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孩子不愛分享是自私嗎?你需要了解下“物權意識”敏感期

寶媽提問:我有一個疑惑,娃的物權意識和分享這個度怎麼把握?

接到一位寶媽的求助,這位寶媽的提問其實已經有一些“段位”了哦,以往聽到的疑惑和擔心通常都是這樣式兒的:

1 孩子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2 三歲的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就是不肯分享,會不會太自私?

3 怎麼才能讓孩子喜歡分享呢?

這樣的父母通常很在意孩子願不願意分享,不分享就意味著孩子會變得很自私,在要求孩子學會“分享”之前,咱們需要先了解一下:

孩子不愛分享是自私嗎?你需要了解下“物權意識”敏感期

“物權意識”敏感期: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孩子也會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也就是透過確認物品的歸屬權來確認自己是個獨立的可以為自己做主的個體,逐步能分清楚“我”和“他人”,正在建立“我、我的”的概念。

這時候最常聽到的就是:“這是我的。”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什麼東西都不願和別人分享,甚至是別人的東西也要納為己有。這時父母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這是孩子在進行物品歸屬權的確認,在認知他和物品之間的關係。

孩子不愛分享是自私嗎?你需要了解下“物權意識”敏感期

自私,正是孩子走向分享的必經之路

人天生都有“滿足自己”的需要,只是大人因為受到道德約束、人際情感等制約的影響,有時會違背自己的內心意願將“自己還缺著”的東西分享給別人。但孩子不會,他的一切都是以“滿足自我發展”為中心的。所以,當孩子覺得自己還沒滿足時,通常不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而把自己覺得“還不夠”的東西分給別人。

只有讓孩子自己的需求被徹底的滿足了,帶著豐滿的內心,,才可能在未來的成長之路上有能力分享和給予。因此作為父母不但不要強迫孩子分享,甚至還要根據孩子心智發展的程度在適當的時候維護孩子的物權意識,尊重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意願。

孩子不愛分享是自私嗎?你需要了解下“物權意識”敏感期

告訴孩子“分享”的意義

當孩子還沒有掌握“借”與“還”的概念時,他們是不知道“借”出去的物品是還能完璧歸趙的,而是片面地認為一旦離開手邊,就意味著失去。因而父母可以透過告訴孩子“分享”的意義來幫助孩子認識“分享”和“給予”的區別。

分享意識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首先要建立自我意識,建立我、你、他的關係,而後才能在反覆的社交活動中,逐漸體會到分享的快樂。被強迫分享的孩子因為內心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滿足,才會真正變得“自私”。

一般來說,寶寶要到4歲之後,才能做到心甘情願地分享。同時請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自帶光亮,在他們善良的內心裡,都是願意分享的。

別急著讓孩子“分享”,先把孩子的內心填滿才更重要。

雙胞胎男寶媽媽,美國父母效能訓練認證講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教育與發展心理學研修生

關於育兒,如果你也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提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