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007系列回顧之《海底城》

007系列回顧之《海底城》

007之海底城

英文名:The Spy Who Loved Me (1977)

導演: 劉易斯·吉爾伯特

編劇: 克里斯托弗·伍德 / 理查德·麥鮑姆 / 伊恩·弗萊明

主演: 羅傑·摩爾 / 芭芭拉·貝芝 / 庫爾德·于爾根斯 / 理查德·基爾 / 卡羅琳·莫羅

型別: 動作 / 驚悚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 義大利語 / 阿拉伯語

上映日期: 1977-07-07

片長: 125 分鐘 / Sweden: 123 分鐘(cut version)

又名: 鐵金剛勇破海底城 / 海底城 / 愛我的間諜

製作成本:$14,000,000/estimated

劇情簡介

近日,英國、蘇聯兩國核子潛艇竟然相繼離奇失蹤了!這一現象引起了英國軍方的高度重視,當然又到了王牌特工007邦德(羅傑•摩爾 Roger Moore 飾)的出場時間。邦德經過調查終於發現幕後的黑手原來就是世界鉅富航運業大亨史登堡,他為實現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建立了一座海底 城。史登堡高薪聘請科學家研發出了潛水艇跟蹤系統,把把英、蘇核子動力潛艇佔為己有,他計劃利用核子飛彈將紐約和莫斯科炸燬,實現一次毀滅兩個超級強國的野心。007即將進入海底城阻止這個狂人的瘋狂計劃。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1978;第50屆) 提名:3

提名

·奧斯卡獎-最佳藝術指導 肯·亞當 Ken Adam 彼得·拉蒙特 Peter Lamont Hugh Scaife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 馬文·哈姆利奇 Marvin Hamlisch Carole Bayer Sager

·奧斯卡獎-最佳配樂 馬文·哈姆利奇 Marvin Hamlisch

美國金球獎(1978;第35屆) 提名:2

提名

·電影類-最佳原創歌曲 Carole Bayer Sager 馬文·哈姆利奇 Marvin Hamlisch

·電影類-最佳電影配樂 Carole Bayer Sager 馬文·哈姆利奇 Marvin Hamlisch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1978;第31屆) 提名:2

提名

·安東尼·阿斯奎斯獎:最佳電影音樂 馬文·哈姆利奇 Marvin Hamlisch

·電影獎-最佳製作設計/藝術指導 肯·亞當 Ken Adam

以上是片子的基本介紹

本片常見的配音版本是遼藝配音版本

遼藝國語配音版本

007(羅傑·摩爾飾)——韓力配音

M(伯納德·李飾)——張文漁配音

Major Anya Amasova(芭芭拉·貝芝飾)——劉藝配音

Karl Stromberg (as Curt Jurgens)(尤爾根斯·庫爾特飾)——張文漁配音

007系列回顧之《海底城》

在女主角的選擇上,製片方嘗試著邀請一些知名女明星來試鏡但都不甚滿意,芭芭拉·拉赫透過朋友的引薦原本只打算在007電影出演一名小角色,但無心插柳般地卻成為女一號。從出演的效果來看,這個女演員很適合蘇聯特工3X的這個角色,可見有時候知名女影星未必會適合所有角色,這部片子在劇情上是很少見的冷戰兩大陣營特工合作對抗共同敵人的劇情,這部沒有黑老毛子我當時看的時候覺得很意外呀,但是邦德這麼容易就拿下了蘇聯女特工,這個撩妹的能力007可以說是無人能敵呀。

007系列回顧之《海底城》

​這個女殺手我倒是沒有太多印象,只記得他開著直升機追殺邦德和3X,之後被邦德干掉了,倒是邦德開的那個車,我印象深刻,看下圖

007系列回顧之《海底城》

​影片上映之後,白色蓮花Esprit跑車的訂單驟然增多,以致等上3年才能提車。足見這個片子裡這個車多麼的受歡迎。

該片與1962年4月18日伊安·弗萊明出版的第10本007小說同名。儘管如此,本片只有片名和兩個人物是出自弗萊明的這本小說,由此成為具有原創故事的第一部007影片,後來影片劇本被克里斯托佛·伍德(Christopher Wood)改編為小說,取名為“James Bond,The Spy Who Loved Me”。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海底城》實際上是個原創改編故事,並不是原作小說的內容。

創作背景

1975年春天,製片人考比·柏考利和哈利·薩斯門開始籌拍第十部詹姆斯·邦德電影《007之海底城》,並打算繼續請導演蓋·漢彌爾頓執導該片。但哈利·薩斯門在其他生意上的投資讓其揹負高額債務,抵押的公司股票被瑞士銀行全部沒收。這些問題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影響到007電影的拍攝。因為債務糾紛的影響為《海底城》工作的導演蓋·漢彌爾頓決定退出,考比·柏考利找來了曾有過執導007電影經歷的路易斯·吉伯特接過導筒。製作方原本預期在真正的油輪之上拍攝影片的打鬥戲和爆炸戲,並在南非找到一艘業已卸完貨的油輪。但出於安全和經濟方面的考慮最後還是放棄了原來的計劃。因為一天五萬英鎊的保險費即使對於007電影來說也過於昂貴了。為了創造影片的獨特風格,製片方請來了奧斯卡得主同時也參與了五部007電影設計的肯·亞當擔任設計總監完成場景的設計工作。

拍攝過程

《海底城》從1976年8月31號開始正式拍攝,地點是松林片場中肯·亞當為蘇聯將軍設計的辦公室。9月15號,導演路易斯·吉伯特開始指導大鋼牙“理查·奇爾”拍戲。而特技指導鮑布·西蒙斯更是親身上陣代替理查·奇爾完成了頭撞真玻璃飛出火車車廂的動作特技。與此同時,第二攝製組的導演厄尼·戴正在義大利的薩丁尼亞拍攝影片中一輛全新手工製作的蓮花跑車出場的戲。為了找到第二輛一模一樣的蓮花跑車劇組甚至借來了當時蓮花公司董事長查普曼的專車。第二攝製組除了完成跑車的戲份外,還在巴拿馬拍攝油輪模型和海底城模型幾可亂真的出場戲。而在大西洋的另一邊,第一攝製組遠赴埃及並從好萊塢請來最頂尖的視覺效果設計師來配合拍攝。但埃及糟糕的食物卻讓整個劇組嚐盡了苦頭。唯一的製片人考比為了鼓舞士氣親自下廚為工作人員烹煮義大利麵,當然原料得從開羅空運到拍攝地。雖然遭遇挑戰但拍攝仍在繼續,肯·亞當繼《雷霆谷》之後在松林片場完成另一巨大場景(油輪)的搭建。因為佈景過於龐大,肯·亞當也失去了往日的自信,請來了傳奇導演庫布里克來看看佈景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和完善。庫布里克非常低調地為肯·亞當提供了建議。這個巨大布景在1976年12月5號正式啟用,前英國首相威爾森爵士主持了揭幕儀式。

007系列回顧之《海底城》

​說實話,海底城這個外部外觀我倒沒覺得多震撼,倒是內景的佈置很不錯

007系列回顧之《海底城》

70年代的片子佈景能做到如此程度確實不容易,印象中拍的最像科幻片的007電影就是《海底城》和《太空城》,下期就回顧下《太空城》,最後還是用007這個老司機開車的圖來收尾

007系列回顧之《海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