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大家都會認為在古時候集合“百萬大軍”“水陸軍計83萬”是件很普通的事。然而,中學課本就講得很清楚。高考歷史考點:“明末農民戰爭節選,李自成統兵南下湖廣,每

一精兵配置司政、司柴、司器械20

多人。”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赤壁之戰中曹操的83萬大軍

“精兵5萬,軍數實際超過百萬。”什麼意思呢?告訴我們,那就是“兵”與“軍”的概念區分。古文中的

“兵”才叫做可以作戰的帶甲士兵

。而“軍”只能說明你隸屬軍隊系統。例如,前面所說的“百萬大軍”“水陸軍計83萬”。

真正可以作戰的其實不過10萬、8萬。剩下的90、70萬,僅僅是隸屬於軍隊的軍屯民、臨時拉的青壯年、還有幫忙做飯的婦孺和家屬。最典型的:就是黃巾軍的光宗之敗,陣亡3萬餘人,投河5萬餘,

其中老弱婦孺便佔了八成。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諸葛亮這麼分析也沒錯

那麼三國時候的官軍呢。按照李自成時期的1:20比例,就算是減去一半的保障軍戶。“10萬大軍”也得需要100萬的老百姓在後面推獨輪車。以當時的生產力來講,若要發動一場戰爭,

軍民比例大致為1:10。

按《三國志》的說法,蜀亡時有士兵10萬,東吳滅亡23萬。曹魏鼎盛時,約摸有70萬大軍。這大致符合三個國家的總戶數。以魏滅蜀為例,

魏軍共出動18萬軍隊

,分三路西征,刨開防禦東吳和各路駐守部隊,這已是當時曹魏1國兵力動員的極限。

然而,這還不是三國時期人數最多的戰役。單論士兵數量,首屈一指的是公元257年,曹魏平息諸葛誕叛亂之戰。為反對司馬亂政,作為曹氏嫡系的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盡起“淮南及淮北郡縣屯田口

十餘萬官兵

,揚州新附勝兵者

四五萬人

”。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有大軍10萬,自然心裡有底氣

司馬昭這邊“督中外諸軍

二十六萬

。”加上前來接應諸葛誕軍的東吳,先派“

三萬人

救之”,再遣“

三萬人

屯安豐城”。又命“將軍丁奉、黎斐等

五萬人

攻魏”。一次戰役裡,作戰三方的人數就達到了50餘萬人,而且都是帶甲士兵。

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拿三國時的名戰場——官渡之戰為參照。佔據北方4州的袁紹集團,按《三國志》記載,投入兵力也不過11萬。“

簡兵卒十萬,騎萬匹。

”而到了三國後期,僅僅是曹魏的一場內戰,可以投入計程車兵就可以達到了50萬。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其實沒這麼多

論兵數,遠遠超過了名聲在外的官渡、赤壁與夷陵。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儘管天下三分。但魏蜀吳三國仍然在所控制的區域內,認真地採取的各項措施,

較好地恢復了生產

發展了人口、穩定了次序。

就老百姓的生存環境來講,比起漢末的群雄逐鹿自然是好了不少。因此,拋開史官、演義作者難以避免的政治立場,三國政權都是代表著順應天下大勢的一方。三國內戰,

也無所謂正義、邪惡與否。

再不濟,曹劉孫也要比挖掘皇陵以斂財的董卓、喝蜂蜜水的袁術、士兵食桑葚的袁紹好啊!那麼,50萬帶甲士兵聚在一起廝殺是個什麼場面呢?透過《三國志》的記錄,大軍也可一窺其貌。講真的,

諸葛誕的15、6萬人也不少了。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東吳也派出了7萬餘人

甚至超過了蜀漢1國的兵力。但問題是規劃與執行出了毛病。戰爭初期,諸葛誕本來是想利用每年的雨季,制定“水淹七軍”之策聚殲魏軍。為吸引敵人主力進入平地,把整整15萬人全部放置在了壽春城內,

沒有佈置任何機動兵力

因此,儘管被司馬昭圍得水洩不通,但外有東吳軍隊的接應,內有堅固的城郭前提下,孤城守軍仍是心懷樂觀的。可本該到來的大雨卻在257年這一年偏偏就“慫了”,

到了時間,無雨可下

。設定好的劇本便開始向不可控制的方向發展了。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本來是想學關羽的

先是前來救援的吳軍被“圍點打援”,紛紛敗退。接著時間拖久了,城內缺糧的情況越來越重。然後是伴隨著士氣的流逝,有些惶恐的諸葛誕要殺部將蔣班、焦彝,嚇得2人出城投魏。一股

壓抑的氣氛逐漸瀰漫

了整個壽春城。

《三國志》:“

城中震懼,不知所為

”。可以想象在公元3世紀的一座落日孤城內,舉目盡是黑壓壓一片士氣低落的帶甲武士,再加上東吳軍隊被擊退的探報接踵而至。作為主帥的諸葛誕的壓力應該到了難以承受之輕。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心理壓力還是挺大的

再後來,便是前來增援的東吳將領全端、全懌也開門降了。伴隨著士氣的流逝和局面的失控。諸葛誕只好率部突圍。在攻打南圍的血戰中,魏軍“矢石雨下”,諸葛誕所部“

死傷蔽地,血流盈塹

”,只得被迫撤回。

在長時間的圍困下,魏軍最終於258年2月攻破壽春城。諸葛誕兵敗身死,吳兵萬人投降,城內“器仗山積”。事實上和想象中的不同,

古代作戰也並非兵越多越好

。以合肥之戰為例。面對孫權10萬大軍,張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

三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投入作戰士兵50餘萬人,遠超滅蜀之戰

唯一不足的,是沒有自刎以謝曹公

“明日大戰,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從早上殺到中午,“(孫權)

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受古代通訊、指揮影響和人眼睛視力所限,越是規模大的軍隊,往往在前軍崩潰的情況下,後軍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情況。

等敵人殺到面前,又往往望風披靡。當然了,訓練精良的軍隊自然是“多多益善。”只是像韓信這樣的三軍統帥,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複製的。令人感到沮喪的是,諸葛誕兵敗之日,久等的大雨不期而至,麾下拒絕投降的

數百死士全部被殺。

那場蓋追先帝之殊的曹氏宗族的最後拼鬥——轟轟烈烈的淮南三叛,也終究是拉下了帷幕。以此為標誌,在控制了皇權與官僚系統之後,司馬一族又

摧毀了曹魏的軍事、屯田支柱

,向“代魏之途”踏上了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