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宋詞賞析——第十三篇「如夢令」蘇軾

大家好,我是主編青雲,這裡我們帶來

蘇軾

的詞一首

【如夢令】蘇軾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

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宋詞賞析——第十三篇「如夢令」蘇軾

雪壓枝頭尤翹

蘇軾,北宋時期註明文學家,書畫家,也是個大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我們之前聊過他的另一首詞《江城子》— 第九篇賞析文,刻畫細膩,感情真摯,令人悽婉動容。我們簡單的介紹下這首詞的創作背景。詞者曾因為“烏臺詩案”貶居黃州城東營房廢地,他竟也開墾躬耕,遊戲其

間以為所得。他不僅將這塊廢地改名為“東坡 ”。也毫不掩飾其中樂趣,以此名為自己的別號。至此傳播開來,為世人傳美。

官場沉浮,正如人生,不可盡知。自己因為不滿司馬光全面廢除王安石的新法,而遭排擠。使得他對這看得愈加透徹,愈是厭倦這樣的生活,而懷念起前些年的“東坡”時光。我們來看看這首詞背後所承載著怎樣的情感與寄託。

宋詞賞析——第十三篇「如夢令」蘇軾

躬耕以為所樂兮

前兩句“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

”“東坡”這裡顯然是用到了擬人手法,為自己曾躬耕其上,帶給自己無限歡快的土地“傳語”,帶話。把地看作人,顯得更加的親切,已不難看出,詞者對“東坡”那段美好時光的嚮往,對這故土的深切留戀。“玉堂”唐時,翰林院設定在宮中,稱玉堂。後便以“玉堂”為翰林院的美稱。自己呢,身在這翰林院當中,為公務纏身。就好似知心好友的談話一般,我挺好,就是有些想你了,你別太擔心我。。。 。。。

愈是深情,愈是反映出詞者的內心,並不留戀這“玉堂”,更是眷戀“東坡”時光。兩種情感交織對比,五味雜陳,體例鮮活。為何如此這般?金殿玉堂不戀,卻意東坡風光?只原是對這“朝堂”上的爾虞我詐,對這仕途的跌宕起伏,看的透徹。不愛了。。。 。。。

宋詞賞析——第十三篇「如夢令」蘇軾

春雨如生兮,解我煩憂

三四句“

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

”是詞者臆想自己離去後,“東坡”的冷寂慌敗景象。以一個知心老友的口吻繼續說著:自離開你之後,有誰還眷顧你啊?想必是大雪封橋,在無通路了吧!讓人感受到了一絲孤寂落寞甚至可以說成是淒涼。以情寓景,以景抒情,手法細膩,蘊情蘊景於期間,展開下文。

歸去,歸去,

”直抒胸臆,表達出詞者歸去“東坡”的強烈意願。“

歸去,歸去,

”這裡用到了疊句,顯得鏗鏘有力,以表達情感之強烈,感情之真摯,更顯出歸去

之心切。想立刻抽身於外,回到那個屬於自己的地方,那個自己本屬於的地方。反襯出自己對這“玉堂”無絲毫的留戀,甚至是厭煩。

“江上一犁春雨。”雪去冬藏,雨歸春來,這就是詞者嚮往的生活,江上瀟瀟是春雨。春雨好啊,這雨是新生的希望,自己扶犁耕作在這片沃野之上,是何等是舒適愜意。再無思思繞繞惹人心煩事,從此便是躬耕江上東坡人。

宋詞賞析——第十三篇「如夢令」蘇軾

從此便是躬耕江上東坡人

反觀自身,生活可是盡心如意?或者說只是為了生而活著,為此更多的無可奈何,更多的不盡如意。詞人難得的灑脫盡顯露於這字裡行間,或許是我們少了些經歷,少了些思索,又多增添了幾分燥氣。我們不是拘泥於古人,而是取法於古人,去尋覓自己的那片“東坡地”。

或許如夫子所說:

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擇一人而白頭,擇一城而終老。

我是青雲,與你共享宋詞美篇。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