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中國的古人在《禮記》一書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知恥近乎勇。意思是一個人知道羞恥,那麼他就已經接近勇敢了。

這段時間,捷克總統澤曼在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會談時,為1999年捷克曾投贊成票支援北約轟炸南聯盟的行為,進行道歉,請求塞爾維亞人民的原諒。(

注:塞爾維亞曾是南聯盟的一部分,南聯盟全稱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澤曼表示,當初曾想反對北約的決議,卻孤掌難鳴,但這不能成為藉口,捷克當時缺乏勇氣。對於澤曼的道歉行為,武契奇表示塞爾維亞將“永遠感激”,因為這是自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以來,第一次有人為當年的行徑道歉。

事實上,捷克曾經是北約最為強勁的對手——華約組織成員國之一,(

注:捷克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該國於1993年分離為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國家

)在冷戰時期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峙中,捷克由於地理位置上身處歐洲核心地帶,更是北約與華約對峙的前沿陣地。

那麼曾經身處北約敵對陣營的捷克,為何成為了北約的成員國?昔日與北約抗衡的華約又去了哪裡?本期內容,就簡單地為您介紹一下,北約逝去的對手——華約組織。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在今天的世界舞臺上,北約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國際組織,經常出現在各種國際新聞中,最為頻繁的莫過於“北約東擴”、“俄羅斯抵制北約東擴”等諸如此類的字眼。

這個目前擁有包括美國在內,共30個成員國的軍事同盟集團,給俄羅斯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讓俄羅斯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來對付它們。

但如果沿著歷史的長河上溯至幾十年前,那時的俄羅斯並不孤單,對付北約的力量有包含俄羅斯的蘇聯,還有包含了蘇聯的華約組織……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1945年二戰結束,蘇聯的國際影響日益擴大,與蘇聯臨鄰的歐洲東部國家,紛紛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逐漸形成了一個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

與之對應的是在歐洲西部,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主義國家也靠攏在一起,並且由美英等國率先挑起了東西兩大陣營的冷戰。

先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呼籲美英等國聯合起來對抗蘇聯,接著美國總統杜魯門又丟擲“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利用經濟、政治等手段,把西歐國家都拉到自己身邊,充當遏制蘇聯的工具。

1949年4月,美、英、法等國在美國華盛頓簽署《北大西洋公約》,決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注:簡稱北約

北約成立後,美國重新武裝戰敗的聯邦德國,(

注:德國戰敗後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為民主德國,西部為聯邦德國

)並讓聯邦德國在1955年5月5日加入北約。

這一事件直接刺激了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等國認為此舉是在復活德國的軍國主義,為了對抗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同年5月14日,蘇聯和東歐8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波蘭首都華沙締結了《華沙條約》,隨後華沙條約組織正式成立,(

注:簡稱華約

)歐洲出現了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抗衡對峙的局面。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這種抗衡對峙可以說是冷戰史的重要一部分,最典型的表現,當屬雙方在核力量以及常規軍事力量上不斷競爭,並且雙方都頻繁地舉行軍事演習,進行直接的示威。

以華約為例,從1961年至1979年,僅大規模的軍演就舉行了100多次,人數少則數千,多則數萬。

儘管事後我們把這些演習稱之為演習,但在那個年代,誰也說不準演習會不會成為實戰的開始。北約與華約就這樣一直在競爭與示威中,有來有往的度過了三十多年。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在這三十多年中,捷克還不叫捷克,而是叫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同時也是締結《華沙條約》的東歐8國之一。

根據《華沙條約》的有關條文,捷克斯洛伐克調撥了8個師的兵力,與其他國家組成了華約的聯合武裝部隊,歸屬聯合司令部指揮,蘇聯也根據有關條文,在捷克斯洛伐克駐紮了兵力,八十年代時這個兵力人數約為5個師。

其他華約成員國與捷克斯洛伐克類似,都調撥了本國部隊參與華約聯合武裝,蘇聯也有駐軍在華約成員國的領土上。

不過蘇聯駐軍既是對抗北約的力量,也是蘇聯控制其他成員國的手段,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就曾被蘇軍控制過,不得不中斷了本國的改革事業。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頗具“新思維”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除了自己進行改革,也鼓勵其他華約成員國自行決定本國內政,實施改革,至於這些改革的結果是什麼,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了。

在進行改革前夕的1985年4月,華約國家曾召開一次首腦會議,把《華沙條約》延期了20年,20年到期之後還可以再順延10年,並且大家一致商定:

只要北約繼續存在,華約就不會解散

然而所有人都不會想到的是,在隨後的浪潮中,昔日的旗幟不但被撕裂,而且還變了顏色,這次會議的成果也成了空中樓閣。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1990年6月,華約國家召開會議提出:

華沙條約組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過去的對立條項已經不符合時代精神

。會議要把華約從軍事同盟改為政治同盟,並要求北約也這樣做。

結果會議剛結束,匈牙利就提出退出華約,隨後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在內的其他成員國,也紛紛要求退出。

1991年7月,成員國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廢除有關條文,正式解散了華約組織。

從1955年成立至1991年解散,華約前後存在了36年。但是在華約解散之後,昔日的對手北約非但沒有解散的跡象,反而規模比以往還要龐大。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原本,北約是為了應對蘇聯等力量而成立的,蘇聯既然已經不在,當時的人們認為北約也應該停止存在,因為它已經成為了一個“

沒有對手的拳擊手

”,甚至連北約組織的一些領導人,都在思考北約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中東歐出現的安全真空地帶,加上一些國家出現的動亂苗頭,和對軍事力量依然龐大的俄羅斯的心理恐懼,讓北約國家決定維持這一組織。

此外,美國也希望繼續透過北約來控制歐洲,並用北約來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再有就是中東歐的一些國家親近歐洲,遠離俄羅斯的想法,都成為了北約繼續維持,並且不斷壯大的動力之一。

於是北約在進行必要的職能調整之後,選擇繼續存在,吸納原華約成員國和原蘇聯加盟國的措施隨之跟進。由於這些國家基本上都在東邊,所以人們便稱之為“北約東擴”。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1991年11月,北約國家在羅馬召開會議,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開始與中東歐國家建立制度化的關係。

1994年,北約又提出“

和平夥伴計劃

”,該計劃的目的是加強整個歐洲的政治、軍事合作,鞏固穩定消除威脅,推廣民主原則。這個“和平夥伴計劃”也被看作是北約東擴的啟動步驟。

緊接著在1997年和1999年,北約又拿出“歐洲-大西洋夥伴關係理事會”和“成員國行動計劃”。總之,北約透過這些手段或機構,不斷增強自身的吸引力,同時為那些有意向加入自己的國家行方便之門。

1999年3月12日,原華約組織成員國波蘭、匈牙利和捷克經過兩年的入約談判後,加入北約組織,正式拉開了北約東擴,俄羅斯反東擴的鬥爭大幕。

時至今日,儘管昔日的華約國家大部分都成為了北約組織的成員國,(

注:它們是德國、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

)這場東擴與反東擴的鬥爭卻依然在繼續,只不過與當初相比,北約在吸納新成員的過程中顧慮更多,俄羅斯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制約力量也在一天天增強。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最後讓我們再把目光放到捷克身上,這個曾經是華約組織成員國的國家,在1989年的劇變之後,選擇“回到歐洲”,回到歐洲之前的1993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分道揚鑣,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捷克,時任捷克總統哈維爾就說道:

我們是北約大家族的一部分

1994年捷克與北約簽訂“和平夥伴關係”計劃,開始與北約進行合作,捷克的軍隊與北約軍隊舉行演習,軍人們去往北約國家的軍事院校接受培訓。捷克的外交和國防等事務,也按照北約的建議進行改革。

1997年7月,捷克開始與北約進行談判,積極為加入北約而努力,最終在1999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北約,3月24日北約開始對南聯盟進行轟炸,捷克支援北約的決議。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捷克如今選擇道歉,但最應道歉的不是捷克

作為一個為了“回到歐洲”努力數年之久的國家,似乎並沒有別的選項可以供它選擇,所以最應該道歉的,或許不是當時初來乍到的捷克,而是北約組織,是北約組織中一些唯恐天下不亂,打著“人權”旗號,卻肆意踐踏人權的國家。

內容來源:

曹麗瑋:《淺析北約東擴問題》,《國際政治研究》1997年第1期

葉章蓉:《北約的戰略前景》,《中共中央黨校學報》1995年第1期

胡瑜:《北約對中東歐國家的社會化改造——以捷克和羅馬尼亞為例》,外交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張曉:《社會主義國家的畸形軍事合作——華沙條約組織研究》,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