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老友鄧達智

老友鄧達智

(圖片提供:鄧達智)

幾個月前,老友鄧達智告訴我他的新書《衣路歷情》、《Throwback》即將完成出版,裡面有一篇敘述了我們三十多年的友情。

老友鄧達智

鄧達智與他的新書 圖片提供:鄧達智

這兩天我抽空閱讀老友的大作,前一本類似回憶錄,紀錄了他從元朗鄉下一個愛畫公仔的孩子成長為亞洲頂尖時裝設計師的過程,這本書裡還匯聚了他許許多多的好朋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又像是一場朋友聚會;而《Throwback》,既是回顧也是展望,裡面彙集了他的許多精彩設計。

老友鄧達智

(圖片提供:鄧達智)

用廣東話說,我們“老友鬼鬼”,所以習慣直呼他的英文名字:William。William 的設計簡潔、大氣,隨便一款都是精品;而身為設計師的他卻永遠是一件黑色T恤配一個大背囊;

老友鄧達智

他不僅僅是時裝設計師,還兼做電臺、電視臺的主持以及多個報刊雜誌的專欄作者;他最大的愛好是揹著背囊周遊列國、品美味佳餚然後寫書;這麼多年,他走到哪裡都會被粉絲包圍:這幾年大家都忙忙碌碌,幾乎沒有機會見面,於是約了每年在香港一同看藝術展,但每次一進展館,他就幾乎會被熱情的粉絲包圍——當然是女粉絲居多啦!然後我就成了臨時攝影師。。。我曾問他:你有沒有數過迄今為止一共出版了多少本書?他說:15本,肯定的!

讀完老友的新書,往事一幕幕浮現眼前。

1

1988年,我正在策劃中國首個電視時裝節目《時裝薈萃》。第一期的節目是介紹國際羊毛局釋出的流行趨勢,我希望能夠找到一位專業人士做嘉賓。這麼巧,經朋友介紹,當時正在為深圳一個出口的針織品牌做設計的大男孩鄧達智成了我第一期節目的嘉賓!那時我的粵語基本是零,而他也僅用粵語夾雜著英語單詞來交流——幸好當時的節目是粵語的,所以跟主持人的溝通是沒有問題的。

在那之後,我們的節目對每一屆的香港時裝節都進行採訪報道,在當時我們也是唯一一家在香港時裝節採訪的大陸媒體,透過 William, 我們認識了許多有才華的香港設計師並將他們介紹給大陸的電視觀眾。香港時裝節期間,我發現 William 除了要忙他的秀,還有不少“副業”——那就是為電臺、電視臺主持節目!記得有一次在時裝節現場他突然跑過來跟我說“我要來訪問你”,我說我廣東話不行呀,他說:“沒關係”!或許我的廣東話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老友鄧達智

香港時裝節期間在現場與William一起製作節目

2

與William合作的那些年,我們之間漸漸有了默契和信任。那時自辦節目幾乎沒有什麼經費,每每邀請他來,他都是自掏腰包坐直通車過來;漸漸地,內地許多品牌和活動都向他發出邀請,他也開始北上——當然,他的國語也越來越溜了,如今我們交流可以在國語、粵語間隨意切換了!

老友鄧達智

參加陳逸飛先生的《視覺》雜誌派對 左:鄧達智 右:陳逸飛

老友之間的默契與信任,往往會碰撞出火花。以往我們常常在香港時裝節期間與幾位設計師小聚,聊著聊著便會產生很多的靈感。92年底,我想在《時裝薈萃》節目五週年之際做一些特別的活動,其中一個大膽的設想便是將兩岸三地的時裝設計師們聚集在一起。當時心裡沒底、尤其是對能否邀請到臺灣設計師我真的沒有一點把握,除了爭取領導的支援,我將我的設想及顧慮告訴了 William 。在兩岸設計界人緣超好的他又聯合當時香港設計師協會主席文麗賢(Judy Mann)一起,給出了長長的候選名單和很多好的建議,最終我們敲定了呂方智和蘇建仕代表臺灣設計師參加這次的盛會;那個年代通訊並不發達,更何況兩岸交往尚未全面開通,所有與臺灣設計師的溝通,基本上全靠 William和 Judy在香港義務為我們聯絡和溝通。當兩岸三地設計師歷盡千辛萬苦最終在廣州聚首的時候,大家都相當興奮,我心中亦充滿了感激之情。

老友鄧達智

兩岸三地設計師首次聚首。左: 蘇建仕 右:鄧達智

3

1994年,國際青年設計師大賽首次在內地選拔選手參加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總決賽,這對所有服裝院校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選拔賽在上海舉行,當時的評委陣容也很強大,包括《世界時裝之苑》第一代主編李小蓉老師、香港貿易發展局的楊吳國媚女士、香港時裝設計師張天愛小姐、William 和我以及行業協會的一位老專家。

老友鄧達智

左:李小蓉 右:張天愛、楊吳國媚、行業協會專家、鄧達智

參賽選手來自各服裝院校。我印象特深的是:比賽現場是在一個劇場裡面,評委連桌子都沒有,只能將評分表放在腿上打分。按照最後評分結果,應該是廣州美院服裝系的學生梁衛明奪冠,但主辦方卻突然提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建議:由於梁衛明還沒有護照,怕無法申請簽證前往都柏林參加決賽,所以將冠軍換成已辦好護照但分數居第二的另一名選手!

老友鄧達智

此時有個別評委表示同意,另幾位沉默不語,只有我不客氣地反駁主辦方代表(我這個直率的脾氣,得罪過不少主辦方,也因此被“封殺”):冠軍按照打分結果,該是誰就是誰,如果冠軍無法在規定期限內辦到護照,可以由亞軍替補前往都柏林參加總決賽呀!這個學生明明拿了最好的成績,但卻因為沒有護照而否定他的才華、令他失去一次機會,這不公平!我又例舉了香港小姐比賽的其中一條規則:”如冠軍無法履行職責,將由亞軍補上“,主辦方的代表似乎還想堅持,這時 William 第一個站出來支援我,並證實香港小姐比賽的確由此規則,主辦方代表似乎還想堅持,William 問她:既然你們已經決定了,那還要我們評委幹什麼!William 這一質問, 其他評委也都站在我們一邊,最終冠軍如願以償赴都柏林參加總決賽。當初如果沒有William 站出來支援我,或許會是另一種結果。這個小插曲我們都沒有公開過,直到今天。

老友鄧達智

與廣州美院服裝設計系學生梁衛明在都柏林總決賽現場

題外話

《衣路歷情》這本書裡對內地服裝市場的發展有很大篇幅的敘述,相信那是William 多年來與內地服裝行業合作中經歷和觀察所得。但當中一段關於首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的評論,提到當時受邀的三位大師:皮爾卡丹、費雷、華倫天奴,出現了“當工作人員到機場迎接貴賓,卻只認出於七十年代末主持首個新中國時裝表演的Cardin先生,無人認識當時得令的 Valentino 和 Ferre,令二人幾乎流落京城”,還提及時裝評論家Suzy Menkes“因無門票而幾乎被拒諸門外”!看到這段我相當震驚!作為首屆CHIC的親歷者,我必須藉此機會做一個澄清:

我曾有幸被借調到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參與CHIC93的部分策劃、籌備及大師的接待工作。首先,當時卡丹先生與另兩位大師並不是同機抵達北京的,而且卡丹先生當時在北京已有自己的辦事處,他的接機是由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負責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接機工作人員”只認出於七十年代末主持首個新中國時裝表演的Cardin先生“一說;華倫天奴與費雷兩位大師抵京前,我們就他們抵達時的接待方案與他們在米蘭的辦公室進行了無數次的傳真和電話討論,所有的方案精細到從他們上飛機的那一刻起!而大師下飛機後便由專車直接送到了機場貴賓室;到機場迎接大師的陣容也是很龐大的,除了主辦方負責人、媒體,還有義大利的官員到場迎接,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現“無人認識當時得令的Valentino 和Ferre,令二人幾乎流落京城”的場面“!不信?有圖有真相,以下兩張當時在機場的合影,第一張圖片是由時任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副主任、首屆CHIC組委會主任譚安先生提供:

老友鄧達智

左二:義大利高階時裝公會主席莫達奈斯、左三:CHIC93組委會主任譚安 右二:費雷

老友鄧達智

左起: 著名時裝攝影師武京生、我和著名時裝攝影師夏大統在機場與費雷合影

至於Suzy Menkes“因無門票而幾乎被拒諸門外”,實際上是由於她當時是屬於大師團隊邀請的媒體,她的請柬都在大師助手那裡,至於她那天究竟是忘帶請柬了還是另有原因,誰都說不清!幾年前某某”時尚達人“首踏巴黎秀場,回來洋洋灑灑得瑟一大篇,還放上Suzy的照片,說不認識她是誰,為什麼那麼多人給她拍照(這才是天大的笑話呢)!你想,這”時尚達人“都不知道站在她面前的這個女人就是在時尚界呼風喚雨的Suzy Menkes,那麼上世紀中國的的一個跟時尚完全不搭介的保安又怎麼可能會認識她呢??沒有請柬自然不讓進,我認為保安沒有做錯。

老友鄧達智

哈哈,跑題了,打住!

回看最後一次與 William 的訪談,發現又一個16年過去了!回憶32年的友情,很開心我們一起成長、一起笑看風雲變幻,很欣慰看到老友一次次戰勝病魔,勇敢前行,幸福快樂。友誼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