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價值觀造就稀缺性——論消費主義對年輕人及社會激勵系統的損害

(一) 交易場的性質

不同於馬克思《資本論》與資本主義經濟學關於物品交換過程的論述(馬克思認為作為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的

轉變環節——交換過程

必然存在一定的隨機性與偶然性;資本主義經濟學家將物品交換過程直接作為一種假設——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變得更好)

用“比較優勢”、“機會成本”去論述貿易為什麼會發生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事實上卻是掩耳盜鈴。經濟學家企圖跳過交換過程,將其作為一種現象學解釋,然後用這種解釋作為基底去做社會經濟的研究。

一個謊言必然需要更多的謊言去填補,一種現象學解釋必然需要更多的現象學解釋去支撐,

以至於經濟學發展到了今天,仍然被資本主義視為其統治最好的意識形態工具,不得不說是一門學科的悲哀。

如今資本主義世界裡面遍地狼藉:騷亂、動盪、經濟停滯,經濟學家卻依然無法真正解釋資本主義這樣惡果的根源。

價值觀造就稀缺性——論消費主義對年輕人及社會激勵系統的損害

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起點——物品的交換過程。設想一下,在最初的某個人類聚集地原始部落中,甲、乙兩人單獨外出活動(私人活動性質),甲收穫了物品A,乙收穫了物品B,甲、乙兩人回到聚集地部落時相遇。根據經濟學家對交易發生的平滑描述,甲想要物品B,乙想要物品A,然後交易便發生了,

但實際上這種境況是極為罕見的

。甲、乙兩人從小在部落文化的共同薰陶下,他們的精神需求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而物品A、B卻恰好是甲、乙兩人的差異化需求表達,

那還不如把故事改成這樣:

甲想要物品B,乙想要物品A,甲、乙兩人約定一起出去尋找物品A、B。甲找到了物品A,乙找到了物品B,隨後兩人發生了交換,但這裡的交換就變成了一種集體約定的行為,這也不符合自由市場對於交易最初的描述。

“看不見的手“豈能看得見。

在部落文化的共同薰陶下,最有可能發生的是甲、乙均對物品A有需求,而乙想用物品B去跟甲交換。

價值觀造就稀缺性——論消費主義對年輕人及社會激勵系統的損害

原始部落甲、乙兩人

那如果交易確實發生了呢?對此經濟學家開始解釋:甲、乙兩人對物品A的需求強度不同,認為甲家裡已經存有許多類A物品,需求不強;而乙家裡缺少類A物品,需求強勁,所以甲、乙進行了交換。

沒錯,這就是經濟學家的邊際效用原理

。那我倒想問他們:在原始部落中,集體活動是佔大多數時間的,甲家是有什麼樣的機遇和能力,可以比同等地位的乙家多取得

如此過剩

的類A物品呢?何況原始部落物資普遍十分匱乏。

對此經濟學家沉默了

甲、乙在同等地位的情況下達成此次交易,儘管甲可能根本不需要物品B,但無關緊要。

因為甲、乙這場交易達成的條件,一開始就在交易場外

。甲、乙作為原始部落的共同成員,要在部落中維持或者提升地位,均需要獲取對方的“善意”。如果交易不能對維持現狀或提升地位有所幫助的話,交易完全可以禁止。

這意味著在所謂自由平等的交易市場上,一開始交易就具有“被迫”性質。

有人說你這說法不對呀,我看到市場上的交易都是自由的。事實上,商品自由迴圈的性質與貨幣是高度相關聯的。那麼貨幣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貨幣可以使交易自由進行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