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提及今夏最火的綜藝節目,必定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這檔豆瓣評分高達8。6分,每經播出必霸屏熱搜的節目。

5月25日,再次因一則vlog登上熱搜榜,同上的熱搜的還有伊能靜18歲的兒子哈利。

影片中,伊能靜正努力練習著,由兒子一手操刀編排的舞蹈。練舞期間,兒子哈利還誇她為“小可愛”。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正因這段影片,網友們發現哈利,竟是如此“異類”:

做美甲、畫淡妝、戴耳環、戴戒指,小身板跳起舞來比女生還妖嬈……

隨後,他的“異裝照”更被網友扒出來。頭頂長髮,身著束身短裙,一臉妝容精緻,自信的微笑。這張“男扮女裝”的照片,瞬間引發了很多非議。

有網友為此覺得羞恥:“一看就是在博眼球,太給爸媽丟臉了。”、“還比什麼賽,好好管管兒子最重要。”有甚者,還自己腦補出了“同*戀、父愛缺失、性格古怪”等等劇情。

可身為媽媽的伊能靜,並沒有因為外界的眼光和評價,去要求兒子改變,而是選擇無條件支援他的任何決定,做他最堅強的後盾。

18歲的哈利,作詞寫歌、畫畫、跳舞、設計服裝、演舞臺劇等等,幾乎樣樣精通。也沒有耽誤學業,功課從來沒有低於A,且同時被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和紐約帕森斯大學所錄取。

如此全能,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當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他的“異裝照”時,我卻因為“伊能靜的育兒觀念”陷入了沉思。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作為媽媽的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想以什麼樣的教育方式,需要具備哪些特性,才能教育出一個品行兼備的孩子呢?

1.不做“控制型”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包辦型的父母”、“控制型的父母”,存在於許許多多的家庭之中。在意見相左時,父母們常常以“你還小,懂什麼,聽我的”幫孩子做好選擇,有甚者更是打著“我這都是為了你好”的旗號,從學習,到報取興趣班,再到填寫志願表,畢業工作等等,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完全順從自己,服從自己的安排。

其實,孩子成長中需要的是“被看見”。哪怕是家長眼中錯誤的行為,不理智的決定,他們都希望父母能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理解,而不是一棒打死,或一味地灌輸道理。

就像伊能靜在節目中,所提及的往事。有一次,她覺得編劇不錯,想讓兒子哈利去學,可兒子卻對剪輯更感興趣。兩人為此展開了一場爭論。過程中,她意識到自己把過多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了,限制了孩子太多。反思後,最終她選擇了聽從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選擇。

傾聽孩子的意見,瞭解孩子選擇背後的原因,比去與孩子爭奪主導權更為重要。

那些長期沒有被父母給予足夠的情感迴應的孩子,猶如經歷了一場“無形的精神虐待”,雖不見傷痕,卻傷得最深,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2.活出自我的媽媽,是孩子成長的力量

出道36年,發過23張專輯,兩次入圍金馬獎影后,節目年齡最大的選手,在被問及為什麼改變主意前來參加時,伊能靜坦然道:“為了活出自我。”

她有所感想地說道:一開始的出道,是為了賺錢養家,舞臺之於她更多的是謀生的手段;之後的“退隱”,是為了更好的養育下一代,卻從未為自己好好活過一次。

以至於,在女兒眼中她成了“只會做牛排的媽媽”。

自古以來,外界為女性貼上的標籤,不是“相夫教子”,就是“勤儉持家”。一旦結婚生子,媽媽們就必須犧牲自我事業的上升空間,犧牲自己的業餘時間、興趣愛好,及朋友圈。經年累月,在孩子與家務中奔波操勞,勉強顧上自己的一日三餐,卻顧不上自己的妝容穿著,更丟失了原有的興趣愛好,最後只能被稱之為“xx媽媽”。

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懂得強化自身成長力量的父母,才能成為孩子力量的源泉。同樣,當媽媽先活出自我後,懂得去尋找、去追求自我價值,更能得到孩子的認可,孩子也會追隨著媽媽的腳步,努力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3.不斷成長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榜樣

知乎上曾有一個提問,有一個特別酷的媽媽,是什麼體驗?

其中,有這麼一個回答:“自我的速度,這輩子也趕不上我媽的高度。”

原來,這位答主的媽媽,是個不斷超越自我型的媽媽。畢業留校任教,主動申請去內蒙古支教2年,只為更好勝任工作;之後結婚生子,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上夜校攻讀教育學;年近40歲,更不忘考研,併成功拿到碩士學位;學英語,只因兒女出國,想實現與外國人無礙交流;退休後,又報考CFA,為了進基金公司……

受媽媽正能量的影響,他們兄弟倆從小熱愛學習,工作後也不忘學習。

只有媽媽先活出自己要給孩子的典範,自然而然,孩子也會成為父母所期望的人。

因為天生模仿力超強的孩子,會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媽媽的一舉一動,並當作學習的榜樣。

所以,若是媽媽不思進取,孩子就會變得消極厭學;如果媽媽勤思好學,孩子則會長成一個不懼困難與挑戰,敢於冒險與嘗新的人。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這份橫跨10年,覆蓋24個國家的研究報告,顯示:職場媽媽的兒女更積極向上。女兒往往能擁有更成功的人生,兒子也懂得體貼家人。主要在於,他們將媽媽的努力與付出看在眼裡,並視為榜樣。知道只有努力才能過上更好的人生。

哈佛大學的這份研究,從側面闡述了,

努力成長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能起到積極作用。

孩子們會相信,透過努力,不僅可以提升自我能力、更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份榜樣,這份執念,會被孩子深深烙印在心底,成為未來通往成名之路,一份源源不斷的能量,支撐著孩子渡過漫長的黑夜,給予孩子樂觀與積極,迎接嶄新的明天。

4.懂得陪伴的媽媽,是孩子心底的溫暖

父母的缺失陪伴,是孩子童年的通病。

記得早些年看過的一個短片,內容大致是:一個小女孩滿心歡喜地打電話給爸爸讓他回家吃飯,卻遭到了“無情”的拒絕。爸爸說有飯局要應酬。最終,小女孩傷心地睡了,手裡緊緊握著一張一家三口一起開心吃飯的畫。直到這場由學校組織的親子匯演,小女孩終於有機會對著臺下的爸爸媽媽說出心底的“控訴”:“爸爸總是忙於工作上的事,媽媽也總是忙於自己的事,可其實我才是你們最重要的事。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確實,房貸、車貸、育兒養老費用的高壓生活,壓得父母們喘不過氣來,要麼臨睡前才能回家,要麼筋疲力盡回到家,卻提不起力氣再陪孩子玩。

之於大多數的父母而言,媽媽們無法像伊能靜一樣,為了陪伴孩子成長,選擇暫停工作,成為全職媽媽。

但日常中,每天抽出1-2小時的陪伴,總歸比常年的缺席來得更好一些。

別讓孩子每次的心情由期待併為失望;別讓他們內心的小火苗一點點的熄滅。這都可能致使他們無法對周圍建立安全感,更無法讓他們在成長中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

孩子的成長有且只有一次,錯過將無法彌補。工作是真的累,但不應該成為缺席孩子童年的託辭。

一個充滿愛的擁抱,一場安靜的陪伴,都能給孩子帶去溫暖,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常年在外奔波的媽媽也好,時時與孩子朝夕相伴的媽媽也罷,

重要的是,拿出你充分享受生活的態度,去影響孩子。

聰明的父母,懂得言傳身教的力量,懂得卯足勁綻放自我,只為讓孩子看到一個朝氣蓬勃的媽媽,

而不是一個只懂得出入廚房,一日三餐的媽媽,失去了自我的生活。

作為家庭靈魂的媽媽,在孩子性格和才能的養成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孩子的主要照料人,媽媽的一言一行,媽媽的教育方式,媽媽的素養,都會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直至一生。

伊能靜一條微博引發的育兒反思:媽媽你的全身心奉獻,真的好嗎?

在育兒的路上,每個媽媽都是艱辛、孤獨的,需要媽媽時時刻刻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溫和、穩定的情緒去陪伴孩子,傾聽孩子需求,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思考問題,和孩子像朋友一般相處。

最終,你就會發現:在孩子的童真世界裡,在體會孩子真實的內心需求時,媽媽也能慢慢豐盈自我,蛻變成更好的自己。而孩子也能受媽媽薰陶,快樂而幸福地成長成才。

互動話題:在養育孩子上,你覺得什麼最重要?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贊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