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獨立女性結婚生子,太讓人失望了!“關你屁事!”

兩季《俗女養成記》,引發了不小的收視熱潮與討論。

《俗女養成記》講的是39歲,從小城走來,在臺北打拼了整個青春卻“一事無成”的陳嘉玲的故事。

即將跨進40歲的門檻,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孩子沒工作,即將進入人生下半場的陳嘉玲,要如何重新開始生活?

獨立女性結婚生子,太讓人失望了!“關你屁事!”

其實在故事開始的時候,陳嘉玲並不算“一事無成”。

她有一份董事長特助的工作,有一個同居多年的男友,男友也願意買房子跟她結婚。

然而就在很快就要擁有“標準”人生的時候,陳嘉玲選擇了清零。離開了“媽寶”男友,辭掉了彆扭的工作。

在現實中,很多人的選擇是妥協。馬上就要40歲了,還能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呢?只要多忍受一下老公的媽媽,咬牙把工作堅持做下去,就能擁有一個別人眼中至少是“及格”的人生。就像張愛玲那句常被引用的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

但陳嘉玲偏偏主動選擇了“失敗”。

就算已經39歲,在前途未卜和繼續勉強自己之中,她還是勇敢地選擇了前者。

獨立女性結婚生子,太讓人失望了!“關你屁事!”

《俗女養成記》第一季中,陳嘉玲回到家鄉臺南,買了新房子,和發小蔡永森在一起。

第二季中,她懷孕了,主動向蔡永森求婚,選擇生下孩子。

有人質疑,陳嘉玲兜兜轉轉還是結婚生子,獨立女性的人設崩塌。

獨立女性結婚生子,太讓人失望了!“關你屁事!”

獨立女性,怎麼能結婚生子呢?

想想papi醬因孩子未冠母性而被罵“婚驢”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如果說女性必須結婚生子是對女性的綁架,那麼獨立女性不能婚育,則是另一個刻板印象。

正如《俗女養成記》原著作者江鵝所寫的:“女生應該要養成的樣子都差不多,要聰明伶俐卻聽從爸媽和老師的話,待人溫文可親自己卻堅毅果敢,從事一份穩當的工作並且經營一個齊備的婚姻,最好玲瓏剔透又福厚德潤,懂得追趕新時代的先進也能體貼新觀念的彷徨……”

但事實是,每個女孩最終都長成了不夠圓滿的女人,沒有一個一樣。

獨立女性結婚生子,太讓人失望了!“關你屁事!”

作者江鵝出生於1970年代,一路從乖乖女成長為三頭六臂的職場女性,卻在臨近40歲時辭掉工作。

現在的江鵝,單身,獨居,從事自由業,物質上不求奢華,只要儘量維持一點有安全感的積蓄,不再去追逐老闆、客戶、家人的認可,更多地享受一個人可以進行的事情。

江鵝寫了《俗女養成記》這本書,寫自己的成長故事,女孩與阿嬤的日常,在大人面前學乖的女孩心態,女性意識的初啟蒙……這本小書拼湊出了劇中人人都愛的陳嘉玲。

獨立女性結婚生子,太讓人失望了!“關你屁事!”

《俗女養成記》貫穿了三代女性的命運。

在媽媽和阿嬤的年代,女性只有結婚嫁人才有價值,必須得協助男性延續香火,打理整個家族。

大人們似乎試圖把女孩的無性狀態一路從初生延長到十八歲,二十八歲,三十八歲……直到進入婚姻,而一旦結婚,女性瞬間就要承擔起繁殖的任務,生不出來,那就麻煩了。

阿嬤平靜地說:“生了七次,肚子怎麼能不大,餵了五個小孩,奶當然會癟。”

在陳嘉玲對婚姻才有模糊概念的時候,阿嬤就已經開始嘮叨:“想越多越難嫁,越晚嫁就嫁越差。”

陳嘉玲的媽媽小學畢業後,輟學被送去工廠做女工,一直耿耿於懷於自己只有小學畢業,於是逼著陳嘉玲拼命讀書。

實際上,阿嬤在內心深處並不甘心。

所以她把《純情青春夢》唱給自己:“查某人有自己的願望。”

阿嬤跟陳嘉玲說,嫁給藥材店老闆後有她過許多稱呼,醫生娘、陳太太、老婆、媽媽、阿嬤,走到生命盡頭,她希望將自己的骨灰灑向大海,做回原原本本的自己。

她的反抗,只敢在完成了責任,在生命結束後展開。

獨立女性結婚生子,太讓人失望了!“關你屁事!”

到了陳嘉玲這一代,舊有的觀念開始動搖,年輕的女性們不再把協助男性延續香火,當作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證明。

但仍然有很多女性,自主選擇或身不由己地投身傳統角色,揹負起一身的責任重擔。

《俗女養成記》的可貴之處在於它告訴我們:女孩們不必活成大人期待的樣子,勇敢地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好。

結不結婚,生不生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活得很開心就夠了,過了40歲,懂得不用再勉強自己而活,也是相當了不起的。

獨立女性結婚生子,太讓人失望了!“關你屁事!”

就算被人家當作是失敗者,那又怎樣,關你屁事啊!這是我的人生,自己開心就好。

就像江鵝在原著中寫的:“把握有限的人生,先一起聳聳肩,挺這個既優秀又普通的自己一把,那些需要努力的事,反正放一陣也不會有人偷做了去。”

人生可以有很多種,不光用別人的眼睛看自己,就會有自己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