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竟然不是曹操說的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竟然不是曹操說的

文/蒙德說歷史 圖/網路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竟然不是曹操說的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三國演義裡的這句話讓很多人記憶深刻。每想起這話,一個自私殘暴的奸雄模樣就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這句話來源於三國演義裡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記載,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寧教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陳宮默然。

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為什麼曹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竟然不是曹操說的

在當時,曹操對獨攬大權的董卓十分不滿。想刺殺董卓,無奈沒有殺成,落荒而逃。董卓發現後馬上派人全國通緝,曹操差點被捕死於非命,多虧有陳宮幫忙救了自己的命。陳宮在幫了犯罪人曹操後。不得已也跟著一起逃跑。兩個人無處藏身,最後來到了曹操父親的好朋友呂伯奢一家。

呂伯奢看見好朋友的兒子前來拜訪,自然非常地高興。就騎著一隻驢去城裡打酒,想要好好招待客人。

然而不久在曹操和陳宮休息的時候,卻聽到了屋外傳來了一陣磨刀聲。並且嘴裡振振有詞“今天晚上就宰了你。”曹操聽見這句話,以為呂伯奢一家是故意招待自己,準備殺了自己去官府領賞。曹操這個人做事果斷,就跟陳宮出去把呂伯奢一家殺了。隨後,他倆卻發現在院子裡竟然有一頭被綁著的豬。兩個人恍然大悟,原來呂伯奢一家並不是要殺自己。

於是兩個人自知做錯了事,連忙逃跑。沒想到,正好遇上了打了酒回家的呂伯奢。呂伯奢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事,就被曹操一刀殺死。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竟然不是曹操說的

陳宮在旁邊無語了,驚訝地問,“你明知道事情緣由,怎麼還把他殺了?”

曹操回答。“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於是,陳宮愕然。跟著這種人,能有什麼好下場?兩人分道揚鑣。

這是由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寫的場景。當然,小說只是小說。也不能夠全然相信。

對於真實的歷史典故,《魏書》卻不是這麼記載。在歷史上,老曹帶著一幫人來到呂伯奢家裡。而呂伯奢剛好不在。他的兒子招待了他。看見曹操的財物,一時起意,想要搶劫。最後曹操為了不丟性命,只能夠殺了這些人。但是他沒有殺害呂伯奢,也沒有說那句話。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曹操自己記錄的。不能相信。

據《野史》記載,曹操聽到了磨刀聲後,以為是要殺他,於是,就先下手為強殺了呂伯奢一家。然而他並沒有殺了呂伯奢,也沒有說那句話,而是說,“難道這世上只有我對不起別人,沒有別人對不起我嗎?”可見當時曹操的心情是非常無辜的。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竟然不是曹操說的

還有一部書,《雜記》是這樣記載的,呂伯奢不在家,聽到了食器相碰發出的聲音,以為是刀劍之聲,是他們要殺了自己。於是他就把呂伯奢一家殺了。他還說了一句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有兩種意思了。

一種是“寧可我負別人,不能別人負我” ,還有個意思,“難道只有我對不起別人。沒有別人對不起我嗎?”後者顯然和曹操的性格不符。於是羅貫中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更鮮明而使用的。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竟然不是曹操說的

所以,曹操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他只是說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是一句沒有兇殘意味的話,只是平淡的一句話,“寧可我辜負別人,不能別人辜負我。”這也充分展現了曹操為人的自私,極度不信任別人,害怕被背叛的形象。

但結合當時的情況,亂世裡的混亂,曹操身陷險境,被全國人通緝,稍有不慎就會被殺死,誰知道呂伯奢一家會不會真心收留自己呢?在聽到了磨刀聲以後選擇殺掉,這是作為一個奸雄非常標準的強悍和果斷。如果沒有這些特徵,他也成不了之後的大業,也不能稱作為奸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