楚自己想走的路

第二,定個目標並全力以赴

有些工程人,上班摸魚、吐槽,天天喊著提桶跑路,卻始終沒想好跑去哪,怎麼跑。相反的,有些工程人嘴上也抱怨,但每一次的不滿都轉化成了他的動力。

再說個事例。

明源君認識的一位土木工程人的故事。

畢業之前,他就研究過前輩們的就業方向,發現設計院和施工單位都不是自己想要的,鐵了心想進房企,最終也順利拿到了某區域房企的offer,成為一名管培生。

因為工作用心,得到了集團工程領導的認可。後來主動請纓到專案部鍛鍊,也得到了領導的支援,在專案部輪崗不到兩年,就經歷完了一個專案的各個重要節點。

因其工作細心,溝通能力強,在專案上還兼任了運營對接人角色。在與營銷、成本等交圈的過程中,經常主動向各條線的同事請教,把各專業的知識也學了一遍。

輪崗期滿,剛好遇到公司出現人事變動,其自身也認為到了可以尋找更大平臺、並且轉崗運營的時候了。瞭解到某top房企在上海新成立新的區域公司,大量招兵買馬。他離開北京,主動降薪降職成為該房企的運營專員。

之後的路,就越走越順了。因為新區域公司人員配置不齊,其從一開始就事無鉅細一肩挑,後面來了運營領導,其也得到領導的充分信任。三年時間,在該房企運營專員晉升到高階運營經理。

有了前面3年的積累,再跳槽一次,順利成為某top房企城市公司的運營部負責人。

和他交流的過程中,明源君發現他對職業的規劃是很清晰的。比如第一份工作的時候,發現自己性格更適合運營,便毅然轉崗。比如對於未來,其表示,如果有機會,會考慮申請去新專案鍛鍊,往專案總的方向走。

他認為,從來沒有後悔過讀土木專業。專業本身沒有太大的好壞區別。一個人的發展,跟出身專業關係不是很大,跟個人的職業選擇、工作經歷關係更大。

對此,明源君表示認同。事實上,每種職業都是圍城,總會有城裡的人想出去,也總會有城外的人想進來。土木工程人吐槽工作的時候,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找到自己滿意的狀態。

舉個例子,一位在施工單位的工程人,不想四海為家跟著專案走,而想回到家門口乾工程,便一直留心老家房企的招聘,並積極和業主方及各分包單位處好關係,後來機緣巧合,在一位分包老闆的推薦下,順利進了老家一本土房企。

機會是留給有心人的。雖然這幾年地產不景氣,幹工程也一年見一年辛苦,不可否認的是,即使是在房企普遍多元化的今天,土木工程依然是房企裡面中層乃至高層佔比最高的專業,遠遠超出於其他專業。

這裡,明源君想引用一位工程人的話結尾:連做工程的苦都吃得了,還有什麼是做不成的?怕就怕,既吃不了工程苦,又找不出離開的資本,天天吐槽,動輒提桶,最後消耗的還是自己。

與廣大土木工程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