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第一次看到“修武”的名字,有一種大刀闊斧的感覺,是一種從深厚底蘊中開闢出“新路徑”的魄力。

這個紮根在中原腹地的村莊,在時間流變中形成了自己的山川風貌。自2020年一場名為“鄉村考現學”的綜合性展覽起,位於河南修武縣的“大南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聚合著當地歷史、文化、旅遊與風物,大南坡透過教育、設計與思想力量讓我們看到中國萬千村落可能存在的“另一種面貌”。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一年之後,我們再次來到大南坡,想看看這裡有什麼變化——當中國的一個典型村莊走向眾人視野後,它的改變究竟如何影響著當地的人群和生活?這其中的能量又從何而來?

01

“南坡秋興”第二年

如果說第一年的「南坡秋興」是用一種既深刻又完整的“敘事手法”讓人們初識當地的農業、歷史、文化及風貌。

那麼今年的「南坡秋興」則透過更加鮮活可愛的“互動形式”,讓天南海北的人們走進村莊內心,破除隔膜,切實感受了一把當地生活。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村民(上)與來客(下),河南修武大南坡村 / 攝影:宋崇飛

整個十月,僅僅為期兩天的活動,卻讓村頭村尾人頭攢動。如我們所見,也出乎意料,這個曾以挖煤而興的鄉村,竟頭次因旅遊而“興盛”——今年一月,大南坡已成為第三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除開去年就已呈現的碧山工銷社、方所鄉村文化·大南坡、大南坡藝術中心等改建內容具有接待遊客能力;還有很多村民也參與其中,這其中繞不開的一定是“牛爺爺家的院子”。

牛爺爺一家都在大南坡生活,今年活動期間更是呈現出地道的“大南坡村民家宴”。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牛爺爺家的院子“村民家宴” / 攝影:背心©一築一事

78歲的牛秉富是大南坡的文化人,他上過初中,當過教師、村幹部;好客熱情的性格讓來客們守著他家的小院兒不想走,人們一波又一波,跟爺爺聊吃食、聊生活、聊藝術、聊變化。

作為南坡懷梆的成員,牛爺爺與村民們找到了鄉村美學的意義,他聊:“藝術啊,藝術就是讓人改邪歸正……”大家掌聲雷動,聽得津津有味。而今年的新變化不止南坡懷梆的藝術氣氛高漲,還有村民自營的民宿“牛大爺的院子”也如火如荼;以及方所書店的工作人員也全都是當地人參與運營……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由村民自營的民宿“牛大爺的院子” / 攝影:徐薇

不難發現,經過一年的時間,村民自營、村民自主的內容和現象越來越頻繁。

在村口的碧山工銷社,新增了許多當地村民的“創作品”。

在此次「南坡講堂」中,作為鄉村手工代表的杜娟,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熱愛手工的她編織了很多玩偶,她說自己期待可以開一家工藝品店。現在,她的創作品被呈現在工銷社裡。還有村裡的“巧手奶奶”,她喜歡編織五顏六色的提籃,這些獨特的“藝術品”也在其列。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碧山工銷社裡南坡村民的手工藝品 / 攝影:背心©一築一事

碧山工銷社樓下,新來客「Localand本地食館」也已落位。這個來自西安的品牌,從一本在地雜誌到如今先後於西安、成都、大南坡落地的複合空間,一直記錄著人與記憶、城市有關的事。而接下來,它又會怎樣書寫大南坡的記憶?值得我們期待。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Localand本地食館」 / 攝影:三金

在方所對面,新增了一間音樂教室。此前,大南坡的少兒藝術教育仍主要在美術領域,這次五條人捐助音響、影碟、卡拉OK以及各種樂器,借“南坡秋興”之機,大南坡音樂教室就此創設。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音樂教室迎來了首批老師:小河與五條人。他們與大南坡的小朋友一起創作了一首名叫《森林裡的一棵樹》的歌。/ 攝影:宋崇飛

正如我們所見,村莊的生活正在變得更加富足,無論是村民的自發性與創造力喚醒沉睡的山村,還是在外來新客的流量帶動之下,大南坡正以前所未有的整合形式發生改變。

拋開那些宏觀課題,不再去討論學者口中“從城市化轉向鄉村”,大南坡所踐行的是一步一步地爬上陡坡、踏過土地,量出生活真實的厚度與高度。

02

我們“共振村聲”

從村口一直往裡,一路上陣列海報中的“共振村聲”赫然眼前,這四個大字正是本次活動的主題。

“共振村聲”的不止是村民和大南坡計劃引入的品牌,也不僅是新增的空間內容,還有讓人印象尤深的文化事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南坡懷梆劇社在宗祠 / 攝影:邱子©一築一事

音樂的共振

大南坡藝術中心往前的趙氏宗祠,是現在南坡懷梆劇社的排練室。從去年五月,懷梆戲再次登臺喚醒村民久違的記憶,直到年底大南坡團隊決定給村裡的懷梆劇社做一套唱片。

土生土長的懷梆戲要出唱片,怎麼出?誰來出?

——這事兒絲毫沒耽誤。

“從今年3月,丁路和張鑫到大南坡錄音和錄影開始,再到張曉舟提議可以由摩登天空來出這套唱片:從這張《南坡懷梆2021》開始,Modernsky Worldmusic廠牌開啟了一個新的方向,一個新的唱片系列——以村、寨、鄉為單位,以田野錄音和人類學視野,去進行調研、錄製、出版。”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南坡懷梆唱片首發 / 攝影:李耀(上),趙澤旭(下)

以音樂為座標,我們走到一個懂得欣賞和保留「傳統文化」的階段

——有人開拓新篇章,有人追根溯源,一個是現代化的藝術呈現,一個是深挖本地特質的心境,看似兩端的彼此卻互相創造出新能量。

這樣的共振,不僅讓方言和經典從山村傳唱出去,也讓音樂開啟了一個新方向。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南坡懷梆唱片首發 / 攝影:李耀

2006年,張曉舟在深圳和廣州策劃了一個民謠音樂節,命名為“重返大地”,時隔15年,受左靖的邀請,張曉舟為大南坡策劃了第二屆“南坡秋興”的音樂行動,並將之命名為“從大地出發”。

重返和出發,是同一條道路,重返是為了認清來路,出發是為了創造未知的未來。而“大地”並不僅僅指向懷舊的鄉愁,早在35年前崔健已經道破了“鄉愁”的現代性命運——“腳下的地在走,身邊的水在流(《一無所有》)”,不斷出發的,是大地上川流不息走動的人,流動的人。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秋興音樂會 / 攝影:王藝達

“共振村聲”的標語,高掛在大南坡的戲臺。不僅是城市的人們要來共振村聲,而且“村聲”的共振也將波及城市。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五條人、小河在秋興音樂會上合作演出 / 攝影:三金

展覽的共振

在方所鄉村文化·大南坡的一個空間裡,花花綠綠的色彩蓋滿了整間屋子,這個由廣州美術學院師生指導的兒童畫展《你的歌,我來畫》是大南坡小朋友根據小河和五條人的歌製作而成。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兒童畫展現場「你的歌,我來畫」 / 攝影:徐薇(上)、《中國那麼美》劇組(下)

除了孩子們根據音樂完成的繪畫作品之外,部分春季課的實踐成果也在共振村聲展廳呈現,其中包括有大南坡植物圖冊、門簾的故事。

大南坡美育課程開展一年,兒童們在不同型別的藝術課中逐漸開始建立自己多元的思考,

真誠又可愛的想象力是她們與世界的共振方式。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共振村聲廳 / 攝影:背心©一築一事

電影的共振

大南坡“孩子們的電影節”展映單元,總共由8支影片構成,這些作品都是大南坡小學的孩子們在黃驥導演指導下,獨立拍攝、剪輯、“宣發”的首支影像作品。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孩子們的電影節展映現場 / 攝影:王藝達

這是一場獨一無二的電影展映,鉛筆字歪七扭八組成的電影名、手工繪製的電影海報和門票,它被大家稱為“南坡秋興現場最特別的驚喜”。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孩子們自己製作的電影票 / 攝影:方凌霄

從校園故事、家鄉戲、手工藝,再到圖書館、牛爺爺民宿,孩子們的電影故事讓人意猶未盡,也讓我們走進大南坡的內心和這裡的日常生活。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老村小館前大南坡的兒童們 / 攝影:宋崇飛

而與孩子們充滿輕鬆、快樂和期待的電影故事相反的,是深夜展映的賈樟柯最新電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在深秋幾近零度的廣場上,這部圍繞著中國作家與其鄉土情結、寫作故事的電影慢慢落幕。追根溯源,在縣城和村莊中尋找兒時記憶似乎引人共鳴。在賈樟柯的電影中,這一代作家與自己的家人、與時代環境的關係,

從鄉村中開始,也在鄉村中尋找到答案——我們這一代人與自己故鄉之間的羈絆如此深刻。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電影放映,分享嘉賓:梁鴻、王亦梁、吳琦 / 攝影:三金

03

一個村莊的秋收

其實中國人關於“鄉村”的話題從未停止過,從梁鴻筆下的《中國在梁莊》,讓我們看到城市化程序中村莊面臨和存在的問題以及人物故事;到近幾年關於“鄉村營造”、“鄉村建設”議題的興起。

“鄉村”在我們的印象中,樸實、可愛、具有某種根源性。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 / 攝影:背心©一築一事

但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

提及鄉村早已不用宏大敘事,不必強調追溯“農耕文明”,也無需將其與「都市化」二元對立,

我們的鄉村正以一種輕盈的方式發生變化:

大理喜洲

“卸下了人造獵奇式的裝扮,迴歸到鄉村美學的本質,從而使跨民族的人們都產生共鳴。”;

大理鳳羽

“像編輯一本雜誌一樣,去重新編輯這裡的大地、群山、溪流”;

莫干山裸心谷

透過一個個小而美的專案“吸引更多城市中的理想主義者們進入鄉村工作、居住、社交,能更自由自在地嵌入到有品質、有活力的鄉村生活中來。”;

彭州小石村

“透過對村民日常的持續運營,對村內公共體系的再造,以及與專業人士的相互信任,所走出的一條更堅實而持久的再生之路。”;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理喜洲、大理鳳羽、莫干山裸心谷、彭州小石村

貴州黃崗村因“百美村宿”

的公益專案“拾起鄉村脈絡,探索鄉村運營的商業邏輯”;

浙江松陽

,用八年時間“結合在地文化,從學術、人文與商業融合的視角,完成了舊街區更新、老屋改造,業態啟用和文化重塑,由點及面,觸發了一場影響深遠的鄉村振興運動。”;

南京蔣山村

,不單純聚焦於鄉村旅遊,而是建設村落自身的產業基礎,正如背後的建築團隊所言:“我們去最佳化鄉村的生活環境,讓村子裡缺失的一些城市現代生活或精神體驗再次出現,豐富村民的生活,那也是一種‘振興’的方式。”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百美村宿”公益專案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南京蔣山村

還有很多來自天南海北的“鄉村”,正在以各自的地方特色、文化歷史、鄉土風味為原點,創造著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

放眼當下,越來越多年輕一代選擇重返鄉村、留在村莊,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建設鄉村。他們熱愛風物、熱愛農田、熱愛當地的文化,她們也熱愛鮮活的生活與自然的可愛……

“鄉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出現——比如越來越多的地方特色樂隊走向大眾,以各自的“方言”為座標,更廣泛地讓人們聽到某個村莊、地區的聲音;比如越來越多的電影節、攝影展在縣城和村莊開始,講述人與村莊、人與故鄉之間的羈絆和感情。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 / 攝影:背心©一築一事

我們從電影、音樂、綜藝還有短影片……各種各樣的媒介認識鄉村、走進鄉村、感受鄉村。

就像最近由騰訊影片播出的紀錄片式綜藝《中國這麼美》,讓我們看到透過“音樂+旅行”這樣輕盈的方式,走進某個村落,是一次挖掘在地文化、對外發聲的好機會。可愛的鄉村被推向幕前,讓我們看到了更多鄉村建設的可能與路徑。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五條人樂隊、張曉舟和嘉賓們在村民家宴上 / 攝影:《中國那麼美》節目組

這檔綜藝透過痛仰樂隊、五條人樂隊、九連真人、康姆士樂隊、低苦艾樂隊、張尕慫、李敬進、小河、陸晨、鍾立風、莫西子詩、蛙池樂隊九組音樂人及其朋友的不同視角,去往中國的九個城鎮與鄉村,觀察並體驗當地生活。

其中有一期便在“大南坡”進行錄製,和五條人、小河一起記錄這裡的日常生活。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南坡秋興」“共振村聲”活動

圍繞鄉村建設的“新嘗試”帶來了改變,產生火花,改變了或多或少一部分的世界。“新”不代表必須形成一套經驗系統,而是由新的方式、新的一代認識鄉村,以“新視角”詮釋鄉村,不要著急定義,探索和創造的過程更重要。

我們從鄉村中選擇、實驗、創造,透過藝術、設計、建築、運營的多元方式,形塑著十年後大家共同留下的文化。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一個村莊的秋收

大南坡 / 攝影:邱子©一築一事

時至今日,大南坡或許還未形成人們所說的“理想鄉村”,它也不該以村莊未來發展的“滿分案例”來評判。大南坡是典型的中國鄉村,但它也無法被輕易定義——

過去,它的土壤培育了我們的文明;當下,它承載著我們精神上的“豐收”。

站在大南坡的第二年,期待它未來每一年的“秋收”。

主編:牧之、鶴鶴

編輯:邱子

撰稿:邱子

攝影:詳見圖注

設計:阿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