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健康心理需要換位思考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著名的“三山實驗”。在一個立體沙丘模型上錯落擺放了三座山丘。第一步,讓兒童從前後左右不同方位觀察這座模型;第二步,讓他分別看四張從前後左右四個方位所攝的模型照片;第三步,詢問他,站在各個不同方位的人看到的分別是哪張照片?結果顯示,2~7歲的兒童認為,別人在另一個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樣的。7歲以後的兒童能根據站在不同方位的人選擇不同的照片。透過這個實驗,皮亞傑認為,2~7歲的兒童採取一種自我中心的“我向思維”。他們只會用自己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會覺得全世界的想法都跟他們一樣,感受也一樣。在成人看來,這是孩子“自私”。其實不然,他們只是還沒有學會換位思考。

健康心理需要換位思考

1932年,瑞士精神病學家布勞伊勒提出了“我向思維”的概念。這是指一種從自己的立場、觀點去認識和評價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立場和觀點去認識、評估事物的思維方式。“我向思維”不考慮客觀實際,不按照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程式,也不依靠歸納、演繹得到符合邏輯的結論,而是光憑直覺、想象、幻想或白日夢,我覺得怎麼樣便是怎麼樣。實體模型下的“三山實驗”,7歲以上小孩基本上都能正確回答。但是在心理範疇下的“三山實驗”,活了一輩子人的也不敢說能夠全部答對。

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是“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思考方式。換位思考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對方聯絡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換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諭,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著大意相同的話。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馬太福音》:“你們願意他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他人”,如果我們不會換位思考,就容易被“第一人稱視角”困住,陷入“當局者迷”的陷阱。

健康心理需要換位思考

站在邏輯角度來分析,不會換位思考,其實是違背了“同一律”。同一個概念和判斷,為什麼不能一視同仁?一個婆婆對鄰居說:“我兒媳婦好吃懶做,每天睡到中午,不做家務,連吃的都要讓我兒子給他送到房間去,真是太過分了!”鄰居又問她:“你女兒嫁的還不錯吧?”婆婆說:“嗯吶,女兒過的很幸福哦!公公婆婆對她很好,也不用做家務,週末到處去玩,還可以睡到中午,女婿還會煮東西送到房間給她吃。”

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人。

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喜好、邏輯強加於他人身上。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才能夠真正瞭解他人的所思所想。一頭豬、一隻綿羊和一頭奶牛,被牧人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天,牧人將豬從畜欄裡捉了出去,只聽豬大聲號叫,強烈地反抗。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嚎叫,於是抱怨道:“我們經常被牧人捉去,都沒像你這樣大呼小叫的。”豬聽了迴應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啊!”

健康心理需要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地寬恕他人。

有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問題,彼此覺得對方在冒犯自己。每個人各執一詞,自以為是,不斷強調自己的理由。可曾問過自己,這是全部真相嗎?有沒有別的解釋?《聖經》中有一個故事,眾人抓到一個妓女,把她帶到耶穌跟前,準備按照律法,用石頭砸死她。耶穌說,你們中有誰覺得自己是無罪的就去向她扔石頭吧。眾人聽了,都沒有扔石頭,一個接一個散了。柏楊先生曾在《中國人史綱》裡引用過這個故事,他說:“幸虧故事發生地點不是在中國,如果是在中國,那麼深受孔孟教誨的中國人為了表白自己無罪,一定是紛紛向她扔石頭。”當我們用一個手指在指點別人的時候,別忘了還有三個手指正指向我們自己。《增廣賢文》裡有句話說得好:責人之心責已,恕已之心恕人。批評別人時要想想自己做得是否夠好?寬恕自己時也要想想對別人是不是太苛刻?一味的恕己責人,只會讓自己不思進取,蠻橫無理。

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地成就自我。

克魯泡特金在《互助論》中說:只有互助性強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對人類而言,換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換位思考是人類經過長期博弈,付出慘重代價後總結出的黃金法則。這是一種能力,一種智慧。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對方需求,可以左右逢源,事業有成;學會換位思考,客觀分析事物,可以清醒頭腦,茅塞頓開;學會換位思考,樂於寬恕他人,可以和諧關係,減少衝突;會換位思考,勇於躬身自問,可以改進不足,獲得成長。

作者:羅偉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級社會工作師/公共管理碩士

謝謝關注!歡迎轉發。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