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黃帝從哪來?夏都在哪裡?中國上古史還原與概說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自黃帝開始。但黃帝從哪裡來,葬在何處,早在司馬遷的時代,就已經模糊不清了。大洪水發生在哪裡,也不清楚,現在就連夏朝存不存在,都成了有爭議的話題。

這些問題如果搞不清楚,我覺得心中無法安寧,所以我認真研究了相關古籍和地理地圖,盡力還原古史真相,得出結論及論據如下:

一、黃帝族是來自於內蒙古陰山一帶的草原民族

1、首先,“崑崙之丘”、“軒轅國”都出現在《山海經·西山經》第三條山脈上。《西山經》上一共記載了四條山脈,第一、二、四條山脈明確與華山、渭河、涇河有關,故可肯定《西山經》上的山都在晉陝黃河以西。第三條山脈基本上呈東西走勢,“崇吾之山至於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西部符合這幾個特點的山有今天地圖上的崑崙山、祁連山、陰山。但今天地圖上的崑崙山,生存環境惡劣,並不適合人類居住生活,祁連山稍好一些,但也罕有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活動的痕跡。只有陰山,古代就是水草豐滿之地,比較適合人類生存居住,且發現有大量新石器時代的巖畫。結合上古時代“天下”的範圍,可以認定,《西山經》第三條山脈就是陰山山脈,“帝之下都”“崑崙之丘”很有可能就在今天的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烏拉山、色爾騰山一帶。

2、《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從漳水(在今山西東南、河南北部、河北)一帶出發,北伐西征,曾到達“崑崙之丘”、“黃帝之宮”。從方向上看,也明確指向內蒙古陰山一帶。

3、《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生牝牡,是為犬戎,肉食”;《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山海經·海內經》有:“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魏書·序紀》記載:“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徒,射豬為業”。

以上史籍記載了黃帝與北狄、犬戎、匈奴、鮮卑等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也說明黃帝族來自於北方草原民族。黃帝“名曰軒轅”,“軒轅”很可能就是史書記載的北方草原民族“獫狁”、“鮮虞”的不同音譯。

4、《史記》記載黃帝“教熊羆貔貅貙虎”,“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都符合草原遊牧民族的特徵。

5、黃帝戰蚩尤發生在涿鹿(今河北北部或北京),說明黃帝很可能來自於更北的地方。

6、從考古資料來看,陝西石峁遺址屬於老虎山文化,山西陶寺遺址深受老虎山文化影響;陶寺最終被石峁人搗毀,這些都顯示,北方草原文化在中國上古時期處於主導地位。

二、大洪水發生在黃河內蒙古段

堯帝時,“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尚書·堯典》),由此牽出鯀、禹治水,夏朝建立的歷史。然而,大洪水發生在哪裡?卻早已一片模糊。從自然地理角度來講,黃河易發洪水決口的位置,一個在內蒙古段,另一個在河南孟津以下。《列子·湯問》記載:“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指明大洪水發生在“西北”方向,主要影響“東南”下游;《西山經》第三條山脈中第三座山名為“不周之山”,據此推斷,大洪水發生在黃河內蒙古段。大洪水波及範圍很廣,還形成了一些大型湖泊,即《山海經》中的“海”。

三、夏朝當然存在,石峁、陶寺遺址便是證據

現在不斷有人對夏朝的存在提出質疑,原因是夏朝只有史書記載,而缺乏考古證據。河南二里頭從時間上講屬於夏末商初遺址,作為證據似乎也有所不足。我認為,夏朝考古證據少,一是因為年代久遠,破壞嚴重,遺存很少;二是總在河南一帶尋找夏朝存在的證據,思路上存在誤區。

上文分析到,黃帝族來自於內蒙古陰山一帶,大洪水也發生在那裡,夏朝因治水而立,因此夏朝存在的證據也可以在那一帶尋找。

堯帝時,共工撞斷“不周之山”引發的大洪水仍需治理。“僉”向堯帝推薦了鯀,“四嶽”也同意。堯帝對鯀並不滿意,但也只好讓鯀試一試。“僉”和“四嶽”為何都支援鯀治水?一是鯀為顓頊之後,被封“崇伯”;二是鯀擅長“作城”,有組織大型工程的能力。

陝西神木石峁古城遺址,面積達到425萬平方米,內有廣場、外甕城、南北墩臺和內甕城等功能結構,核心宮城區皇城臺,狀若“金字塔”,高大巍峨,固若金湯。這與鯀擅長“作城”的記載相符;

孟子稱“禹生石紐,西夷人也”,“石紐”為石頭城,與石峁完全相符;

石峁遺址發現了大量宮廷器物,其中牙璋被視作夏文化的標誌物,與二里頭出土的牙璋形制一致;

石峁遺址還發現了鴕鳥蛋、鱷魚骨等來自遙遠地方的物產,與鯀、禹長年在外治水和禹接受各地貢奉的歷史相符;

考古界已明確陶寺遺址為“堯舜之都”。石峁遺址與陶寺遺址關係密切,相愛相殺。發生在公元前1900年前後的石峁人搗毀陶寺事件,與啟推翻“禪讓”,為鯀復仇相吻合。

綜上,石峁古城是夏朝建立者姒啟的老家,鯀城,禹的出生地,啟放武觀及武觀叛亂之地。石峁遺址、陶寺遺址足以支援夏朝的存在。

下面我來試著簡要地還原從黃帝到夏朝建立的這段歷史:

黃帝族是居住在內蒙古陰山一帶的草原民族,不斷向東向南發展。黃帝族進入古冀州(今山西、河北一帶)時,這裡“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黃帝“習用干戈,以徵不享”。黃帝的同宗兄弟炎帝“欲侵陵諸侯”,黃帝三戰而敗之。“蚩尤作亂,不用帝命”,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黃帝死後,炎帝之後共工與黃帝之後顓頊爭奪帝位,共工向西北方向逃竄,撞斷“不周之山”,引發了大洪水,形成《山海經》中的“海”。帝嚳時為避洪水遷都於亳。堯帝時,眾臣公推“西伯”鯀治水。鯀治水九年,被舜帝以“竊帝之息壤”之故處死。舜帝命鯀之子禹繼續治水。禹治水十三年,用疏導的辦法治住了洪水,積蓄了實力,贏得了口碑。

禹死後,黃帝族人先後推皋陶、伯益繼承帝位。啟對此極為不滿,率部自石峁南下,搗毀陶寺,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位世襲的王朝——夏朝。啟為黃帝之後,他繼承了黃帝的征戰四方,卻破壞了黃帝至堯舜建立起來的依道治國,夏朝留下的都邑、遺存和歷史記載都很少。夏朝統治者還發展出一套鬼神迷信和占卜巫術,將中國文化帶入一個誤區之中。

今天的中國人也許未必是黃帝、炎帝血緣上的後裔,但黃帝、炎帝族是中華文明的開創者卻是沒有疑義的。黃帝沒有像炎帝那樣“侵凌諸侯”,沒有像蚩尤那樣暴虐,更沒有像征服印度的雅利安人那樣搞種族隔離。“天道壽壽,播於下土,施於九州”,“參於天地,合於民心”,黃帝開創的是一種無執、無處、無為、無私,畏天,愛地,親民的天道文明。這是中華文明的根本,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思想核心。繼承黃帝道的堯舜之治被包括孔子在內的古代先賢奉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最高典範。黃帝道也是包括儒家、墨家、老莊道家等“諸子百家”思想的根源。李約瑟說: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像是已經爛掉了深根的大樹!所以我們中國人一定不能遺忘和丟棄這個根本,而要把它世世代代傳承和發展下去,中華才堪稱中華,中華文明才能根深葉茂,萬古長青!

宇宙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