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大明內官監太監,南京守備太監,七下西洋正使中官,“三保太監”——鄭和。明代是被認為“宦官亂政”現象比較嚴重的朝代,究其根源與明成祖朱棣大量啟用宦官有關。而永樂年間最著名的宦官,當屬鄭和。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鄭和 像

鄭和下西洋這事,已經成為了我們民族歷史上遠洋航行的重要標籤,即使放在今天也有重要的歷史和政治意義。但也因為下西洋的光彩奪目,我們往往忽略了鄭和這個人物本身。

在我認知中,

鄭和可以算是大明第一位頗有權力的大宦官

。只是由於明初的體制與皇帝的雄才,再加上經年累月在外的遠航,鄭和這位大宦官,

在政治上

遠遠不及後來王振,劉瑾,魏忠賢之流來得出名。能夠被明初三位皇帝委以重任的宦官,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大明權宦

現在比較主流的一種說法,鄭和是雲南昆陽人,原姓馬,祖上是西域遷徙而來的穆斯林家族。有人考證,鄭和可能是元代咸陽王的六世孫。如果屬實,那麼鄭和身上流著穆斯林世界高貴的血液,因為咸陽王世系往上追溯,其祖先就是伊斯蘭先知

穆罕穆德

可以肯定的是,

鄭和祖上應該是元朝在雲南的官員,且官階不低

,屬於色目人這一類別。所以當朱元璋派傅友德平雲南的時候,明軍的大勝也就代表了鄭和階下囚命運。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朱元璋 像

洪武十四年左右,明軍佔領雲南,年幼的鄭和被明軍俘虜。洪武十七年,鄭和隨大軍班師回朝,並在南京被閹割。洪武十八年,傅友德換防北平,鄭和再次隨軍。也就在這一年,鄭和被送進了北平的燕王府中服役。此時的鄭和年紀應該不超過15歲。

朱棣是很喜歡用宦官的

,這個習慣其實從他做藩王的時候就有了。但明初的小宦官,普遍是窮苦人家出身,文化素質不高。鄭和原為雲南貴族子弟,自幼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且聰明伶俐,所以很快就得到了朱棣的賞識,被朱棣帶在身邊。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明軍 圖卷

接下來就是“靖難之役”了。鄭和在“靖難之役”中應該是立過軍功的,但具體是什麼戰功已無據可靠。朱棣顯然很滿意鄭和的表現,所以之後就便賜姓“鄭”,鄭和的叫法也就是這個時候定下來的。

有兩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朱棣和鄭和的關係不一般。

第一件事情,建文四年,朱棣打下南京城後,曾派鄭和去祭祀的自己的乳母;

第二件事情,

永樂元年,朱棣對靖難功勳論功行賞,鄭和被放在了內官監太監的位置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故宮

是不是沒聽說過內官監?內官監是明代宦官體系十二監之一,後來大名鼎鼎的司禮監也是這十二監中的一員。

但是在明初,特別是洪武和永樂年間,排在十二監首位的,並不是司禮監,而是內官監。內官監太監,就是大明宦官第一人。

洪武時期,太監的級別並不高,各監監令官秩也就是正七品,但唯獨內官監是正六品。後來朱元璋做了一次調整,全都提到了六品。朱棣登基後,又提了一次,變成了正四品。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朱棣 像

明初的內官監,手中的權力極大。

內官監相當於皇帝宮中的大管家,監管協理宮中一切事宜。比如皇家倉庫,皇家檔案,宮廷採買,宮廷禮儀,后妃用度,皇家工程,宮中人事調動,宮人俸祿發放,宮中內務事宜的對外協調等等,內官監都能夠插上手。

鄭和能夠坐在這個位子上,充分說明了朱棣對他的信任,也側面反映了鄭和不俗的個人能力。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朱高熾 像

到了明仁宗朱高熾上臺,雖然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動,但繼任皇帝依舊對鄭和委以重任。很多人覺得洪熙年鄭和被派往南京做守備太監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發配。這個理解其實是錯誤的。

明初南京留都的地位非常重要,鄭和的這個南京守備太監,是實打實有軍權的,且輻射大明東南地區。更重要的是,鄭和去南京還兼著修復南京皇宮的差事,因為朱高熾當時打算遷都回南京。鄭和算是朱高熾派往南京打前站的核心官員。

可為什麼下西洋的任務最後會落在鄭和身上呢?

最佳人選

為什麼是鄭和下西洋?

明朝在鄭和下西洋之前與之後,皇帝派遣使者遠航到東南亞國家的事,一直都有。就拿朱棣時期說,建文四年九月,朱棣剛登基,就派人把自己即位的訊息傳諭給琉球,安南,鎖裡,蘇門答臘等國;永樂元年,派遣馬彬出使蘇門答臘,派遣尹慶出使柯枝(印度西南)。

所以

鄭和並不是永樂時期唯一為皇帝出使西洋的宦官

,只是鄭和下西洋的規模和次數是最大最多的。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寶船渲染圖

所以在我看來,

鄭和下西洋,很可能是鄭和與朱棣兩人共同意願的作用,也就是說鄭和不單單只是奉命下西洋,鄭和本人也主動希望能夠作為皇帝特使出海遠航。

首先,

鄭和的宗教信仰

鄭和是穆斯林,並且鄭和的父親據傳是到過聖城麥加的。去聖城朝拜幾乎是每一位穆斯林心中的神聖理想,這個理想同樣留存在鄭和心中。而借用大明朝廷的力量去完成這個夢想,無疑是最安全最穩妥的一種方式。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姚廣孝 像

而在朱棣看來,鄭和除了是一位穆斯林以外,同樣也信仰佛教和道教。比如在永樂元年,鄭和就曾經刊印佛經,並請姚廣孝(道衍和尚)撰寫題記,鄭和自己更是姚廣孝的弟子。

明代同時信仰多種宗教的現象其實很普遍。而西洋之行,途徑諸國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與文化體系,這就需要一位能夠包容各種文化同時存在,不會因為信仰問題產生個人主觀偏見的領導者。

鄭和無疑是滿足這點的。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鄭和 像

其次,

鄭和的近侍身份

鄭和作為朱棣家裡的大管家,雖然並不涉及外朝政務,但也算是朱棣的自己人。朱棣要派人出海做事,肯定要找一個信得過的人。而鄭和身為朱棣的近侍,與朱棣朝夕相處,又反過來能夠影響朱棣對使者人選的抉擇。

最後,

鄭和的個人職務與胸中抱負

鄭和是內官監太監,內官監在當時又負責

皇家採買

。下西洋的同時,肯定也要為皇室採買各種珍稀寶物,鄭和的這個官職是不二人選。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明代官員

鄭和是懂軍事的,從後來遠洋途中的幾次軍事行動來看,鄭和的軍事能力非常強。畢竟是跟著朱棣造反起家的,畢竟是立過軍功的。

鄭和雖然貴為內官監太監,但並沒有統軍的機會

。你就看朱棣這個狂熱的軍事愛好者動不動就親征找蒙古人打架,再加上一群靖難功勳在後面排隊,鄭和這個宦官的機會真的不多。

所以能夠帶領幾萬將士作為正使出航,作為皇帝的欽差大臣,手握軍政大權,這種機會鄭和怎麼會錯過?

你別忘了,他原來就是雲南的貴族子弟,建功立業的熱血從來不曾冷卻。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明軍 圖卷

所以鄭和最後能夠率領大明最龐大的船隊出使西洋,是皇帝與鄭和本人共同的意願。

遠航戰略

大明出使西洋的正使人選確定了,我們又不禁發問,為什麼要出使西洋?我們以農耕為主的經濟體,並不像歐洲諸國那樣有追逐財富的內在驅動,那麼鄭和的下西洋的確只能用政治需求來解讀。

其一,

追尋建文帝的下落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朱允炆 像

老說法了,朱棣安排了一內一外兩個人尋找建文帝。在大明境內的,是胡濙;在海外的,就是鄭和。這個說法可信度高,但只能算作是鄭和兼著的一個秘密任務。朱棣如此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單純去尋找建文帝,是說不通的。

其二,

彰顯朱棣皇位正統性

這算是朱棣的一大心結了。不論他如何修飾,終究無法遮掩“靖難之役”是造反的舉動。他編《永樂大典》,篡改太祖實錄,甚至後來發動對安南的戰爭,其實都有彰顯自己皇位正統性的考慮。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永樂大典

龐大的船隊出使西洋,途徑多國,朱棣也要告訴沿途的所有人,現在大明的君主是太祖四子,而大明在自己的統治下,國勢蒸蒸日上,一派盛世景象。

其三,

構建新的“華夷秩序”

這點真的不好說,我舉個例子吧。

永樂十八年,朱棣派遣陳誠出使中亞,從中亞,西亞二十餘個國家拉回一個六百人的外國使團。這六百來個外交官,在大明幾千精銳野戰部隊的護衛下,來到了北京城。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下西洋

朱棣先安排他們江蘇,山東轉一圈,因為那裡富啊。接著又帶回北京,讓他們在京郊觀摩了一個月的明軍演習。當時大明的參演部隊人數多達十萬之眾,三大營的主力全都上場,神機營更是把壓箱底的寶貝都亮出來了。

效果很好。埃及的外交官回國後不久,紅海海域對於東方船隊的禁令就撤銷了,這些國家還隔三差五地來北京給朱棣問好。

這種“四夷來朝”的成就感,就是朱棣一直在追尋的感覺。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故宮

其四,

皇家採買

這個上文說過,鄭和所在的內官監也負責皇室的採買工作。但這件事情需要聯絡地看。

永樂年間大明最大的皇家工程是什麼?營造北京皇宮啊。

鄭和作為朱棣的心腹太監,自然要為朱棣去搜羅奇珍異寶,裝飾皇家門面。

北京故宮的一座飛虹橋,橋上以白石製造的各種神獸石雕,據傳就是鄭和從西洋採買的。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故宮

如果舉的這個例子不夠有說服力,那麼本世紀初年湖北的一次考古挖掘中,明代梁莊王墓中出土過一枚金錠,其上鑄有銘文,明確寫明該金錠是永樂十七年四月從西洋購得。

當然,除了以上四點之外,也有一些別的說法,比如為了聯絡諸國對付印度等,個人覺得說法過於縹緲,在沒有新的證據出現,暫時不予採信。

但不管何種原因,大明轟轟烈烈的下西洋活動,在正使鄭和的率領下正式啟動了。

青史留名

最後還是聊點下西洋的事情吧。

鄭和下西洋,其實還有一位叫

王景弘

的宦官。鄭和七下西洋,王景弘參與了第一,二,三,四,七次。宣德五年那次,王景弘與鄭和一樣,皆為正使。鄭和病逝於第七次出海歸途中,船隊就是王景弘接替指揮的。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寶船

我提到他,別無他意,只是想告訴大家,在那個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

除了鄭和,還有很多像王景弘這樣的人,一樣為我們民族的航海與對外交流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大家銘記。

很多人對於史料裡寶船的尺寸存疑,因為普遍認為,在以木材為主要造船原料的明朝,是無法建造如此巨大的遠洋航船的,中間有很多即使放在今天也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題。

所以除了選擇相信史料與持懷疑態度的兩派意見外,還有第三種觀點,就是

鄭和巨大的寶船其實是幾艘船連在一起形成的舫

。就我本人而言,更傾向於這種說法。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寶船 模型

該說法大概指,寶船是由四艘兩千料的船組合而成。這裡說的“料”,就是古代船隻載人載貨的容量。摺合到現在的換算單位,100料大概是19。6噸。

對兩千料的寶船進行資料復原之後,得出寶船長61米,寬13米,艙深近5米。

而之前南京發掘的太監洪保墓,洪保也是船隊的一員,其墓碑中對寶船的描述是“五千料巨舶”,也就是說可以載重980噸。如果真實,那麼寶船的尺寸還要誇張。

在遠洋航行的途中,鄭和也把我們的中醫藥知識傳播了出去。

27000人的出使人數,隨行的船醫就有200人,甚至還帶著幾個接生婆。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下西洋

你去查閱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文獻,不止一次能看到鄭和為當地人治病或者在當地水源投藥醫治土著的描述。

臺灣的“三保姜”,滿喇加的“三保井”,非洲的“拔火罐”,甚至部分印度地區至今還有把牛尿塗滿全身在太陽下暴曬驅病的傳統療法,這些都已經被證實與鄭和的船隊有關。

鄭和的七下西洋,船隊途徑了亞非30多個國家,前後持續28年,也把整整一代人從英氣勃發的熱血青年熬成兩鬢泛白的花甲老人。我不談什麼政治意義,歷史地位,單單祖先們艱苦不屈,挑戰萬難的航海精神,已經值得我們後人敬仰膜拜。

閒話大明權宦——鄭和

鄭和 塑像

而鄭和因為常年在外遠離朝局,再加上朝堂體制的變動,內史監的政治地位也開始慢慢落後於司禮監。

最後,對於鄭和《明史》有贊:

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

關於鄭和,諸君有什麼想聊的嗎?

一家之言,聊以解悶。

朝史暮想,獨家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