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周國平曾經說過:“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

每個人降臨於世,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都是孤獨的。我們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思想。

人生難以與他人長久同行,思想鮮于與他人同步同頻。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有些人沉溺於孤獨,將自己封閉在自我的繭房裡,拒絕外界的影響和滲透,活得執拗又孤僻;有些人難以忍受孤獨,不停地交朋友、找伴侶,卻在喧囂的繁華中丟失了自我。

如何才能在看清孤獨的真相之後依舊活得圓融自洽、而不被巨大的空虛感和寂寞感壓垮呢?

青年作家劉同給出的答案是:一個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我們需要以“一個人”的狀態,去張開雙臂擁抱生活的粼粼波光、萬千歡喜。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劉同於1981年出生於湖南郴州,現任光線影業副總裁,是當代青年作家,已出版了《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我在未來等你》等書籍,作品榮獲2017年度亞洲好書榜總榜冠軍、亞洲好書榜2018年度十大熱書等多個獎項。

他在2020年的新作《一個人就一個人》這本書中以生活隨筆的形式,講述了自己關於人生、愛情、親情、友情、夢想的思考,39年的生活起伏、得失悲喜凝結在白字黑字中,文筆平實而意蘊深長。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下面我們將從兩個方面走進這本書,去感受一個人的自我修行。

01、自己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即使曾跌跌撞撞、遍體鱗傷,仍需在與自我對話、自我開解中不斷向前奔跑

劉同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爸爸是醫院的教授,媽媽是護士長,父母從小就想讓他當醫生,但他卻固執地選擇了中文系,為此和父母有一段很長的關係僵化的時間。

畢業後,劉同進入了湖南電視臺工作,四年後跳槽到光線傳媒,成為一個孤獨的北漂,並在光線工作到了今天,整整11年。

劉同從24歲成長到35歲,職位也從節目策劃升職到了光線影業副總裁。

別人只看得到表面的光鮮亮麗,成功背面的那些焦慮、自卑、挫折和汗水卻被深深掩埋,而它們才是指引向成功的草蛇灰線,我們得以在這本書中窺見一角。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劉同在26歲那年,擔任了一個訪談節目的製片人,同時擔任了藝人合作部總監。

那一年有一場很大的頒獎典禮,有些出席的藝人需要帶著團隊來回,會產生一些差旅費。

在典禮結束後,公司一查賬,竟然發現了一部分假機票,牽涉的假賬金額高達好幾十萬。

劉同作為部門負責人,並沒有經手過報銷憑證,但還是和整個部門一起接受調查。天涯上開始傳言,劉同帶領全部門貪汙上百萬,即將被判刑。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那段時間是劉同最黑暗、最難捱的時刻,他身為負責人有一定的責任,不管是被降職還是停職,他在業內都抬不起頭了。

後來經過查證,劉同與貪汙無關,然而他的整個部門卻被解散了。

在26歲的他面前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從未想過命運的翻雲覆雨手竟然會以這種形式給予自己一記重擊,惶恐和挫敗如潮水般湧來,他以為此後的人生,只會一直向下了。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幸好老天最終沒有放棄努力正直的人。

在底下人全部犯了經濟錯誤的時候,劉同並沒有沾手任何一分,這給領導們留下了好印象,最後將他從藝人合作部調到了廣告部任副總經理,保護了劉同。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劉同深知機會的來之不易,在此以後更加認真、努力地工作,他感激公司的信任,拼命抓住了這一放手一搏的機會,並一路走來至今。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如果劉同在平時的工作中沒有那麼踏實肯幹,或者稍微動一點歪心思,那麼這個貪汙的案子就是他跨不過的坎,光線傳媒的領導們也不會如此費盡心思來留下他。

人活一生,就像是不斷打怪的超級瑪麗。我們不知道前路多麼厲害的怪物在等著我們,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往前奔跑,平時蓄力,戰時發力,遇海填海遇山搬山。

無論何時,我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踏踏實實地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儘量不要讓自己陷進負面、焦慮的情緒裡,去健身、去工作、去與人交談,做一切行動,等待轉機到臨。

02、人生而孤獨,幸好還有親情、友情、愛情值得我們倚仗,它們就是平淡生活裡的璀璨星光

一個人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但不代表我們因此會踽踽獨行。

我們的身邊有父母、有朋友、有戀人,有些人能夠相伴走過幾十年,有些人只是陪伴我們度過短短的一段時光,而無論時間長短,我們都需要用感恩的心去面對這些生命的過客。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在《友誼旅館》這篇散文裡,劉同講述了一對母子的故事。

兒子王真行是建築師,媽媽王有誼是開旅館的老闆,他們關係很僵,但在翻修旅館的過程中,王真行終於理解媽媽這麼多年來的辛苦和愛意。

王真行就像是每一個叛逆的、自以為是的我們,明明沒有看清事物全貌,就輕易下斷言,忽視了身邊最愛我們的父母。

願每一位看到這篇文章的我們都能夠沉下心來與父母開誠佈公地交談,放下成見,互相體諒。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劉同在《一個人就一個人》這本書中花了大量的筆墨去描寫他與朋友之間發生過的故事。

高爾基說過:“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在時光的淘洗下,能夠留下來的朋友,肯定都是那些與我們心意相通、相處輕鬆而非諂媚討好的人。

因為是朋友,所以即使將生活的壓力對著他們無故宣洩,他們也不會因此對你反目成仇;

因為是朋友,所以可以大晚上約出來,只為了吃一碗高鐵站旁邊的魚粉湯;

因為是朋友,所以我約上我的父母,你約上你的父母,一群朋友帶上一群父母出去旅遊,父母輩們也因此成為了朋友。

朋友是我們後天選擇的親人,有能帶領我們成長的朋友,有能安靜陪在身邊的朋友,有能帶給你快樂和活力的朋友,用開放的態度去尋找、對待朋友,我們也會看到更加開闊的人生。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劉同在新書中很少提及愛情,只描寫了一個摻雜了愛與友情的故事。

在異國他鄉,即將結婚的女孩小琴開展她的婚前最後一次旅程,在美國洛杉磯遇到了一個笑得很開朗陽光的男孩Lucas。

他們成為了朋友,策劃了一次長長的旅行,他們吃美味的食物,躺在草地上看星空,一起去漂流,一起做許多有意思的事。

世界上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他們沒有開口說“我喜歡你”或者“我愛你”,但都感覺到對方就是這個世界上與自己最為契合的、心靈相通的人。

不是愛情,而是愛,對方是另一個自己,不摻雜任何情慾,也無關世俗的各種條件眼光,僅僅是愛,是包容和憐惜。

最後小琴放棄了家庭安排好的聯姻,奔赴異國他鄉,她和Lucas結局如何我們並不知曉,只是終此一生有為愛飛蛾撲火的勇氣,往後想起也是綺麗。

《一個人就一個人》:在漫長人生中,我們需要成全孤獨的自我修行

03、寫在最後

人生是一場關於孤獨的自我修行,我們需要為自己建立秩序,構建安全感,也需要和外界交流溝通。

但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狀態中,我們都要保持一個人時的愛好、堅持一個人時的思考,留有一個人時的獨立,踏踏實實地過好自己這一生。

我是花椒,愛看書愛寫作,想陪你一起精進成長,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