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

想象一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午後,你正走在一條林蔭道上,四周百花爭相開放,小狗在前面不遠處撒歡,一切都這麼的美好……。突然,一隻蜜蜂停在了你的手臂上,看上去它似乎比其它的蜜蜂小了一點,也黑了一點。關鍵是它“嗡嗡嗡”的不停打轉,叫人心煩。所以,你抬起手來輕輕一彈,一切又清淨了。沒了蜜蜂的侵擾,你打算重新欣賞這大好春光。就在這時,耳邊突然傳來的劇烈的“嗡嗡嗡”聲,你抬眼一看,嚇呆了,一支龐大的蜂群正向你襲來。一時間,你雙腿發軟,大腦空白,直到一聲狗叫才把你拉回現實。眼看著蜂群就要到了,你轉身開始沒命的奔跑,一場美好的春日賞花之旅演變成了一場奪命狂奔之旅……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

被一群蜜蜂追著跑?難道這是在拍恐怖片嗎?不,不,對於一些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人來說,上述場景真的是隨時可能在生活中發生,而造成這一切的主角便是那隻奇特的蜜蜂,它的名字叫非洲化蜜蜂。不過在中南美洲,人們更願意叫它的俗名,即大名鼎鼎的“殺人蜂”。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

非洲化蜜蜂是西方蜜蜂的一個亞種,但和那些自然演化的亞種不同,非洲化蜜蜂是不折不扣的人工化產物。在中南美洲,有一個國家叫巴西。一般提起這個國家,大家熟知的是足球和狂歡節。但這個國家的農業也是十分發達,特別是柑桔產量長期位於全球前列。而柑橘是蟲媒花,主要靠蜜蜂進行授粉,同時柑橘蜜在國際市場上也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產品。這就決定了巴西這個國家對蜜蜂的需求是很高的。不過這其中有個問題就是美洲,特別是巴西所處的中南美洲根本就沒有蜜蜂!也就是說在進入現代以前,美洲叢林裡壓根就沒有蜜蜂這個物種,所以當年巴西特地從歐洲引進了義大利蜂解決這個問題。不過,時間一長,義大利蜂的一些弊端就顯現出來了,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這些蜜蜂原本生活在溫暖的歐洲,對於巴西的熱帶氣候極為不適。所以巴西當局便決定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培育一種適應性更強的蜜蜂品種,以擴張本國的蜜蜂養殖行業。當時在聖保羅大學任職的著名遺傳學家、昆蟲學家沃裡克·埃斯特萬·克爾教授接過了這個重擔。經過詳盡的調查,克爾教授決定引進更能適應巴西的氣候的蜜蜂亞種來解決此事,經過比對,最後這個蜂種鎖定在了生活在非洲的東非蜂身上。於是在1956年,他從坦尚尼亞將35匹東非蜂的蜂后帶回巴西聖保羅進行育種研究。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

不過雖然和表親歐洲蜜蜂比起來,東非蜂確實更適應巴西當地的氣候條件,但它們的狂暴程度也是那些溫順的義大利蜂不能比的,畢竟這些蜜蜂出身於非洲,地球上最狂野的大陸。要知道在非洲這片土地上喜歡吃蜂蜜的物種可不少,比如蜜獾。還有些物種雖然不吃蜂蜜,但喜歡啃食金合歡樹的嫩葉,比如大象、長頸鹿,而這種樹往往是東非蜂通常築巢的地方。所以長年累月在這種要不沒命,要不沒家的修羅場生活,脾氣再好的物種也會進化的暴躁無比。克爾博士非常清楚這些東非蜂性情兇猛,便在蜂巢出入口安裝隔王柵用以防止蜂群中的蜂后逃跑,但在1957年10月的一個週末,一位手賤的客人認為這些隔王柵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蜂群的生活效率,就把它移除了。結果造成26只東非蜂連同蜂后逃入附近的叢林。至此潘多拉魔盒被開啟,殺人蜂由此誕生。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

這些東非蜂逃入叢林後,快速的和當地義大利蜂進行雜交。由於東非蜂在基因上較義大利蜂更為強勢,所以東非蜂與義大利蜂雜交的子代幾乎保持了大量東非蜂的性狀。這些雜交的子代蜜蜂就是非洲化蜜蜂,俗稱“殺人蜂”。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

非洲化蜜蜂憑藉兩大優勢全方面的碾壓當地歐洲蜜蜂,一是超強的繁殖速度,它們每年分群三至四次,歐洲蜜蜂每年僅分群一次。而且它們的蜂后成長期為15天,比歐洲蜜蜂的蜂后少一天。這就可以讓非洲化蜜蜂快速散佈於中南美洲,搶佔地盤。二是非洲化蜜蜂體格強健,可以免疫多種蜜蜂的疾病與病蟲害,這點完全吊打它的那些歐洲老表。依靠這兩大神鬼式的技能,非洲化蜜蜂一經出現就在當地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以每年上百公里的速度向周邊擴散入侵。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

如果非洲化蜜蜂僅僅只是欺負歐洲蜜蜂也就算了,可惜,非洲化蜜蜂也完美繼承了父輩那暴躁的性格。一點動靜或者聲音就有可能激怒它們。而在巴西乃至整個美洲,人民都熱愛包括足球在內的所有體育運動,隨時隨地就能來上一場隨便什麼球賽。球員之間的呼喊和喧鬧,皮球與肢體撞擊聲,又或者意外飛出場外的皮球都有可能會點燃這個“火藥桶”。一旦非洲化蜜蜂開始防衛性攻擊,整個巢穴工蜂都有可能出動,對周圍一切生物發動無差別的攻擊。不僅是無差別攻擊,這些蜜蜂的攻擊距離和攻擊時間也是冠絕所有蜜蜂的。有記錄顯示它們攻擊距離最長可達1000米。攻擊時間則可以持續一個半小時之久。據不完全統計,從上世界50年代開始,在短短的幾十年裡,已經有幾百人被這種毒性極強、兇猛異常的蜂活活地蜇死。至於在這種蜂的攻擊下,死於非命的貓狗和其它家畜,更是不計其數。不過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非洲化蜜蜂雖然叫“殺人蜂”,但畢竟本質上還是蜜蜂,所以單體的毒性其實並不比普通的蜜蜂強,之所以可以取人性命完全有賴於數量的累計。畢竟一次性幾千只蜜蜂同時攻擊,就是大象也扛不住。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

而拋開傷人的特性,非洲化蜜蜂實際上就是巴西當局一直苦苦追尋的蜜蜂種類。它們那完美的適應力,超強的繁殖力以及強健的體格不就是當年克爾教授想要培育的蜜蜂嗎?而只要解決了它們那惱人的攻擊性,產蜜量高的特點更是當地蜂農們福音。逐漸的,當初被這些突然冒出的“殺人蜂”搞得驚慌失措的人們冷靜了下來,開始接受這些狂野的傢伙,甚至研發出了管理非洲化蜜蜂的方法,從而享受起了它們帶來的超高產量和輕鬆的衛生管理。作為“殺人蜂”原產地的巴西,科研工作者們經過努力成功改良了非洲化蜜蜂,培育出了更加健康的巴西蜜蜂。靠著這些品種優良的蜜蜂和本地豐富的蜜源植物,巴西已經成為全球蜂蜜產量前十的國家,並且以質量上乘享譽世界。而那些野生的非洲化蜜蜂經過長年累月的傳承,攻擊強度也急劇下降,變得和歐洲蜜蜂一樣溫和,同時保留了非洲蜜蜂的優勢。沃裡克·埃斯特萬·克爾的當年的實驗研究經過了種種破折後,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尾。果然經歷過波折的愛情才是完美的啊。

脾氣暴躁的奪命狂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