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複審札記 | 我有一些觀察,但沒有答案

#FormatImgID_1#

作者:

靳錦

,第15屆FIRST青年電影展主競賽單元複審評委,資深媒體人,曾供職《壹讀》《人物》雜誌,現為《智族GQ》報道總監。

五月下旬,我開始按複審片單看片。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體驗:事先不瞭解劇情、不知道主創的背景資訊,並沒有太多的場外資訊干擾我對一部電影的初始印象,開啟每部電影如同開一隻盲盒。大概開到五、六隻的時候,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目前為止

電影都使用了方言。

我之前去過幾次西寧參加FIRST影展,但的確是頭回做評委。評委需要看60部電影,大約是最終入圍電影數量的2倍。

也許可以把這些電影看做一幅年輕創作者們的群像,或者,把它當做一種提出問題的可能。

有數量可觀的電影將鏡頭對準了邊遠地區,所以才會大量使用方言。直到看完全部作品,我發現地區之遠只是“去中心化”的一個方面,其他還包括

對邊緣人群、邊緣議題的關注,對鄉村題材的關注。

再回頭翻看創作者的履歷,大多接受過專業的電影教育,也基本生活在城市。我完全無意將創作者背景和他們的作品做一個因果聯絡,只是在想,是否之前對電影強勢關注的“中心議題”有了刻板印象,忽略瞭如果給創作者更為自由的機會,電影本就應該呈現出豐富的面向?而另一方面,國內激烈的城市化程序中出現的斑斕、複雜的議題,為何較少出現在年輕創作者的視野之內?

本屆FIRST,有六成導演是90後。

他們應對此有切身的體驗。

當看到精準表達城市生活的電影時,評委們都很興奮。除了題材的差異化,創作者在這樣的電影裡表現出難得的輕鬆和幽默。

而邊遠地區、邊緣人群看似天然有戲劇性,但並不好拍。一是很容易落入大量前作,比如第五、第六代成熟作品的敘事路徑,二是若對相關議題沒有更深的思考,容易傾向於審美化和道德化的表述。

複審札記 | 我有一些觀察,但沒有答案

《雨打芭蕉》劇照

家庭題材,以及與此相關的城市/鄉村題材,也是重頭戲

。兩代人的矛盾,既關乎時代劇變造成的價值觀差異,也關乎鄉村無法作為根基的哀愁。大家長於表達對逝去的懷念,且更明確逝去的是什麼,而對於到來的,雖然我們不假思索地迎上去了,但那是什麼,又不清楚。我想,這不僅僅是電影需要解答的。

複審札記 | 我有一些觀察,但沒有答案

《河岸》劇照

女性題材,或者說關注女性議題的電影比我之前看的幾屆影展要多一些。

查了下資料,參賽導演的性別比例依舊穩定地維持在男性80%,女性20%。是否能從側面說明,這幾年輿論場上高漲的性別討論對創作者有影響?樂見其成,性別議題遠未被充分表達。還是希望有更多的女導演進入這個行業。

複審札記 | 我有一些觀察,但沒有答案

《老鄭飛到天上去了》劇照

片單裡有不少熟悉的知名演員,比如張頌文、朱茵、吳鎮宇等等。對沒有太多資源的新人導演來說,倒不必過於擔心,

電影想法上的新奇比卡司更有優勢,

不然,早幾年《中邪》就不會引起那麼大的關注。

複審札記 | 我有一些觀察,但沒有答案

《她房間裡的雲》劇照

粗糙的、濃烈的表達慾望,強於精緻的平庸。有些作品,能看出受著名作者導演的影響。這不是什麼讓人大驚小怪的事,不過,作者導演獨特的美學風格背後,是他們對自身文化語境的反映和思考。作為影迷,我非常樂於看到新導演們也對自身的文化語境有思考,而不只是沉迷於將電影的影像表達作為審美趣味的演武場。

審美若不依託於現實,往往流於符號,走向虛無。

我也看到了對現實有強烈關照的電影,和看完覺得當評委沒白來的電影。目前我還無法點出它們的名字,期待去西寧的觀眾來發現。這或許是影展的意義,

看到年輕的、新銳的表達,看到成熟的沉澱,看到這個行業中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它也一直在提出問題。

評委會討論時,我很誠惶誠恐。我大概是唯一一個並非身在電影行業的評委了。桌上擺著洗淨的楊梅,緊張時就吃一顆。整體討論下來,我想,作為廣義的內容領域,非虛構寫作和電影有類似之處。

講一個事兒,與講一個故事的區別,在於形式、格式,也在於你究竟想要說什麼

電影是20世紀充分發展起來的藝術形式,被20世紀獨有的文化邏輯所塑造,它與社會現實有強烈的內在聯絡,在這個意義上,它有媒介屬性。而以我國現實,它甚至是重要的媒體形式之一。

楊梅很好吃。酸酸甜甜,是夏天的滋味。

複審札記 | 我有一些觀察,但沒有答案

複審札記 | 我有一些觀察,但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