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廢都》:從唐婉兒的畸形愛情悲劇,解讀獨立和愛情的意義

《廢都》是作家賈平凹創作的長篇小說,1993年首次發表,2009年再度出版。1997年賈平凹憑《廢都》獲得法國費米娜文學獎;2009《廢都》與《浮躁》、《秦腔》組成《賈平凹三部》,堪稱經典之作。

小說主要講述的是80年代我國西北文化名人莊之蝶, 因和文化廳官員景雪蔭有戀情的文章被上訴。為了打贏官司,他與文章的作者周敏、周敏的妻子唐婉兒、髮妻牛月清和好友等費盡周折,最後卻落得官司慘敗、家庭破碎、前途斷送的下場。故事荒誕卻發人深省,諸多情節設計直指人性。

《廢都》:從唐婉兒的畸形愛情悲劇,解讀獨立和愛情的意義

唐婉兒作為莊之蝶的秘密情人,一次次衝破道德和人性的底線和莊之蝶私會。不但沒有等來莊之蝶將她娶回家的那一刻,反而在她真的身陷絕境時袖手旁觀。

唐婉兒的所謂愛情更是讓人唏噓,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愛情必然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是乾淨純粹的愛情,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的愛情。在看到她一步步成為男人附屬品的時候,方知成熟的愛情更是獨立和責任。

一、唐婉兒的愛情悲劇是委曲求全、自私、虛榮心作祟的結果,是性格使然

01。委曲求全的愛情,註定是災難的開始

女子叫唐宛兒,從此不忘了周敏。回家提出離婚,丈夫不同意,又是一頓打。——《廢都》

這就是唐婉兒老公的出場方式,是那個不肯與她離婚的家暴男。可想而知,每次言語不和定會得到一頓痛打。

就像唐婉兒說的,“他有的是力氣,是頭倔驢”。當初自己並不喜歡他,但是還是選擇了和他結婚,只是因為他奪取了自己的第一次。

作為受害者,她選擇了用結婚來作為遮羞布,委屈求全似乎會好些。然而嫁給了他卻是家暴噩夢的開始。這樣的境遇,也為她日後出軌留下了伏筆。

《廢都》:從唐婉兒的畸形愛情悲劇,解讀獨立和愛情的意義

所以當週敏送唐婉兒回家的那個晚上,唐婉兒說:“我恨這個時候才見你,三年前你在哪兒?!”

02。自私的愛情,讓她在權衡利弊中掙扎

當他遇到小有成就、家境不錯的的縣城作家周敏,似乎抓到了逃離深淵的繩索。當週敏對她表示好感的時候,她明明知道自己有老公還有孩子,卻難以自持,跟著周敏私奔。

初到京西兩人如魚得水,粗略購置了家居和生活用品,逛了幾次華清池、大雁塔、又進了幾次華堂賓館、天馬樂園。——《廢都》

滿足了自己對大城市的幻想。

當時的唐婉兒感覺很幸福,為了愛情,她可以不顧孩子,不顧罵名;然而在遇到了條件更好

莊之蝶時,她卻幾次欲棄之而後快,卻因莊之蝶不能短時間內娶她而痛苦掙扎。

03。虛榮的愛情,給自己更多的是痛苦

為什麼唐婉兒遇到又矮又挫的莊之蝶,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形象預期,她還是不可遏制的愛上了莊之蝶。

與其說是愛上了莊之蝶這個人,不如說是愛上了這個身份:京西四大才子之一,而且是最有才的那個。

遇到莊之蝶她主動淪陷,並且以成為他的女人之一感到幸福。她不在乎莊之蝶有沒有其他的女人,甚至認為有其他的女人也很正常。

可是莊之蝶還是個有家室的女人,妻子不但能幹還有幾分姿色;在私情被莊之蝶妻子識破後,顏面無存,竟然還想著無論如何要見他一面。

常常一個人偷偷單相思,還時不時以淚洗面;甘願為他流產,身體不舒服差點暈過去還要在別人面前假裝什麼事沒有;明明已經不愛周敏了,卻要各種違心演戲。

《廢都》:從唐婉兒的畸形愛情悲劇,解讀獨立和愛情的意義

她的愛情,帶給自己的,更多的是痛苦,只是她自己樂在其中而不自知。

縱觀她的三段感情,不乏軟弱、自私和虛榮,這都和性格有關係。

心理學家弗洛依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對此可以做出很好的解釋,人格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組成。

其中,“本我”處於人格的最底層,是最本能的非理性行為,唐婉兒的第一段感情,完全就是為了找個遮羞布,掩藏自己不光彩的經歷,不顧後果,結婚才發現是墜入了地獄。

而“超我”位於人格架構的頂點,立足於道德規範的約束,常常是理性的,就像她和周敏在一起後儘管又愛上了莊之蝶,她並沒有立刻離開他,而是選擇和他繼續生活,等待時機,這也讓她備受煎熬。

“自我”則位於兩者之間,在慾望和道德約束中,自相矛盾,就像她和莊之蝶的私情被當面揭穿,覺得此後不該再見莊之蝶,卻還是忍不住偷偷去見他,自己將僅有的尊嚴踐踏。

《廢都》:從唐婉兒的畸形愛情悲劇,解讀獨立和愛情的意義

她這種複雜的性格,也造就了她三段痛苦的愛情,她的這三個看似身份地位越來越高的男人,都沒有讓她越發幸福,反而苦不堪言。

二、依靠式的愛情,只是讓她多換了幾個男人,最終淪為男人的附屬品

唐婉兒看似一個一直追求新生活的女人,喜歡讀書,稍有才情,能和文人墨客的老婆們混做一圈,也算是抬高了自己。

01。她依靠周敏,逃離了底層社會

周敏當初認識唐婉兒,以為他可以慰藉自己空虛的心靈,只可以好景不長。

一月後,兩人瘋勁漸漸疲軟,所帶錢財也所剩無幾,周敏才知道女人對於男人不過如此。誠然唐婉兒美豔,而西京這麼大的城市,也不能實現他的願望,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廢都》

周敏對她很快就沒有了新鮮感,她卻依靠著周敏在西京過起了養尊處優的生活,至少,再也不需要自己出去上班了,沒事打打麻將,逛逛商場購購物,就滿足了她當下的幸福感。

02。她依靠莊之蝶,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

對投懷送報且如人間尤物的唐婉兒,莊之蝶自然是時刻惦記,有機會就想和她私會。然而他不知道這個男人對她的愛情,也不過是尋找婚姻外的感情慰藉。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稱之為“補償心理”: 是一種心理適應機制,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偏差,為求得到補償。

正如莊之蝶在妻子面前是個性無能,就會讓他想要證明自己,而唐婉兒給了他這個機會,他就選擇了唐婉兒,在這裡他的挫敗感得到了補償。

唐婉兒卻依靠莊之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隨隨便便就送個古董鏡子、衣服鞋子隨心所欲的買、和這個男人在一起覺得自己的地位也抬高了,而這個是之前的男人所不能給她的。

03。最終丈夫追來,卻是一個也靠不住

在那個電影院,唐婉兒離奇失蹤。身邊的男人們一時之間慌了神,有家不回,日日尋找。

可是最後,當得知唐婉兒是被自己的老公綁回去的時候,這些神通廣大的男人們很快就束手無策,最終選擇了放棄她:畢竟名不正言不順,不值得。

《廢都》:從唐婉兒的畸形愛情悲劇,解讀獨立和愛情的意義

沒事的時候她不過是滿足了他們各自的感情需求,災難來臨,他們最終都選擇了敬而遠之。她想依靠這些男人來滿足自己對愛情的想象,也隨即化為泡沫。

而她之所以一個勁換男人,就是源於她的動機。

“動機理論”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以一定方式引起並維持人的行為的內部喚醒狀態,主要表現為追求某種目標的主觀願望或意向,是人們為追求某種預期目的的自覺意識。動機是由需要產生的,當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並且存在著滿足需要的物件時,需要才能夠轉化為動機。

而唐婉兒最初的動機是找個遮羞布,所以她不理性的選擇了結婚,卻因此陷入苦海;後來遇見周敏,她想要逃出苦海,於是便跟他私奔;再遇見莊之蝶她愛慕虛榮的動機被激發,於是她一再觸碰做人的道德底線,更是讓人輕賤。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而她追求的愛情,卻無一不是依附於男人,最終淪為男人的附屬品,任人宰割。

三、關於愛情的幾點思考

01。真正的愛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唐婉兒人見人愛,可是真正愛她的男人卻沒有,他們給的愛,在時間面前顯得尤為荒誕。

死生契闊,與於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

古人最嚮往的愛情,也無非是白頭到老,那能白頭到老的愛情,註定是經得住考驗的愛情。

正如荷西對三毛的愛情,被三毛拒絕,他還是選擇了等他6年,而三毛也從此找到了一生摯愛,愛情的小船終於找到了停泊的港灣,他們的愛情從此被傳為佳話。

《廢都》:從唐婉兒的畸形愛情悲劇,解讀獨立和愛情的意義

因此,好的愛情必定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同患難共榮華,感情才能歷久彌新,牢不可破。

02。愛情想要長久,必須乾淨純粹

如果擁有了愛情,就別去碰底線,面對彌足珍貴的愛情,我們需要從一而終。

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唯有這樣,才能給予彼此最大的安全感,坦誠相待,無愧於心,愛情之路才會走得平平坦坦。

正如莫文蔚的歌《當你老了》中有這樣的歌詞:多少多少人曾愛你青春歡唱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還愛你虔誠的靈魂愛你蒼老的臉上的皺紋。

這說的就是純粹的愛一個人,愛他虔誠的靈魂,愛他臉上蒼老的皺紋,與靈魂相關,與外在無關。

乾淨純粹的愛情抗干擾的能力也很強,它讓你洗盡繁華也仍然滿眼是他。

03。成熟的愛情是獨立和責任

愛情不是精準扶貧,更不需要憐憫和同情,如果不夠獨立,就沒有談情說愛的底氣。

就像唐婉兒縱然有她人不可比擬的優勢,卻因為不夠獨立,最終也是沒能逃脫淪為附屬品的命運。

曾經有多少人因為因為一句簡單的“我愛你”就被輕易感動,到最後才發現,那不過是說說而已。

就像莊之蝶對唐婉兒說的我愛你,到底存在不存在,後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了。

而與她相反,莊之蝶的妻子牛月清,即便沒有莊之蝶也可以過的很好,因為她有謀生的能力,才不會讓自己在痛苦中無法自拔。

《廢都》:從唐婉兒的畸形愛情悲劇,解讀獨立和愛情的意義

成熟的愛情,不是依附關係,不是沒了誰根本就活不下去,而是兩人在一起可以過得更好。我們需要的是在愛情裡承擔起彼此的責任,一起經營一個更好的未來。

這在最後:小說《廢都》讀完後讓人久久不能平靜,愛情裡的“真心”根本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而不夠純粹的愛情,始終是害人害己。

我悲憤於男人對待感情的多情和無情;絕望於唐婉兒的懦弱和自私;痛恨她空有向上層社會攀爬的野心,卻沒有待在上層社會的能力。寄希望於男人,卻最終成為男人的附屬品,身陷囹圄而不得解脫。

而真正能夠讓自己幸福的愛情,定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前提是自己要足夠獨立,能夠承擔愛情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