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成年人的生活裡從來都沒有“簡單”二字,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里,我們都曾被生活逼著前進,慢慢的向生活妥協,慢慢的放棄了自己嚮往的生活。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一、成年人的放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其實從放棄讀書的那一天,我們就已經放棄了,放棄了我們飛向成功的“翅膀”。

第26個世界讀書日已經過去幾天了。而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也許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世界讀書日是哪一天我們或許已經不記得!而在

2019年我國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4。65本

成年人為什麼放棄讀書

1、壓力、時間少

在這樣一個焦慮成疾的年代,車貸房貸,孩子上學,失業被裁,戀愛不順等等許多壓力壓在成年人的肩膀上。

很多成年人忙著工作(加班很晚),忙著顧家,有點時間還要陪陪孩子,陪陪家人,漸漸的書從我們的生活裡消失了。(很多成年人即使想看書,但缺少看書的時間。

2、讀書無用論

在網路的輿論場裡,這個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成為討論的焦點。

有一個短影片火了,標題是“碩士求職不成,轉行做外賣員”。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影片中一句話引起了熱議:全國有7萬名碩士,21萬名本科生,都在送外賣。

真相:由剪輯、拼接而成的影片。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但同時也讓我們對讀書無用論展開激烈討論和思考:究竟讀書有沒有用?

讀書真的沒用嗎?

“985廢物”“小鎮做題家”“城市蹲族”等群體稱號不斷湧現,“讀書無用論”在悄然冒頭。

網路上的“專家”都在談“學歷不等於能力,更不等於成功”。

大多數的大學生畢業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賺的錢還不如洗車工、快遞員,甚至還不如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乃至,許多碩士、博士畢業後拿到的工資待遇遠不如自己的初中畢業的同學。這樣一對比就使得我們的大學生們很沮喪,對讀書的前途感到絕望。

如今是網際網路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主角。網路上成了太多人的“言論自由”,發洩不滿的地方,(消極、片面的言論)可以說,“讀書無用論”就是出自這些人之中。

1、這是華為招新廣告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2、張雪峰與馬丁的觀點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3、這是77年之17年學歷資料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成年人的放棄,其實是從放棄讀書開始的

讀書的人過著一萬種生活

不讀書的人只過了一生

用實用主義的“有用無用”來界定讀書的意義是淺薄的,

讀書的意義正在於“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其實,成年人放棄了讀書,也就放棄了自己的年少時的夢,放棄了對生活更高的追求,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習慣了這樣被生活逼著前進。

二、成年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成年人的生活用一句話概括:

間歇性崩潰,習慣性自愈。

很多時候,我們成年人剛剛進入社會中,自己的鬥志昂揚,慢慢隨著時間推移,很快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心裡”,沒有足夠的優秀,根本不能撐起自己的未來。久而久之,我們漸漸的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著……

成年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不想主動去學習,不想主動的提升自己,除非有外力的壓迫。

讀書對我們現在成年人來說,

很多時候,我們都曾抱怨年少時讀書少,長大了不夠用,但我們是否想過:

讀書,從來都不遲。

最後:

“我們堅持讀書就是為了即便跌落繁瑣,洗淨鉛華,面對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面對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面對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