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善長一語點破朱元璋,效法高祖遠高於高築牆九字王霸戰略

對於朱元璋來說,李善長是雪中送炭式的人物。朱升和劉基劉伯溫不是,特別是劉伯溫更僅是錦上添花式的人物。再加上他屬於“元朝忠臣的原罪”,勢必在朱氏紅巾起義軍中屬於弱勢者。每當鬥爭之時,在元朝他選擇避難,在明朝同樣如此。但最終,劉伯溫沒有躲開,到底是誰殺了他,只有動手的人恐怕才能清楚。

人首先要活著,這個是基礎,除此以外都是白扯

沒有李善長,朱元璋從小變大的可能性都沒有,還遑論什麼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有人會說,他活著是靠武將。但武將只管打仗,怎麼打、如何打、打完了如何善後等等,則需要文臣智囊去考慮。

李善長一語點破朱元璋,效法高祖遠高於高築牆九字王霸戰略

劉福通、陳友諒論實力和對元朝的打擊力度,都比朱元璋要強大。手下能征慣戰的武將也不少,為何他們最終或者敗於元朝和自己人多面夾擊,或者敗於朱元璋?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李善長的“效法高祖”政策。

那是1354年,朱元璋1354年年初,朱元璋率領親信中親信“二十四將”離開“是非窩子”濠州前往定遠、南下滁州。在前往滁州的路上,李善長投軍。按照史料的說法,這時的朱元璋手下有兩萬多人,其實,真實的實力用八個字就可以評價“烏合之眾、草莽之夫”。別看人多,就憑當時的戰鬥力如果遇到元朝正規軍四五千人,有一位勇猛將領率領,我還真不相信朱元璋能是對手。

為什麼?就源於此時的他們比“強盜有些紀律而已”。

李善長一語點破朱元璋,效法高祖遠高於高築牆九字王霸戰略

離開是非窩子,代表朱元璋有大智慧!濠州那幫“領導”根本算不上“能幹事兒”的人。自古至今,如果領導不能幹事兒,作為下屬必須要儘快建立自己的班子兒,否則只會跟著領導一起敗亡,在這點上說,朱元璋非常有智慧。但以朱元璋的家境、乞討經歷看,朱重八的心理能夠有什麼“知識”我是不信的,他有的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情商”,因為家境悽苦、總受氣,他的那股“人上人的心理驅動的看人、看事”眼觀很獨到。

而這時,李善長的“效法高祖”如醍醐灌頂般,讓他清楚了許多。

想要成大事兒,必須懂歷史,朱元璋當時能懂什麼歷史呢

人們經常說“歷史有什麼用?”,其實,歷史的最大作用是給活著的人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如何做人做事、在什麼環境下生活得會好些。當然,懂歷史未必會按照歷史給出的路去活去做。那麼,如果你願意呢?你選擇歷史上的人,借鑑他的做法、彌補他在歷史中的錯誤,那麼,其結果肯定比歷史偶像要好。

李世民曾說“三鏡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李善長一語點破朱元璋,效法高祖遠高於高築牆九字王霸戰略

其實,歷史也可以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只要你把正衣冠的真實含義理解就行,那不是真的“正衣冠”而是一種“給人的形象感”。對於這一點,朱元璋就非常不錯。面對元朝打破“中原百姓已經形成趨勢的儒家生活、儒家思想秩序”,朱元璋在建國後進行了“儒家日常生活運動”,從法律到習俗,從人們的起名字、行走坐臥、穿衣打招呼等全面角度,按照儒家的“等級秩序”進行規範,甚至左手拿著糖右手拿著刀逼迫你按照“他的生活規範”去生活,這就是“正衣冠”。

李善長遠高於朱升的九字王霸之道

李善長提出的“效法高祖”是一個籠統的戰略,朱元璋當時的知識儲備恐怕只有一點他很明確“裝慫、整頓軍紀”。後者不用說漢高祖劉邦,以朱元璋當時的知識儲備也會懂得。1357年,朱元璋已經“初具龍形”或者說從泥鰍變成大蛇後,朱升給了他九個字: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李善長一語點破朱元璋,效法高祖遠高於高築牆九字王霸戰略

對於這九個字許多人都過高地給予了評價,認為朱元璋的成功靠的就是這個戰略。但是,這九個字仍然逃不脫“裝慫”二字。“效法高祖”四個字已經將其包括了,只不過朱升的“九字王霸之道”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劉邦成功的“最主要”或者說關鍵因素。但其他重要因素並沒有說,比如說“劉邦重要三傑”“約法三章”這些作為,難道對劉邦的成功作用不大嗎?

“九字王霸之道”可以保證朱元璋成功。

但張士誠難道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按照“九字王霸之道”去做嗎?朱元璋如果沒有“人才聚攬”、劉邦的“暗中積蓄力量”的作為,“九字王霸之道”也是沒用的。

李善長一語點破朱元璋,效法高祖遠高於高築牆九字王霸戰略

朱元璋對李善長是“念舊情”的:大明建國第一功臣談

半仙兒劉伯溫、第一功臣李善長與大元劉秉忠

影片

羽扇綸巾的朱元璋:劉福通殺奔元軍,張士誠拔刀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