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電影《大明劫》,是為大明之劫,更為警示現世

2013年的時候,一部名為《大明劫》的電影上映了。在之前將近七年的時間裡,這部電影基本上是默默無聞的,即使《大明劫》真的是一部好電影。

電影《大明劫》,是為大明之劫,更為警示現世

既然是一部好電影,為什麼又會默默無聞?主要是《大明劫》實在不符合那些看慣了大牌雲集流水線作業的觀眾的胃口——沒有什麼大牌、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劇情、沒有什麼五毛錢特效。《大明劫》的意義在於,對醫人和醫國這兩件事兒的探討。

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崇禎年間,大明王朝內憂外患。李自成的起義軍已經打到了潼關,孫傳庭臨危受命前往拒敵,但軍中瘟疫大面積擴散,而遊醫吳又可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最終控制住了瘟疫。

電影《大明劫》,是為大明之劫,更為警示現世

單單看故事梗概,好像既簡單又有些老套,但是在劇情的發展之中,卻有很多值得觀眾品味的細節。在中國曆朝歷代中,瘟疫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在古代醫學條件落後的情況下,一場大範圍漫延的瘟疫無疑會給國家帶來重創。而在電影《大明劫》當中,瘟疫被縮小到了只在前線中的軍隊裡漫延,看似範圍不大,但對於國之將傾的大明王朝來說,已經挨不了哪怕這樣小小一擊。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兵者孫傳庭和醫者吳又可兩個人走到了一起。這裡要說一下,孫傳庭和吳又可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而且都生活在崇禎年間,但至於他倆到底有沒有見過面,那就不得而知了。

電影《大明劫》,是為大明之劫,更為警示現世

前面我們說過,瘟疫最終得到了控制,但在防控瘟疫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讓人深思的事情。比如坐鎮後方的崇禎皇帝,在瘟疫極其嚴重的情況下,反覆催促孫傳庭出軍。雖然貴為帝王,但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崇禎顯然是無法和身經百戰的孫傳庭相比的,但是歷史上從來就不缺乏外行指導內行這種事情。當一個人身居高位,往往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迷之自信,做出一些可笑和錯誤的決定。

其實崇禎的催促對於孫傳庭來說,並不是太大的麻煩事兒,畢竟孫傳庭是崇禎唯一可以指望的人,而且孫傳庭在前線,手上多少還有一些權力,但是在面對潼關豪紳的時候,孫傳庭還是沉不住氣了。明朝末年,社會積弊已久,這種情況也蔓延到了軍隊,從漢代就開始實行的邊境屯軍制,竟被潼關的無良豪紳給瓦解了。軍田落入私人之手,不僅僅是讓這些人擁有了大量的反動財富,更讓大明朝守邊根基不復存在。孫傳庭對於這一點本來是不想計較的,他只希望這些豪紳在國家危亡之際多少拿出點財富來支援,但是這幫長期吸著國家血的人拒絕了他,這才逼得孫傳庭痛下殺手。

電影《大明劫》,是為大明之劫,更為警示現世

孫傳庭誅殺劣紳

故事的最後,吳又可控制住了軍中的瘟疫,然而轉眼之間,這些被醫好計程車兵就化作戰場上的焦土,崇禎皇帝也在這場戰役的兩年後上吊自殺。一個國家的潰爛,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不可能依靠一個將軍或者一個醫生就讓國家起死回生,醫人和醫國孰重孰輕也就自然不言而喻了。其實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無數的先賢早已總結出了這個簡單的理論,但我們卻無法阻止《大明劫》中的故事反覆地發生,腐朽總是在不經意中慢慢發生,而在大廈將傾之前,我們早已把教訓遺忘的一乾二淨。

電影《大明劫》,是為大明之劫,更為警示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