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楊絳:才華橫溢,卻甘願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在《楊絳傳》一書中,記錄了楊絳先生燦爛又甘於平靜的一生。楊絳和錢鍾書是大家公認的文學伉儷,錢鍾書是一代文豪,而楊絳也是一位集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於一身。她還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是最優秀的譯本。

雖然如此優秀,楊絳卻只是希望做錢鍾書背後的女人,幾十年來一直支援丈夫的文學事業,甘願作灶下婢,錢鍾書盛讚她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才華橫溢,卻甘願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楊絳出生在書香世家,父親楊蔭杭是江蘇無錫人,是一位曾留日、留美的知識分子,也是一位十分有名氣有正義感的律師。

她的母親唐須嫈也是江蘇無錫人,跟丈夫楊蔭杭同年,是一位賢惠文靜的知識女性。

婚後兩人不僅是舉案齊眉的夫妻,也是無話不談的知己,在楊絳的心中,父母好像從來都沒有吵過一次架,總有說不完的話。耳濡目染,教會了楊絳從小就懂得了愛。

父親是楊絳的啟蒙老師,給她尋找她愛看的書,這使楊絳從小就和同齡的孩子不同,她愛書如命,小時候就說過:一個星期不讓她看書,就等於白活了。

後來楊絳到清華大學讀書,她與錢鍾書的愛情就從美麗的清華園開始了。

楊絳:才華橫溢,卻甘願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第一次見面,錢鍾書穿著青布大褂,戴一副老式眼鏡,滿身儒雅氣質。

錢鍾書用詩表達對楊絳第一眼的感覺:纈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這對郎才女貌的佳人互相傾慕,書信往來,不久他們就結婚了。

婚後為照顧丈夫生活,楊絳清華大學還未畢業,就隨同公派留學的夫一起去英國。

錢鍾書雖然博學多才,但是在生活上卻是一個大白痴,就在楊絳生女兒的時候,她住在醫院裡,錢鍾書自己住在家裡。他老是闖禍,經常對楊絳說自己又做壞事了。比如打翻了墨水瓶,弄髒了桌布,弄壞了門軸,打碎了檯燈。楊絳總是笑著對他說,“不要緊,我會洗”“不要緊,我會修”“不要緊,我會處理”。

楊絳飽讀詩書,又善於料理家務。錢家一大家子住在一個三層樓的弄堂裡,人多事多,什麼家務活又都要親力親為。但她從來不叫苦叫累,孝敬公婆、照顧孩子,可以說,一個賢惠女人該做的她全都做到了。

楊絳:才華橫溢,卻甘願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錢鍾書的母親評價楊絳說:“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傢什麼粗活都幹,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遊,出水能跳,鍾書痴人痴福。”

錢鍾書想寫小說《圍城》,楊絳全力支援她,包攬了一切家務。

楊絳曾說:“劈柴、生火、燒飯、洗衣等等我是外行,經常給煤煙染成花臉,或燻得滿眼是淚,或給滾油燙出泡來,或切破手指。可我急切要看鐘書寫《圍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願。”

錢鍾書在《圍城》序中說:“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裡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於楊絳女士不斷地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楊絳在深夜忙完家務之餘,也不忘寫作,她寫的第一部話劇《稱心如意》於1943年春天正式公演,一上映就受到大家的喜愛,反響強烈,夏衍、李健吾、陳麟瑞等人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楊絳又一鼓作氣,接連創作了喜劇《弄假成真》、《遊戲人間》,以及悲劇《風絮》。

楊絳所寫的喜劇,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物,用豐富的民間語言,讓人感受到中華民族靈魂的博大精深。

她的寫作鋒芒含而不露,婉而多諷,情節錯綜複雜,場面生動有趣,笑料層出不窮。

楊絳:才華橫溢,卻甘願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楊絳的劇本都收穫了成功,但她本人卻很謙虛。她在《喜劇二種》的《重版後記》中稱:劇本缺乏鬥爭意義,不過是一個學徒的習作而已——雖然是認真的習作。

她的散文代表作有《幹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等。其中最為出色的是《幹校六記》,《幹校六記》一經出版,立即引起了讀書界的熱烈反響。它被翻譯成日文、英文、法文、俄文等外文。2000年9月,它與錢鍾書的《圍城》被放在一起遴選為“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

楊絳的小說創作,同樣成績斐然,其代表作是《洗澡》,這也是楊絳迄今為止寫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

著名文學家施蟄存評價《洗澡》為“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楊絳的翻譯作品更是響譽世界,她翻譯的作品有《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篇》。其中《堂·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在2014年已經發行了70多萬冊。

1949年上海解放以後,錢鍾書和楊絳雙雙收到了清華大學聘用的通知,時隔十多年,他們又在美麗的清華園相攜相依了。

楊絳:才華橫溢,卻甘願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從楊絳的成就,我們可以看出,她的才學一點都不輸錢鍾書,在她讀清華大學時,就已經顯露出了她的文學才華,她的寫作時間,也都是從繁瑣的家務勞動中一點一點摳出來的。

她是退居幕後的家庭守護者,她為丈夫操持一切,擋住所有的世事雜務,讓丈夫得以潛心寫作和研究,可以說如果沒有楊絳默默的付出,就沒有後來成就卓著的錢鍾書。

在楊絳87歲高齡的時候,丈夫和女兒都先離她而去,她曾說過:我們仨失散了,鍾書逃走了,但我卻不能,我必須打掃戰場,盡我該盡的義務。這義務就是整理丈夫一沓沓的筆記,最終收集編成《錢鍾書手稿集》。

2003年年度中華文學人物的評選中,楊絳成為本年度“文學女士”。一時間聲名遠播,但她淡泊名利,一如既往閉門謝客,潛心讀書,筆耕不輟。

楊絳先生平靜地走過了整整105個春秋,她被評論為“一個時代的結束”,她帶走了那個文學大師輩出的時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世世代代人尊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