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雜文〕我以為

〔雜文〕我以為

文 | 白開水

“請問哪位是吳姐?”

一個小姑娘站在門口,靦腆拘謹,謙恭有禮。估計是哪個部門新來的大學生。

但是,我們這隻有吳哥,沒有吳姐咧?

可能吳哥名字後面有個“平”字,小姑娘以為是女的吧。

有意思,我想看看結局如何。

〔雜文〕我以為

“這邊”, 吳哥坐我前面,所以我招呼小姑娘過來。

小姑娘徑直走向第一個工位的女同事,“不是那個,後邊”,我糾正小姑娘的方向。

小姑娘走過吳哥,走過我,走向後面工位的另外一個女同事。

我一看又叉了,趕緊指了指吳哥,“這個,他,他就是吳姐。”

小姑娘驚愕地頓了頓,滿臉緋紅,尷尬地笑起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

這個好看的一個小姑娘,可能以後再也不敢來我們辦公室了。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我們往往用“我以為”三個字打頭,“我以為這個。。。”、“我以為那個。。。”、“我以為你是。。。”、“我以為他是。。。”。

“我以為”,其實就是先入為主,把自己的固有思維和主觀意識,強加到事物的判斷之中,結果,事與願違,南轅北轍。

我以為曹雪芹是女的?我以為李清照是男的?梅豔芳以前的名字,叫何加南。

〔雜文〕我以為

我一個叫渡來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她家孩子的畫。

孩子剛上幼兒園,是個可愛的粉嘟嘟的小美女,她在一張A4紙上畫了三個人,兩個大人,一個小孩。

其實這種年紀的孩子畫畫,就是畫一些歪歪扭扭的線條,你得費腦子猜半天,才有可能猜出畫的是啥。

渡來說,“我以為畫的是爸爸媽媽和寶寶,結果不是,她說是她和洋洋的結婚照。”

我給她留言,“做記者的要嚴謹,不要以為。”渡來是記者。

“我以為”,是一個普遍現象,不知不覺就會應驗在我們自己身上。

〔雜文〕我以為

我家大哥,退休後隨著孩子到了北京。大哥縣城的房子,就是偶爾回來住住。

有一天大哥回了縣城,在街上碰見個久未謀面的老朋友,抱著個小孩子。大哥熱情地迎上去打招呼,“帶孫子散步啊。”

那個老朋友,一臉的不高興,“這是我兒子。”

大哥跟我說,“我以為那是他家孫子,都我們這歲數了,哪會想到是兒子啊。唉,以後再也不亂打招呼了。”

為什麼中國人見面打招呼,一般都說“吃了嗎?”可能,“我以為”這種尷尬,古代就有了,所以就總結了這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問候語,延續至今。

〔雜文〕我以為

那天坐電梯,我主動跟一位不太熟悉的領導點頭打招呼,“趙總”。

他跟我笑笑,和藹可親的模樣。

下了電梯,朋友奇怪的問我,“人家姓李,你怎麼叫他趙總?”

“真的假的?我一直以為他姓趙呢。”

後來想想,反正我一直以為他姓趙,所以,當時那種場景,尷尬的是他,而不是我。

以後如果再碰見這位領導,那尷尬的,就必定是我了。

有人說,“別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這話有點繞,卻在理,但怎麼規避呢?

〔雜文〕我以為

〔雜文〕我以為

〔雜文〕我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