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關於在德國找工作的話題,之前已經介紹了很多。這一次來談談生活方面。

找到工作僅僅是第一步,換個地方生活,生活本身也是相當大的挑戰。國內的大城市裡,我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春都長期生活過,感覺每個城市的生活都各有風格,難說絕對的好壞。北京的文化氛圍和古蹟,上海的商業倫理與規則,廣州的務實精神與美食,長春的安靜節奏與舒緩,都是獨特而讓人印象深刻的。這都還只是國內的城市之間,如果是國外的城市,差異就更大。

所以我的建議是,趁年輕的時候有時間,多四處轉轉,積累點見識,顯然比一門心思去讀書(以及“知識付費”)更重要。我知道的不少人就是在旅遊或者出差時找到了理想的城市,所以後來努力搬去生活了。對我們自己來說,如果沒有之前在德國旅遊的經歷,真的要下決心到德國生活,肯定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現在,如果你拿到了慕尼黑某公司的Offer,你多半想要詳細瞭解當地的真實生活狀況——即便之前旅行去過慕尼黑也嫌不夠,畢竟生活要考慮的方面遠遠多於旅行。

那麼,你可以參考numbeo。com,從這上面獲得比較全面的資料。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number。com的資料涵蓋了世界主要城市,包括生活成本、房價、犯罪率、醫療健康指數、汙染、交通、生活質量、旅行等多重維度,而且可以進行城市之間的比較。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它的資料是比較靠譜的。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慕尼黑的犯罪率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慕尼黑的生活成本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對比北京和慕尼黑

如果說number。com上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硬”的一面,那麼“軟”的一面也同樣值得關心。不過“軟”的方面太複雜,我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分幾個方面簡單說說。

首先,國外生活一定不會比國內更“好”。

實際上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什麼是“好”的標準已經比較模糊了,所以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關於“哪裡更好,哪裡更差”的爭論。不過在“好壞”之外,有一條標準是相對有共識的,那就是社會的自由程度。比如你能說哪些話,看哪些書,採取哪些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這些方面的對比相對客觀,比較容易判斷自由程度。

但是要注意,“更自由”未必意味著“更好”,也許只是社會提供了更寬的生活方式光譜。假設有甲乙兩國,甲國生活“更自由”,很可能的結果是,甲國未必“更現代、更有秩序”,更可能的結果是,甲國好的地方不輸於乙國,甲國差的地方比乙國更差。

對此,一定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如果天真地抱著“萬事萬物都會更好”的念頭行動,多半會碰的頭破血流。

其次,如何抉擇,取決於你的內心。

你能不能包容更寬的生活方式光譜?你能不能應對那些“更差”的部分?你能不能從更繁雜的世界裡找出自己更喜歡的東西?如果答案是“能”,那多半不會有什麼問題。否則就要仔細考慮考慮。

或者,這些問題也可以換一種更簡單粗暴的形式:除了買房買車甚至各種買買買之外,你生活的樂趣來自哪裡?對普通的中國人來說,憑藉自己的勤勞,買房買車都不會是大問題。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但是,買房買車之外,你還有什麼想做的呢?

我知道有許多人熱衷看中文的綜藝,也無比熱衷淘寶、K歌、烤串、火鍋。這些生活方式本來沒有錯,但你需要知道,它只能在某些社會形態下才行得通。或者說,在某種文化母體的包圍之下,它們的成本很低,很容易享受到。但如果換一種文化母體,它們的成本可能極高昂,高昂到普通人無法負擔。

相反,如果你喜歡的是游泳、滑雪、遠足、划船,或者隔三差五到大森林裡轉轉,聽聽音樂會,以及不受制約地閱讀各種書、瀏覽各種網站,那麼在某些文化母體下,它們的成本很高,但是在另一些文化母體下,它們的成本很低。

再次,關於“歧視”,往往沒想象的那麼嚴重。

有很多文章都在渲染“歧視”,似乎因為膚色、國籍、語言的問題,中國人往往被視作低人一等。

不過我觀察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歐洲,東歐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南美人都不少,我問過不少人“是否擔心被歧視”的問題。似乎他們都很“心大”,完全不在乎這種問題,不少人甚至一副大大咧咧的“我就是來這裡了,我就是要在這裡呆下去”的主人翁姿態,完全看不到任何委屈的表情。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社會組成越多元,商業文明越發達,“歧視”往往就越少。同樣一個老外,在上海、廣州引起的額外關注,一定少於在相對封閉的中西部城市,因為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了。同樣,在上海、廣州的商店裡,因為顧客口音不標準就另眼相待的現象也很少出現,無論營業員喜歡不喜歡,職業道德都要求她起碼不能表現出負面情緒。

以我的經歷,大多數德國人都不熱情,所以你可能很難與他們一見面就打得火熱。但是如果你懂得德國人的禮節,比如經常與人方便並微笑說“謝謝”,比如在路口禮讓行人,99%的情況下會得到非常友善的迴應,並不會因為你的膚色、樣貌而有任何區別。

如果你實在對歧視很感興趣,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

德國生活點滴:關於種族與歧視的真實感受

最後,不管“融入”與否,在當地找到談得來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

許多文章都在討論“融入”,有人拿自己舉例證明“融入很成功”,也有人斷言“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融入”。在我看來,所謂“融入”是一個偽概念,因為根本不可能有清晰標準:你能和身邊人有50個共同點就算“融入了”,而只有49個就算“沒有融入”?這種討論沒有任何意義。

更可取的是,你能不能在當地找到一些能談得來的朋友?能找到,就算文化不同,你也不會孤獨。不能找到,就算你使勁“融入”,也很可能是竹籃打水。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森林裡到處逛逛也挺好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五】

從我的經驗出發,我一直感興趣的東西,比如汽車、相機、科技史、彈琴、世界歷史等等,都不是專屬於某種文化的愛好,所以換個國家也比較容易找到共同話題。加上我也讀過丹尼爾·戈爾曼的《情商》,瞭解交流是一回複雜的事情,而“情商”是客觀覺察自己情緒和對方情緒的能力(千萬別信一天到晚宣揚“所謂高情商就是會說話”的歪嘴和尚),因此在交流中出現矛盾和分歧時能比較容易地找到問題所在。所以總的來說,我還比較容易找到談得來的朋友,也比較容易獲得大家的認可。

有一次,我買東西被坑了幾十歐元(你看,坑人的事也有嘛)。一個朋友聽說了怒不可遏,馬上拉起我去找賣家的麻煩:

我最討厭的就是坑外國人的德國人。走,我去幫你把錢要回來!

還有一次,我和朋友聊新納粹和對外國人不友好的話題,他說:

我們德國就是有些蠢到爆的人,所以這種“自己過得不好就在別人身上找原因”的傻缺言論才有市場。這些人也不動腦筋想想,如果外來的人連你的語言都不會說,還能把你的工作搶跑,你不是應該在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嗎?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總是有這樣的聊天, 那麼融入不融入其實不那麼要緊。你說,對吧?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一」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二」

如果,你想換種生活方式「三」

如果,你希望嘗試另一種生活方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