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屆年輕人,為他們流淚

從年初的《山海情》,到《覺醒年代》和《理想照耀中國》,這些主旋律題材的作品開始成為年輕人的新取向。但是,真正讓年輕人“突然”愛上這些主旋律的,是年輕人開始甄別優秀作品,與題材無關,與作品質量有關。

扶貧劇《山海情》在年輕人中掀起一陣“種蘑菇”的狂潮。劇中,村民得福跟著福建來的教授一起學習種植技術,觀眾則都成為“精神村民”,心繫蘑菇長勢。

在《山海情》裡,剛畢業的19歲扶貧辦幹部馬德福接到艱鉅任務,要在還沒有水、沒有電、沒有房子的戈壁灘上,建起“塞上江南”。為此,他需要帶領村民們解決一系列難題,在展現困難被逐個擊破的過程中,讓觀眾對扶貧任務感同身受,從而戳中“爽點”。

3月份播出的獻禮劇《覺醒年代》,則再次打破了觀眾對主旋律題材的固有印象。

講好一段歷史並不容易,相比於觀眾更為熟悉的戰爭史而言,將一段思想的流變史搬上熒幕則更為艱難。《覺醒年代》從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開始講起,以陳獨秀和李大釗為核心人物,串聯起了一幅建黨前的史詩畫卷。

《覺醒年代》示範了靠臺詞支撐起的“文戲”如何戳中觀眾的“爽點”:快節奏、高密度地展示衝突,並且把尖銳的矛盾集中到極小的場域中,從而形成戲劇張力。

和《覺醒年代》側重於書寫偉人的方向相比,《理想照耀中國》則更側重於歷史洪流中的“普通人”。總編劇梁振華說,即使是在為數不多的知名人物的書寫過程中,創作時也儘量不去正面描述他們的高光時刻。

無論是普通人的故事,還是這些歷史偉人的生活化講述,都讓熒幕形象更鮮活了起來。有多篇作品入選語文教科書裡的魯迅先生就成為了該劇的“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