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 遇 見 大 師 」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冰激凌是誰吃的》

五味太郎在《冰激凌是誰吃的》末尾寫道:怎麼樣,(大象)吃下去(櫻桃)之後變成了櫻桃尾巴,很帥吧?

但在討論這本書時他又說:“有的孩子會指著尾巴上有櫻桃的大象說‘是這隻吃掉的’,也有孩子會說是那隻尾巴上什麼都沒有的大象吃的,因為吃了的話就進肚子裡了呀。兩個答案都沒錯,只是思維和表達方式上的差別。”

這個“吃了就進肚子裡了呀”的想法讓我耳目一新,也讓我感到孩子面前自己輸了,而這個與五味太郎創作初衷相左的觀點,被作者欣喜地接納,成為他繪本里的另一種(也許同樣令他意外的)答案,更讓我意識到他作品的閱讀自由。

他並不是要用自己的繪本教會孩子什麼,更像是用他所有的,來交換孩子所有的。他的每部作品,都接受孩子的補充甚至挑戰。

作品給孩子機會展現能力

反觀自己,我則意識到面對孩子早該放下的傲慢。原本預設為,五味太郎在培養一些“大人已有但孩子還不具備的能力“——比如《大家來便便》,用孩子樂於接受的方式說服他們一些家長說服不了的事情——沒想到,五味太郎是在挖掘一些“

孩子具備的而大人退化了的能力

”。

他的作品是挑剔讀者的,暗示了孩子和成人之間角色的顛倒。孩子在他的繪本里得到了機會,展現出自己隱藏的能量。在純粹的趣味追求中找到意義的多樣性。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小金魚逃走了》 孩子勝過成人的關注細節的能力

把小金魚從窗簾上、花盆裡、糖罐裡等相似的物體中找出來太好玩了,把小金魚從和自己極度相似的同伴中找出來更好玩。

不同於成人,精準性是孩子觀察事物的特點,發現細枝末節也能給他們帶去極大的快樂。五味太郎總是以孩子的智力視野為考量,不放過每個細節。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爸爸去哪兒了?》 認可和尊重孩子自洽的邏輯

閱讀五味太郎的過程,是孩子能力從潛在性到實際性、從不存在到存在的開發過程,

他將繪本作為與孩子交流的工具,等他們自動地揭示秘密。

當我們向孩子丟擲一個問題,我們心裡先有了答案,等待去衡量。也許

先把自己清空,等待被孩子啟發

,以作者的謙遜和耐心參與閱讀,完整體驗一次才算充分。

這也是為什麼,五味太郎的繪本很難總結出具體的功能性。但它們無疑做了一些很重要的事。

它們都通向一個更高的目的,使孩子的自我得以形成和發展。

引發孩子的興趣,最終也是為了驅動他們主導閱讀、主動感受和獨立思考。

故事本身是由孩子主導的

大人的存在感低,但關注度高

五味太郎的很多作品裡,大人是次要的。要麼出現,但一言不發;要麼根本不出現,只是側面暗示了他們的存在。

一方面這是一種孩子的視角,當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的時候,外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大人都在用五味太郎的方式與孩子相處。

保持距離,充滿信任,只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成為暗中支撐孩子的力量。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看,脫光光了!》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小獅子該洗澡啦,脫光光吧!脫成一隻小熊啦!小熊也要脫光光,那好吧,這樣真的脫光光啦!

把繁瑣的脫衣服洗澡的過程變成角色變換的驚喜遊戲,是這部繪本的最大特色。

同時,脫光光去洗澡的整個過程,是小男孩在小貓咪的陪伴下獨立完成的。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全書中,媽媽始終沒有露臉。但從小男孩的表情、姿態,和偶爾的幾句對話中,不難猜到媽媽就在附近,並且對他保持關注。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有幾個場景暗示了不在場的媽媽執行的監督功能:其中包括向小男孩確認自己脫沒問題吧?小男孩回答“脫下來很容易”,給整本書“定調”,接下去的幾步都在“很簡單”的氣氛下展開了。但小男孩還說“穿上去就沒那麼簡單了”。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這一句也可以不提的,因為整本書也沒有講穿衣服的事,但小男孩說出來,不僅顯得特別真實,還可能是個彩蛋,和書的最後一頁呼應。

全書結束時,小男孩溼漉漉的出浴,到環襯上裹著浴巾繼續和小貓玩,都還沒穿上衣服。是在等著媽媽幫他穿衣服嗎?因為穿上去就沒那麼簡單了。這才是需要媽媽出現的時候吧?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黃色的……是蝴蝶!》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小男孩追著“黃色的”,從草地到工地,一路追到了馬路上。誇張的動作和神態,把孩子因為執念而表現出的不顧一切表現得栩栩如生,我們甚至能感覺到他跑過留下的風。

大家會有一種,孩子無法在一件事情上專注太久的刻板印象,事實上很多研究表明,

在真正能引起他們興趣、給他們心靈帶來滿足的事情上,孩子都表現出驚人的專注力。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五味太郎為小男孩的專注力創造了一個非常友善的環境。他經過的場景都是客觀存在的,但草地上其他動物的叫聲、工地上的噪音、馬路上的嘈雜,又彷彿都被主觀遮蔽了,五味太郎將靜態的畫面處理出了動態的定格效果。

它貼合了小男孩的視角,迎合了他專注的需要。

在這種定格效果下,鄰居、工人、交警、司機、乘客、媽媽等大人們臉上的錯愕表情還烘托出一種幽默感,他們的視線統統落在小男孩身上,但沒有人對他作出評判(甚至沒有人制止他?)。

這些大人構建的環境非常適宜小男孩橫衝直撞,傳達出對小男孩的理解和成全。

故事的閱讀由孩子主導

作者有意識的缺席

創作中豐富細節和適當留白的平衡

給女兒讀書的時候,我發現她有一種偏離主線劇情的喜好。《黃色的是蝴蝶》裡她最感興趣的是站在另一顆樹下旁觀的小女孩,和最後小男孩吃飯時,在一邊衝咖啡的媽媽。

顯然,五味太郎傾注在這兩位配角身上的某種東西打動了她,她們雖然不屬於主線劇情,但戲份和存在感一點不少。

同時,簡潔是五味太郎作品蘊含的重要特徵,也是他本人欣賞的風格,在他的插畫和文字中雙雙得到體現,他的畫風因此在充滿拙趣的同時兼具美感,文字則簡單直白,清晰易懂,作為對畫面資訊提示和點撥,又意猶未盡。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小火車開動了》

從男孩準備入睡開始,小火車開動了。以他的小手作為起點,一路開向小腳丫,再開回來,小火車鑽出頭髮時,男孩該起床了。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小火車開動了

五味太郎巧妙地將孩子的身體部位和衣著與小火車開動的路線聯絡起來,涵蓋了森林、隧道、橋樑等多種景觀,但都沒有點破,甚至連“睡”“困”這些晚安繪本中常見的暗示詞彙也隻字未提。而是借火車本身“哐當哐當”、慢悠悠的韻律感和節奏、大面積藍、綠、褐等沉靜色彩,創造讓孩子安睡的環境。

有意識的缺席與刪減的藝術異曲同工,看起來沒做什麼,其實是一個考量多重因素、反覆衡量和甄選的過程

,既要避免自己從成人的角度出發去理解孩子,避免不自覺地替孩子進行他們生長和發展所必要的活動,又要確保這種自由是有效的,能激發孩子的本能,幫助他找到尚且未知的東西。

現在我已經不再急於把女兒拉回主線劇情,而是等待她自己翻頁,觀察她的目光停在哪裡,小手指向哪裡,臉上露出什麼表情。

如果通向花園的小徑,她選擇了人少的那條,那麼我也很慶幸,五味太郎的世界到處都藏著樂趣,每條小徑四周都有美妙動人的風景。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好啦,說了這麼多,是不是也越發想要帶孩子讀讀五味太郎的更多繪本呢!那麼,掃描下方小程式碼,進入五味太郎專題頁面選購吧!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

2

轉載:請聯絡後臺

商業合作:請新增微信laoyuehan02

閱讀五味太郎:只是好玩?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