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電影《我的姐姐》的結局產生了很大爭議。

原因是電影前半段一直在鋪墊安然的獨立,但到結尾一下子洩了氣,安然最終又沒有把弟弟送養。

前面立了這麼大一個Flag,後面又自己打臉;前面起了這麼高一個調門,後面又沒唱上去。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所以,《我的姐姐》是一部非常擰巴和無奈的電影。

擰巴的地方在於,主人公的人物弧光符合編劇原理,但沒有滿足觀眾期待。

姐姐開始強烈反抗“扶弟”最後轉變為接受“扶弟”,是典型的人物弧光,即主人公從故事開始到結尾需要產生變化。

雖然人物弧光做足了,但這個變化與電影前面給觀眾鋪墊的審美期待完全背道而馳,讓觀眾產生一種“被騙”的感覺。

影片把安然塑造成一個唐·吉訶德式的人物,舌戰全家,手撕倫理,突然猜到結局:

這部電影的結局肯定要被罵死了,安然這個主人公一定會有人物弧光,一定會產生變化。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無奈的地方在於,能上映的電影一定是樂觀的理想主義主控思想,同時電影沒有解決它提出的問題。

所謂理想主義主控思想,就是上揚的結局,正面的觀點。

不過,電影最終選擇的上揚和正面的標準,是姐姐沒有去追求自我實現,而是決定留下來照顧弟弟。

片中姐姐已經找到一個折中方案,一個富裕的好家庭領養弟弟,這樣既不耽誤自己的追求,也不會讓弟弟受苦。

但這個算是“解決了問題”的結局並沒有被選擇作為結局。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我們期待著電影可以解決社會生活中的某個問題,但電影並不能提供解決方案,它只是生活的反映。

電影不可能像搞研究一樣給出三套方案,分別評估它們的優劣:

方案1:

姐姐放棄考研,留下來照顧弟弟。這一方案對姐姐不太公平,但符合主流親情倫理觀;

方案2:

姐姐堅持考研,弟弟被富人家領養。這一方案對弟弟不太公平,但可以解決問題;

方案3:

還可以選擇開放式結局,電影就停在姐姐簽字時結束,留給觀眾去決定;

這三個方案一個是左的,犧牲姐姐換來一團和氣;一個是有的,犧牲弟弟,對弟弟不近人情,但在功利上雙贏;最後一個是中庸的,不置可否,任人評說。

左、中、右三個方案本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但電影前面都在向“右”論證,為“右”提供了充分的論據,最後卻突然180°掉頭選擇了“左”的結尾,是這部電影最無奈的地方。

因為電影既無法解決問題,也無法自主左右自己的價值觀,還是要向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妥協。

這股力量選擇犧牲姐姐,細思極恐。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除了這個備受爭議的結局,《我的姐姐》中還有幾個細節:

1。 弟弟全場最慘

電影名為《我的姐姐》,但很多人都說應該叫《我的弟弟》,或者調侃張子楓曾經主演過的《快把我哥帶走》而叫“快把我弟帶走”。

雖然全片的壓力都在姐姐肩上,但最慘的是弟弟,因為面對父母突如其來的死亡,只有弟弟處在懵懂的年紀。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他不明白父母雙亡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想媽媽,看到和爸爸一樣的車去追,以及想吃媽媽的肉包子。

這種變故對弟弟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太殘酷,就像電影中弟弟對姐姐的臺詞說:“我現在只有你了。”

其他親屬包括被犧牲的姐姐,都已經是明白事理的成年人,他們都能理解這場變故並能主動調節自己,但弟弟卻不懂,他只能接受這個悲慘的命運,任由親屬之間作親情交易。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很不幸弟弟成了那種不幸的人,未來他會用一生去治癒自己的童年。

2。 男性全場最爛

電影《我的姐姐》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設定,就是片中出現的男性都不太行。

肖央飾演的舅舅是典型代表,整天沒有工作遊手好閒,只會打麻將賭錢,作為長輩還要找姐姐要錢。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他的形象就像現實生活中我們周圍的那個不靠譜的舅舅或叔叔。

姑媽家的兩個男性角色同樣很爛,姑父因病生活不能自理,表哥也是看上去不太聰明的亞子。而且安然小時候在姑媽家長大時,被表哥當沙包打,還被姑父偷看洗澡,實在太氣人。

梁靖康飾演的安然男朋友好像一個沒長大的媽寶男,只聽媽媽的話,一直沒和媽媽說要考研。

還有和安然父母撞車的司機,雖然事故責任不在他,但電影明顯暗示他是酒後駕車,撞車後逃逸才沒有被檢測出酒精。

把這些男性角色處理成這樣,也許是電影對“重男輕女”觀念一種暗暗地諷刺。

3。 父母全場最壞

電影中最讓人氣到高血壓的就是安然的父母,他們是電影塑造的中國式“重男輕女”思想的一個典型形象。

安然父母為了合法要二胎,居然和計生部門的人說自己的女兒有殘疾,讓女兒裝瘸子,被發現穿裙子後遭到一頓毒打。

這樣的父母真的不配做父母!

所以我們在電影前半段看到安然出現的形象都是短褲或褲子,直到最後姐姐和弟弟和解,她才穿上了裙子。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另外片中安然男朋友的父母親屬也是控制狂,而且第一次見兒子的女朋友就把她當作生育機器。

男朋友父母親屬只有幾句臺詞,但每句都是對女性人格的泯滅,一開口就說未來讓安然和自己一起住,只要換個大床就好,然後就是要他們生娃封紅包。

這就是他們眼中女性的地位和唯一功能。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4。 攝影全場最佳

最後,很多觀眾看完《我的姐姐》會有壓抑的感覺,其實和這部電影的攝影有很大關係。

全片給了張子楓大量近景和特寫鏡頭,以及封閉式構圖,還有貫穿全片的藍綠冷色調。

只有在結局前姐姐和弟弟和解的一小段才出現暖色調,其餘時間都特別冷綠。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這種調色,再加上特別有壓迫感的特寫和構圖,讓影片看著特別壓抑,觀眾就像姐姐安然一樣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的姐姐》的攝影指導是樸松日老師,此前火遍全網的微電影《啥是佩奇》,口碑佳作《過春天》等作品的攝影就出自他之手。

電影《我的姐姐》給安然營造出的那種困境,一方面來自張子楓的演技,另一方面攝影也功不可沒。

《我的姐姐》揭開中國式家庭重男輕女的傷疤,還有哪些魔鬼細節?

攝影指導樸松日

這部電影雖然是現實題材,但實際上它的攝影技法非常風格化,鏡頭語言傳遞出很多情感。

總結來說,生育二胎、大齡產子、重男輕女……每個人身邊都會有這樣的家庭,或者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個角色。

當父母突然離去,一個被輕視的姐姐應該怎麼處理那個被重視的弟弟?

對於弟弟,安然從不怨恨,弟弟最無辜也最無助。

她很清醒地認識到,弟弟並不能選擇自己成為誰的孩子,雖然他的降生讓她成為一個背景板。

片中舅舅說兒女都是父母留下的債。

希望當父母撒手人寰時,不要給兒女留下如此痛苦的親情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